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语音是他们英语学习的基础和开端,也是重点。我们从数年教学经验来看,发现每年进入英语系的新生在语音上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语音音素和节奏这两方面。本文探讨和总结了语音整理教学中在这两方面采取的相应措施和教学方法以及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浅析The Jingles语音教学法对中国高校传统语音教学的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国高校传统语音教学为蓝本 ,简略介绍了TheJingles———一种新型的语音教学法 ,并着重阐述了它与中国高校传统语音教学相比之下所表现出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文章探讨了在语义层研究跨类衔接的可行性以及音系层的跨类衔接现象.分析表明,跨类衔接在语义层进行研究,而在口语体和书面体语篇中,语音层的不同类别之间存在跨类衔接的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大学英语语音教学中,元音的发音主要采用传统的“感知定位法”。通过采用计算机语音分析软件Praat对发音者的声学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其所发元音的音质不够稳定。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K.N.Stevens的语音量子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Peter Ladeforged的“齿背定位”和鲍怀翘先生的“量子定位”的概念,探讨一种新的英语元音发音方法——“基音-齿背量子定位法”。初步的教学实践与声学实验结果表明,发音音质相对更加准确稳定,易于掌握,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5.
意境”作为中华传统的审美范畴,至今依然面临中国文论走向世界过程中类似译不达意的困境。“The World”①作为现象学的重要概念,有着与中国“意境”之“主客统一”“本质直观”“自然缘发、涌动”等相通融之处。与此同时,“The world”又较少展示出“意境”中的“无我之境”及“虚”和“空”的内涵,在“言意问题”上也与意境说的观点不尽相同。本文拟通过中西两个术语范畴的比较,寻求中西文论话语融通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以对比分析为基础的语音教学模式,包括直觉、听说、交际三种教学方法或三个教学阶段,基本反映了英语语音教学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其特点是充分注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重视输入手段的差异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等.该模式可以实际应用到音素、节奏和语调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用于音素识别的K子空间和时延自相关器神经网络结构,用将时延设计加入线性自相关器,以扩展音素滤波神经网络的方法,产生p维子空间,并采用迭代过程修改划分,以便捕获语音信号中的时间序列信息。这种带不分类训练过程的体系结构提供了一种高识别性能的方法,没有大多数常规语音识别神经网络所常有的网络输出值不表示候选者似然性的缺陷。通过英语音素和汉语音素的初步试验,识别正确率为84.38%,比音素滤波神经网络方法好。  相似文献   

8.
在汉文回译成满文的过程中出现了与汉文"尔"、"勒"相对应的满语音素(位)的选择问题,由于受发音规律及发音特点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汉文"尔"选择了满语音素"r"的促音形式,汉文"勒"选择了满语音素"l"的促音形式;而在满文资料中尤其是在涉及到人名、地名、部落名称时,则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特殊情况,一方面从时间、空间以及笔贴式三个层面分析有可能导致满文书写错误造成的,另一从发音学的角度分析是因为受发音学上常讲的同化现象和异化现象的影响导致发音部位的转移造成的.总之,在汉文回译满文时,凡是涉及到人名、地名、部落名称的词,与汉文"尔"相对应的满语音素是"r"的促音形式,与汉文"勒"相对应的满语音素是"l"的促音形式.  相似文献   

9.
关于汉语词汇发展中发生的变调构词现象,清代的学者们大都认为是汉代以后的经师或韵书作者"强生分别",他们的理由是"不合于古音"、"周秦盖无是例",这种看法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就"两"来说,"两"由数词发展到量词,首先是词义发生了变化,或者说功能发生了变化.袁数量的"两"用得比较多,用作量词的"两"也渐渐发展出用以计量多种具有成双特点的事物."两"这个词(音义结合体)在语言中负担过重,语言中就用改变语音的办法加以区别.不过,这些量词发展到现在,情况有所不同:计量鞋子现在用"双"不再用"两";计量车辆现在用"辆",读去声;计量布匹不再用"两",有些字典或词典会注出去声的旧音;作为重量单位的"两"现在仍在使用,读上声,不读去声,而古书注解中也没有见到把它注为去声的用例,因此,作重量单位的"两"可能没有发生变调构词,仅仅是表数量的"两"由词义引申而产生的词义构词.  相似文献   

10.
《The Lost Garden》是美国著名华裔儿童文学作家叶祥添的自传,已被选录入美国中学世界文学教科书,从文体学的角度入手,对《The Lost Garden》的语言特征进行研析,能更深入地挖掘美籍华裔作家叶祥添的语言风格、语用意图和创作主旨。运用文体学方法,从词汇、句子、语篇及修辞等四个不同的层面,对《The Lost Garden》的文体特征进行细致分析,通过探讨该文本语言在这四个不同层面的特征,作品的语言特色得以凸现,读者得以更走近文本,这有助于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该文本的文体风格,更准确地分析作品的人物特征及把握作者的意图,从而更加全面、正确地理解和鉴赏作品。  相似文献   

11.
爱德加·爱伦·坡的短篇精品《厄舍府的倒塌》作为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一朵奇葩,历来深受中外论者的偏爱。这部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源于一系列二元关系的整合与分离。具体而言,是理性与非理性、厄舍府与其主人、罗德里克和他的妹妹,以及文学同现实之间的整合与分离。  相似文献   

12.
爱伦·坡的短篇小说《陷坑与钟摆》全篇贯穿了大量的意识流描写,生动地表现出死亡 的恐怖,但应用格雷玛斯的理论对其进行的分析发现了更深层的隐含意义,即个人在强大的反动势力面前力量何其微薄,只有凝聚了无数个人努力的进步力量才能彻底战胜反动势力。  相似文献   

13.
坡的哥特式小说的独创性在于着重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丰富性,尤其是多层次地描写被扭曲的人的心理活动,摆脱了传统的哥特式小说道德教诲的内容。他的哥特式小说心理描写艺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梦幻、背景、动物、灵肉等方面并且他的小说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波纳帕特精神传记分析法为基础,运用弗洛伊德白日梦理论并结合作家生平对《丽姬亚》(1838)进行解读,探讨文中女性角色及其在爱伦·坡生活中的重要性,认为丽姬亚是作者生命中三个重要女性——母亲、初恋及养母的理想化身,《丽姬亚》是作者构建的一个属于自己的白日梦,表现了作者对梦幻女性复活的强烈渴望,挑战了现实中的伦理禁忌。  相似文献   

15.
埃德加·爱伦·坡的《我发现了》是关于“物质和精神之宇宙的随笔”,他在宇宙形成与消亡过程的设想中,赋予了人一种超自然的能力。人类不仅以其精神物质的双重属性连接着物质宇宙与精神宇宙、自然界与上帝,而且还具备巨大的潜能和接近乃至成为上帝的神性。人类的这种特殊属性与传统“存在巨链”的宇宙观对人类的地位与作用的阐释不谋而合,而爱伦·坡认为人类具有成为“上帝之心”这种近乎于神秘主义的力量,也反映了18世纪进化论思想对于“存在巨链”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孤独意绪是贯穿爱伦·坡小说的基调.它不仅体现在故事人物与世隔绝的生活环境或孤立无援的处境,孤独也充斥了故事主人公的精神世界.爱伦·坡小说中强烈的孤独意识既同作者自己的生命历程息息相关,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孤独意识虽然给人一种痛苦的感受,但从美学的角度看,它却是重铸人格、升华艺术精神的激素,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极易引起读者...  相似文献   

17.
以爱伦·坡的情感经历作为参照,对其怪诞小说中的两性关系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作者笔下的男性经历着一个由恋母到自恋甚至恋物、恋尸的畸形心理演变过程;女性则多属于男性自我陶醉而创造的“他者”,这一角色定位和她们终被谋杀的厄运,都折射出男权思想的严酷。这一切是由于传统社会为男性设置了极高的期望值,为女性设定的标准线却相当低下,使得男性与女性都成为性别的囚徒。社会必须调整对两性传统角色的认识,才能将他们从被囚禁的境地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8.
“第三条道路”作为一种理论,在思想史思潮中有其一定的位置;“第三条道路”作为对变化了的历史条件的反映,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同时,“第三条道路”的执政实践以其特有的方式回应了左翼的主题,参与了历史运动的进程;最后,作为理论思潮的“第三条道路”不再流行后,其方针政策会以历史行动延续。  相似文献   

19.
爱伦·坡哥特小说源流及其审美契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著名作家爱伦·坡因其在诗歌、小说及文学评论上取得的非凡成就在世界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其别开生面的创作模式并非空穴来风,其哥特小说与早期英国小说明显的承继关系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而其哥特小说在美国哥特小说的发展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成为后人竞相效仿的模本,这主要是因其唯美主义的创作倾向及其超前的创作理念在心灵深处与读者的审美契合。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原型批评方法分析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科纳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作品中大量使用了对人类历史影响深远的神话原型,使其作品不但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而且具有特有的价值寓意,揭示了福克纳对人、对社会所进行的深刻客观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