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战前的日本,大川周明是与北一辉齐名的“超国家主义”运动的二大巨头之一,是法西斯主义重要代表人物,他在思想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曾对日本法西斯主义运动产生过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北一辉是臭名昭著的日本法西斯思想家。他所写的《日本改造法案大纲》,甚至比希特勒的《我的奋斗》还要早 5年。他可谓是世界上最早的法西斯思想家之一。他的法西斯思想 ,对日本法西斯运动的猖獗兴起 ,起了推波助澜的煽动作用。一  北一辉原名为北辉次郎 ,1 883年出生于新泻县佐渡岛的一个酿酒业者家庭。北一辉虽是长子 ,但由于有长子难养的说法 ,父母还是按次子为他取名。可事与愿违 ,北一辉仍长成一副“蒲柳”身体 ,自幼便有神经衰弱。尤为严重的是患有眼疾 ,右眼长有一块阴翳 ,近 2 0岁时竟成了独眼。北一辉虽身体孱弱且有残疾 ,智力发…  相似文献   

3.
日本法西斯主义作为世界法西斯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对内实行暴力统治、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等基本点上,同其他国家的法西斯主义是一致的。但基于独特的国情,与德、意等国先在基层形成势力,然后夺取政权的"自下而上"的法西斯化过程相反,日本法西斯主义是通过与天皇制统治体制的结合,即"自上而下"的途径形成的。日本是一个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法西斯主义与天皇制统治体制的结合,主要表现为与军部势力的结合,因此也可称为军事法西斯主义。在日本法西斯化的过程中,军部是如何与法西斯主义结合的?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这是研究日本近现代史十分重要的课题,木文拟就此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在法西斯主义的研究领域中,学者们对于法西斯主义的意识形态、产生机制、文化背景以及历史影响等问题均持有不同的看法。黑龙江大学孙建茵副教授的译著——《作为群众运动的法西斯主义》展现了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思想家米哈伊·瓦伊达(Mihaly Vajda)对于法西斯主义批判的独特视角。书中,瓦伊达深入分析了法西斯主义的阶级基础、意识形态特征及其与"市民社会"历史之间的相关性,并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探究了法西斯主义兴起的原因。同时,他还批判性地分析了共产国际理  相似文献   

5.
法西斯主义在政治上突出表现为独裁专政。这是法西斯主义政治的本质特征。日本法西斯主义也是如此。它主要是以军部势力为核心力量,以军部独裁为主导形式的法西斯主义专政。我们称其为军事法西斯主义政治独裁。本文拟通过日本军事法西斯主义政治独裁的历史过程和各方面表现,对其进行历史的分析,阐明日本军事法西斯主义政治的历史实质。  相似文献   

6.
弥生子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20世纪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义疯狂时期,弥生子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同情者,文学思想性贴近时代,流露出进步的人道主义意识。本文围绕弥生子的两篇代表作《真知子》和《年轻的儿子》,论述其文学的思想特质。  相似文献   

7.
日本法西斯思想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日本的一股反动的思想逆流。它作为日本法西斯的精神支柱和宣传工具,既以北一辉的《日本改造法案大纲》、大川周明的《日本及日本人之道》和《日本二千六百年史》等为思想代表作,也体现于权藤成卿的《自治民范》、纪平正美的《国体与哲学》、安冈正笃的《日本精神研究》和《日本精神通义》、高山岩男的《世界史  相似文献   

8.
与北一辉一样 ,大川周明也是臭名昭著的日本法西斯思想家。由于其法西斯思想著述颇多 ,因而有“大东亚的论客”之称。他的法西斯思想 ,对日本法西斯运动的猖獗发展 ,曾起过具有煽动性的重要作用。一   1 886年 1 2月 6日 ,大川周明出生于日本山形县饱海郡的一个医道世家。自幼年起 ,便接受了“忠君爱国”、“君民一体”的启蒙教育。念小学时 ,就能读懂报纸社论。中学时 ,寄宿于著名汉学家角田俊次家中 ,受到较深的汉学熏陶。系统的“君权天授”和“忠孝”的儒学教育 ,对他日后思想的形成 ,起到了深刻的影响。大川周明是在横井小楠的故乡熊…  相似文献   

9.
法西斯主义作为“二十世纪的怪物”,在统治形式上也有其特征。日本军事法西斯主义的所谓“国民动员”,就是以军部势力为核心的日本法西斯主义统治国民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民的思想动员,即以军国主义思想使国民思想统一化;二是国民的组织动员,即将国民划一集中在军部指导下的法西斯组织之中。本文  相似文献   

10.
法西斯主义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反动思想,是封建主义与资产阶级学说的大杂烩,是对共产主义思想和民主自由思想的极端反动。日本军事法西斯主义在思想上继承天皇专制主义,利用国家政治权力控制舆论宣传工具,向国民灌输“高度国防国家”思想和天皇主义意识形态,对人民进行精神奴役。一  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1明治维新后,在日本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封建专制的天皇主义。统治阶级以此来支配人们的精神生活。首先是用来武装军队。1878年和1882年,日本相继颁布了《军人训诫》和《军人敕谕》…  相似文献   

11.
1945年,在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打败了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50年后的今天,法西斯主义仍然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法西斯主义为什么兴起在20世纪上半期?它的性质是什么?对此,史家依旧各执一辞,众说纷法。笔者仅就日本法西斯主义略陈己见。一、现代化与法西斯主义日本法西斯主义的兴起,究其根源可追溯到明治维新,国内外学者对明治维新的性质评价不一,但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它对日本历史的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特别是中国和前苏联学者十分强调明治维新作为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  相似文献   

12.
简谈埴原和郎的《日本人来自何方》沈阳财经学院古中和日本东京大学的填原和郎是著名的人类学家,他搜集并研究了很多日本新石器时代和公元3世纪到12世纪的头盖骨标本,研究成果集中在《日本人来自何方》这部著作中。从他所重点分析的日本北九洲、中国、日本关西的头盖...  相似文献   

13.
任卫平 《日本研究》2011,(2):99-102
横光利一(1898-1947)是位毕生都致力于革新小说创作的文学作家。也是日本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诗人。他的作品都充满清新,前卫的色彩,使得他在日本文学界享有盛名。《天使》(1935)就是这样一部引人注目的反映时代的小说。细腻的心理表现是横光利一小说的独特之处,独特的创作形式及表现特色是横光利一小说中最特别的称之为超凡脱俗的创作风格。本文主要对其作品《天使》的现代主义创作特色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法西斯主义与反法西斯主义的规模空前的决战。日本无条件投降,从思想史的意义上来说,是天皇史观、天皇制法西斯主义和唯心主义战争观的失败,它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和危机,揭示了战争与世界历史的发展不以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5.
日本天皇制法西斯主义的理论构成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所王金林法西斯主义作为帝国主义全面危机期间的一种极端反动的社会政治思想,它无论在德、意,抑或是在日本,无不具有许多共性。对此,近年来我国学者已作过精深的研究,但由于各国的情况不同,法西斯主义在不同的国家...  相似文献   

16.
“九·一八”事变与战前日本政治董伟本世纪30年代,为了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体系中明显地出现了两种选择:新政策和法西斯主义。德国、日本与意大利是后者的典型;前者有美国的新政和挪威、瑞典等福利国家。法西斯主义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不满第一次世界大...  相似文献   

17.
序言在论述近代日本文学的传统──“私小说”方面,几乎已成定论的,要算下列三人的著作。 《小说的方法》1948年 伊藤 整 《风俗小说》1950年中村光夫 《艺术与现实生活》1958年 平野 谦 如果说这三人通过上述三部著作而展开的文艺 评论活动,“是战后日本文学史的核心,也不算过 分。我们这里所以要特别提到伊藤整,是因为他的理论具有概括性和独创性。作者在对日本文艺与世 界文学比较研究时,其视野的广度和他自己所走的把创作与理论结合起来的独特的道路,现在依然具 有批判研究的价值。 关于伊藤 整 伊藤 整(1905-1969)生于北海道,毕…  相似文献   

18.
日本武士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乎成了日本法西斯主义侵略兽行的同义语。其实,它的涵义并不这么简单,它是日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作为日本社会独特的意识形态,随着日本历史的发展,它也经历了由产生、发展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到清算的过程。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武士道对于日本民族精神的塑造与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很深的影响,在日本的政治史,思想史、教育史及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日本民族心理的深深积淀,甚至有人称它是“日本人的脊梁”。因此可以说不了解武士道,对日本民族性格的认识就是不全面的。认识日本武士道,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对它进行历史考察,并对其理论体系及本质  相似文献   

19.
一天,日本东京都立大学的升味準之辅教授邀我与他一起去吃晚饭。升味教授是日本著名的政治学家,除了著有《战后日本政治》(上、下卷),《现代政治》(上、下卷)和《日本政党史论》(全七卷)外,还与美国伯克莱加州大学的斯卡拉皮诺教授合作以英文出版了《现代日本的政党与政治》,从而在日本和美国的学术界占有其日本政治研究的一定权威的地位。早在四年前,升味先生在伯克莱进行学术访问时,我就与他相识了。今天能再次有机会向升味先生请教,我是自然不会  相似文献   

20.
七十年代以来,各国研究日本人和日本民族的专著很多,以《日本人》为题的书约有四十多种。已译成中文的有埃德温·赖肖尔的《日本人》。本文所评介的这本《日本人》的作者是澳大利亚学者G·克拉克。克拉克生于1936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他除通晓英语外,还通晓汉语、日语、俄语。他曾研究过中国问题,著有《国际政治与中国》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