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趋势以及其他全球主要货币的汇率波动直接影响着境外工程项目的经营业绩,汇率风险是企业执行境外工程项目时必须重点给予关注的风险因素。提前策划和制定合理可行的汇率风险应对方案,适时跟踪汇率走势,及时采取风险应对措施是规避境外工程项目汇率风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改进传统回归均值系数分析的缺陷,引进汇率风险变量和适应性预期变量,通过构建行为均衡汇率(BEER)的状态空间模型,利用卡尔曼滤波估计时变系数,同时估计了人民币汇率的ECM模型,研究2000年1月~2011年12月各因素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动态影响,并测算了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发现:政府支出、TOT、FDI对人民币的升值影响显著增强,其中贸易条件对人民币升值贡献最大;利率差R、汇率风险RIS和适应性预期变量,逐渐符合理论预测.人民币均衡汇率失衡均在6%以内,不存在较大偏差.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来自热钱流入,非经济基本因素的内在需求.解释变量对人民币汇率的长期影响符合理论预期,但短期内各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与长期影响有一定的冲突.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升值和汇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人民币汇率变动而导致的风险就是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潜在财务风险。本文针对汇率市场变化、人民币升值的潜在风险、国际金融风险等因素可能给出口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提出了建立多元化市场结构、利用外汇市场规避外币贬值等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马兹晖 《经理人》2010,(10):34-34
今年6月,央行调整了金融危机爆发后实施的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人民币汇率开始波动。进入9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走强。从9月1日到15日的11个交易日中,仅9月8日一天贬值,其他10天都是升值,半个月内累计升值1.3%。人民币似已进入升值陕车道。  相似文献   

5.
自2005年我国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汇率逐年走高。2009年中国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后,关于人民币汇率的唇枪舌战即频现报端。2010年,美国国会更抛出了“汇率操纵国”的言论,不惜以干涉别国内政的手段试图强压中国政府对人民币进行升值,以缓解美国时下面临的贸易问题和就业问题。本文试从马克思汇率理论的角度,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加以解读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研究各种汇率因素变动与中国进口贸易购汇成本变动、出口贸易结汇收入变动之间的关系。基于中国进出口企业所做的真实的外汇保值交易,本文就汇率因素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实际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建立了预测中国进出口贸易汇率风险的数学模型,据此预测了国际外汇市场汇率变动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对中国进口贸易购汇成本、出口贸易结汇收入的影响。本文结论是:从汇率角度来看,中国出口贸易的最大威胁不是人民币升值2.01%,而是未来国际外汇市场汇率变动引起的汇率风险。最后,本文提出了缓解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出口贸易不利影响的现实途径,并指出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三位一体”本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张陈 《决策与信息》2011,(5):267-268
人民币的升值,汇率的波动,经济的不景气,在这复杂的环境中,不少外贸企业,在江率风险面前失去了策略,甚至走上的倒闭的道路。但是在这种严峻的环境下,广船国际作为一家大型的出口企业,不仅没有被打倒,反而还获得了汇率收益,这与其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汇率风险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日本、美国等到外界纷纷提出人民币要升值,甚至重提类似1985年的"广场协议",使人民币汇率面临升值的压力。本文认为,虽人民币汇率有一定升值压力,但未必像外界所认为的那样严重,在短期仍要保持稳定的汇率。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升值压力根源探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前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实质是汇率水平长期低估应该调整,而不是汇率机制的改革,扩大浮动只能成为水平调整的形式,出现单边浮动升值的情况,而且加剧人民币升值预期。因此首先不能回避的,就是人民币升值或者不升值的理论依据。本文综合运用国内外经济平衡理论,均衡汇率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实际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理论,特别是研究可贸易品和非贸易品价格的双重运动,深入发掘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来源。同时全面评估了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指出重化工业化时期大量进口资源和技术,货币升值首先可以降低进口成本,缓解通货膨胀,促进技术进步,因此不会打击出口,不会扩大贸易逆差,可以改善贸易条件,提高人民币资产价值。文章指出最大的风险在于升值预期而不在升值本身,果断升值并采取系统对策,可使中国经济接近稳定的国内外平衡。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测定了人民币汇率与美债收益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效应。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升值对美债收益率有较显著的负面影响,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升值1%,会带动美债收益率下降1.872%;从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升值1%,会使得美债收益率下降1.638%;当美债收益率偏离其长期均衡时,经济的内在运行机制会以0.163的速度调整美债收益率向长期均衡靠近。  相似文献   

11.
2005年中国进行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自此以后人民币汇率不断攀升。本文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对中国出口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低附加值的中小企业带来不利影响,提出企业可以通过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企业汇率风险意识等方法来应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提高出口产业水平是高质量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关键,汇率是重要的考量要素。本文从汇率波动与产业发展的理论关联切入,结合汇率不完全传递理论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分析汇率波动对出口产业结构的影响机理,进而构建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人民币汇率分别贬值1%~10%的情景,着重分析人民币汇率贬值5%时对中国出口产业结构的影响和作用大小。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或贬值)对产业的影响存在异质性,3%~5%的人民币汇率波动范围对中国出口产业发展而言最有利。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厘清人民币汇率波动如何影响中国出口产业结构优化,基于中国出口产业结构调整结果把握人民币汇率波动方向和幅度的合理范围,为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出口产业结构升级的汇率机制及出口产业汇率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分析了自94年以来我国两次汇率改革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以及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情况下,我国国际收支情况的分析和我国遇到流动性陷阱的可能性。此外还有人民币国际化在现阶段的情况和人民币国际化给我国汇率、利率等方面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升值标志着汇率制度的改革。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迅速提升和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等因素影响,人民币不断升值。消除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应以市场手段进行宏观调控,适时适度地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快银行改革步伐,建立和健全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5.
依据中国国情对比人民币汇率上升是选择稳步、缓慢上升为主,逐步扩大汇率浮动范围,还是选择大步、快速上升,再锁定在较窄范围内波动的方式各自特点.在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开放的条件下,让人民币总体上保持缓慢上升、小步前行的运动态势,频率以时快时慢,升值步伐速度不均,幅度时大时小,升值步伐跨度不均的调整方式比较可行.  相似文献   

16.
自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改革六年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已超过了20%。在人民币高币值条件下,我国外向型企业如何应对风险?  相似文献   

17.
本文考察了美的电器的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及其对冲效果。研究发现,美的电器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以及总体现金流和股票收益率的汇率风险敞口在经济上和统计上都不显著。进一步分析显示,金融对冲和跨国经营等方法的运用极大地降低了人民币波动的风险。本研究解释了国内许多宏观和中观有关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的实证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对于深入理解公司层面汇率风险的影响机理,改善我国本土跨国公司汇率风险管理效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未来大样本公司层面的实证研究提供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自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进行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开始缓慢升值,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则介绍了中国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汇率对国际贸易有着很大的影响,人民币究竟值多少美元已成为汇率的核心问题。人民币升值问题从表面上看是人民币被低估了,从实质上看,则是美元被高估了。我们以购买力平价理论为基础对人民币汇率中长期趋势加以分析,对终结人民币持续单向升值的几种可能性进行讨论,中国应根据自己的贸易及国内经济发展战略来制定汇率目标。  相似文献   

20.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12年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30.52%。2012年第三季度,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贬值1.41%,实际有效汇率贬值0.99%。期间央行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增强人民币波动的弹性,决定自2012年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五扩大至百分之一。汇率弹性的增大,增强了汇率对市场作用的敏感度,通过双边波动效果的增强以应对单边波动可能产生的套利风险。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越来越反映市场供需情况的变动,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得到了改善。本文通过以Girton-Roper模型为基础引入虚拟变量D对2001年1月至2012年11月数据进行回归后发现政策改变后模型中影响因素的作用改变,再分别对2001年1月至2005年7月以及2005年8月至2012年11月的数据进行回归,得出不同时期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改革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受国际物价水平的影响较大,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其不再受国际物价水平的影响,而且与国内市场利率产生了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这足以说明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大后,我国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