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都土地制度改革探索成效显著,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综合提升。从经济法角度分析,改革初见成效的原因在于将市场引入土地制度中,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功能,政府积极发挥规制和调控功能,政府和市场重新厘定边界。  相似文献   

2.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规模经济效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心在于改革当前农村土地制度,而土地流转是其改革的主要方向。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目前仍处于较低层次,存在土地流转市场机制不健全、流转收益低、流转过程不规范和土地流转期限短等问题。为此,要平稳、有序地推广土地流转,严格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规范土地流转过程,创新土地流转形式,并积极探索土地流转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规范城市土地市场秩序,必须整顿清理城市土地市场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完善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和挂牌交易机制,实施城市土地的交易许可制度和交易申报制度,推行土地交易信息的披露制度,实行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控制制度,大力推进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完善建设用地集中供应和统一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地价管理制度,规范土地市场中介组织的执业行为,完善土地监察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省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工作,由试点总结、阶段性作战转入到持续推进、实质性突破的新阶段。新一轮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央和全省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精神为指导,以服务、发展为主题,以培育完善土地市场为主线,以有偿使用、管理创新为动力,采取强有力措施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主要目标是:政府实行高度垄断,强化土地拍卖出让。  相似文献   

5.
吴明华 《决策》2011,(11):40-42
“取消土地供应双轨制是为了规范土地市场,促进公平公开竞争。防止土地国有资产流失。这项制度的改革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进行总体设计和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6.
杜佳飞  程琳 《经营管理者》2009,(13):210-210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土地管理和利用方式与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相适应也是粗放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各级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认知日益深刻,增加了驾驭市场经济的丰富经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地方政府在经历了土地市场跌宕起伏后,顺应我国土地制度和市场基本规律而进行的政府和市场有效结合配置土地资源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7.
土地招拍挂制度实行五年来,引来众多质疑:土地招牌挂制度是推高地价、进一步推高房价的原因。本文从土地招牌挂制度的由来、土地市场的供求及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几个方面,论证了房价、地价的高涨是房地产企业逐利性的行为,而不是制度存在的问题。但是完善土地出让制度,从而规范企业行为,使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避免单一的“价高者得”的评价标准,实行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土地交易市场,实行土地出让预公告制度以及保障性住房用地与商品房用地捆绑出让制度都将是土地招拍挂制度的立体的完善措施。完善的土地出让制度将使地价回归价值,房价放缓上涨幅度,实现稳定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8.
目前,伴随着经营性国有土地拍卖制度的建立,我国的土地拍卖制度也逐渐凸显出寻租现象泛滥,政企不分、导致监管职能无法落实,阻碍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认为要完善我国的土地拍卖制度,应着眼于规范政府部门的行为,由政府来弥补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从制度层面来构建规范有序的土地拍卖市场。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分析了现行土地制度及流转机制的特点,指出了在现行土地制度及流转机制下,由于产权的不明晰以及对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是造成现行“三农问题”的主要因素,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土地制度和流转机制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中长期看,我国的房地产制度和政策将变得超预期重要。如果不增加制度性需求约束条件,增加土地供给和商品房供给只是个伪命题,实际上解决不了不断自我强化、自我复制的需求问题。如果没有约束条件,预测2011~2020年住房刚性需求、改善性基本需求约为每年9~11亿平方米建筑面积。假设其60%~80%由商品住宅市场解决(20%~40%由保障房市场解决),需要每年提供6.4~7.3亿平方米商品住宅。每年10亿平方米建筑面积这一基本需求,不仅要求每年6~8亿平方米土地供应量(这在客观上很难实现),而且受可供出让的土地大幅度下降、土地财政模式的影响,一二线城市的土地供应量也将下降。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乡非农建设用地市场:垄断、分割与整合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与政府垄断土地市场相比,我国城乡非农建设用地市场分割制度是当事人基于特定环境的最优选择,但是,与城乡土地市场整合状态相比,城乡非农建设用地市场分割制度又潜伏着效率的损失。城乡非农建设用地市场制度由分割走向整合能提高社会总福利水平,诱致着经济当事人进行制度创新,并最终实现城乡非农建设用地市场由分割向整合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徐春  吕奎 《管理科学文摘》2009,(31):286-287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土地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功能,然而现行农村土地存在的主体虚位,所有权权能不足,土地市场落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作者将对现行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从确立主体,扩大权能,完善管理等方面对土地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3.
梁海芬  姚瑶 《决策与信息》2011,(12):105-106
农村土地要真正实现市场化流转,必须要做到:明确界定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完善土地流转法律法规;培育农村土地市场;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4.
黄冈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和经济穷市,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用地需求一直不旺,土地市场建设起步较晚。面对这个实际,近年来,我们坚持做好“统”字文章,从规范土地市场人手,促进土地市场建设,逐步激活土地市场,较好地服务了地方经济建设。2002年以来,全市共批准农地转用1.6万亩,供地近9000宗,面积2.8万亩,其中存量土地转让3000余宗,1.2万亩,经营性用地招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土地市场的发展是打破计划手段而以市场方式配置资源的过程,表现为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演进路径。近几年虽然土地的市场化进程发展较快,但原有体制的惯性、土地市场的二元性、政府参与土地经营等方面的因素,使我国的土地市场发育仍不是很完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从土地二级市场的内涵、特点等基本情况入手,重点分析了影响土地二级市场发育的一系列因素及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制度缺陷,并结合土地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国家调控和管理土地二级市场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制订有关土地市场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不断深入而形成的城市土地市场制度,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分析比较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现有模式,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储备模式,以期为土地储备模式的推行及土地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土地储备制度是我国土地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为土地市场的正常运行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我国土地储备制度发展时间较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土地储备重点偏失、储备量的控制失调、储备资金筹措问题等。克服土地储备制度中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是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目标取向,但在我国,城市土地市场化尚不完善,对土地市场化的研究就显的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土地市场化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国内土地市场化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就土地市场发育程度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土地征购储备制度实施以来,政府在规范土地市场,保护耕地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各地的土地征购储备工作都是在不断探索中推进着,在具体的运作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针对在土地征购储备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观点和对策,希望能对土地征购储备事业的稳步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