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绍东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汉文帝采取的处理与匈奴关系的策略,是冷静、理性而又得当的。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承认汉匈双方是“分疆自立、和睦共存”的关系;能够体恤理解匈奴的生存环境与所遇困难,必要时给予援助和支持;信守与匈奴的和亲协定,从大局出发尽力维护双方的友好关系;当匈奴违约侵汉时,则组织力量进行有力回击;同时加强骑兵建设,巩固北部边防。汉文帝的上述策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适应了双方经济上互补性和政治上统一性的要求,避免了大规模的战争发生,是一种双赢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乌桓作为中国古代北方地区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与周边的民族关系错综复杂.一方面,乌桓需要依附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匈奴以求得生存空间,同时又被中原先进的物质文化所吸引,不断向中原靠拢,最终成为中原王朝的附属民族政权.乌桓民族关系的调整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适应周边民族政权实力变化的形势.乌桓适时调整民族关系,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乌桓的生活和社会发展走向,又对周边民族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闵海霞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4):454-458
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造成匈奴分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在的历史原因,又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争夺单于继承权的斗争直接导致了匈奴的分裂。匈奴贵族归汉事件的屡屡出现;政治制度的不完善;汉匈联系的加强、南北差距加大,使匈奴从内部逐渐瓦解,促使国家走向分裂。自然灾害严重、汉政府和其他民族政权的军事打击以及王莽的民族政策影响,使匈奴内乱加剧,加速了匈奴的分裂。 相似文献
4.
西晋初年,匈奴尚与西晋保持臣属关系,西晋则延续曹魏政策,在怀柔、安抚的同时,限制匈奴的发展。八王之乱爆发后,以刘渊为首的匈奴贵族趁机壮大实力,建立政权,最终消灭了西晋,将晋朝势力驱逐出北方。进入前赵后,石勒在北方崛起,前赵忙于在北方的争夺与扩张,与东晋并未发生大规模战争。在此过程中,汉赵政权在国内建立封建职官体系,保护农业的发展,大力推行汉族文化,加速了匈奴的汉化。汉赵政权虽然存在时间短暂,但却揭开了此后百余年少数民族在北方争夺中原霸主的斗争,同时引起了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认同,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融合的高潮。 相似文献
5.
匈奴政权具有强烈的军事性质.军事活动在匈奴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具有政治意义,而且也具有经济意义.匈奴族实行军民合一、兵民一体的军事制度,社会组织、政治组织与军事组织相结合、相统一.源于匈奴民族所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和畜牧经济,其军事文化呈现出浓厚的游牧民族的特点和鲜明的地域色彩. 相似文献
6.
藏族与周边民族习惯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双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
藏民族有着独特的习惯法文化,其形成与周边民族传统法文化的影响有一定的联系.本文通过比较藏族、汉族、蒙古族、羌族、彝族等民族习惯法的主要内容,分析我国各民族传统法律文化的异同,研究其内在价值以为现代法治之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艳秋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8-19
内蒙古地区自古与内地就有密切的联系,这与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南移是密不可分的,古代在内蒙古活跃的游牧民族中,匈奴人在内蒙古地区建立了北方民族最早的国家政权,翻开北方民族文明史的第一页,有两个根本性的因素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是北方游牧民族的自然环境;一是经济驱动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加强黄河三角洲与周边经济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三朋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3):34-38
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长三角、珠三角的发展为黄三角的腾飞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应避免的教训.尤其是在如何处理与周边经济区的关系问题上,应明确,划定区域不是为了画地为牢,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在有力协调内部关系的基础上,与周边地区实现合作发展共赢,推进黄河三角洲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郝彧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0):58-62
明朝时期,由于朝廷对西南的控制力有限,对贵州各地的管理比较松散,水西彝族土司和周边的同族土司、播州土司、水东土司获得机会进行政治地位的角逐和资源的竞争。在旷日持久的竞争中,明王朝对土司进行了调控与整合,水西土司虽然获得了较高的政治地位和广阔的生存空间,但终因其历史局限性难逃衰落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
略论乌桓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成永娜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4)
乌桓是我国古代北方地区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它先后存在了大约四百多年.在这四百余年中,乌桓的发展、兴盛和灭亡都与中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政治上,中原王朝对乌桓重在安抚,其中包括设置护乌桓校尉和册封乌桓首领,乌桓也以和亲的方式与袁绍结成过军事同盟;此外,为了削弱乌桓对中原地区的威胁,中原王朝也曾极力分化瓦解乌桓与其他民族的联盟关系.在经济上,乌桓与中原通过互市互通有无,这对乌桓民族的生产、生活和军事装备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在军事上,未内附的乌桓部众与中原处于敌对状态,战争不断,内附的乌桓与中原虽以"和平"为主,但时有反叛事件,于是出现了乌桓与中原和战交替、和战共存的局面.正是基于乌桓与中原间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的密切与深入,汉族不断外移,乌桓三次大规模内迁,最终使乌桓与中原民族错居杂处,不断融合,乌桓也同化于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 相似文献
11.
袁年兴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9,(3):41-49
把共生哲学拓展到民族学研究领域,构建民族关系研究范式,是实现民族关系研究从传统的、经验式的、定性的探讨转换到逻辑的、量化分析的一种范式创新。基于共生哲学的基本理念,通过探讨民族共生关系的基本内涵,建立民族共生关系的逻辑分析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把民族平等、成果共享、互惠合作、共同进化的理念诉求,落实到具体、可以量化的现实层面,为分析、评价、调控民族关系提供新的视角和范式支持。 相似文献
12.
周竞红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9,(6):56-60
当代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着丰富的历史遗产,这些遗产成为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建构资源。一方面我们需要认识有利于民族关系良性发展的历史遗产,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清理和辨析对民族关系发展存在负面影响的遗产,清醒地认识民族关系发展的状态。各民族人民应以更密切的团结应对敌对势力的挑战,消除历史上残存的不利于民族团结大局的负面因素,进而走向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3.
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及其与中国南方民族的历史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0(5):45-48
本文对今天分布在东南亚海岛地区的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及其与中国南方民族的历史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南岛语民族先民的主体来自中国南方,与中国古籍中记载的分布在东南沿海的百越民族和分布在云南的土著民族的先民有着共同的渊源关系。今天的南岛语民族主要是由从中国云南乃至西南地区先后迁徙出去的"原始马来人"和从中国东南和华南沿海地区迁徙出去的"续至马来人",与当时分布在东南亚各地的黑色人种进一步融合后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相邻环境关系是建立在相邻关系的基础上,又是对传统相邻关系的发展,文章从相邻环境关系的特点出发,比较《民法通则》和《物权法》中相邻环境关系,探析在相邻环境关系上我国《物权法》对《民法通则》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关系发展态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学先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0(4):147-150
西部大开发的主要目的既是要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各地区发展上的差距,促进全国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实现全国现代化的重大决策,又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措施。而这一战略决策的实施,需要一个政治稳定、民族关系和谐的社会环境。因此,深入开展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关系发展态势研究,探析民族关系发展规律,对做好新世纪民族工作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明冲突,抑或社会矛盾--略论二战以后东南亚华族与当地族群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国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70-77
二战以后,东南亚各地相继发生各种族群冲突和排华事件。引发排华的最主要原因,是华人与土著民的经济地位差距。不同的宗教文化习俗、共产主义运动和东南亚与中国的关系,也对族群关系发生重大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些引发族群冲突的因素日益消融,华族与当地土著社会的关系逐渐改善,东南亚族群关系基本上呈和睦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杨伶俐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3):134-137
美国的族群现象复杂多变。根据族群发展理论,就美国族群多样性愈演愈烈的状况,分析了"熔炉"理论及其狭隘性、多元文化理论和它的局限性,以及多元文化与同化共存的必然性,并结合对美国族群关系发展趋势的探讨,指出美国族群关系呈多元化的同时,也同化于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18.
李普者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1):12-16
和谐民族关系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民族关系主要包括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以及建设和谐民族经济关系、和谐民族政治关系、和谐民族文化关系等。民族平等是民族关系和谐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和谐民族关系的标志;经济关系和谐是民族关系和谐的经济基础,政治关系和谐是民族关系和谐的政治保障,文化关系和谐是民族关系和谐的思想根基和文化源泉。 相似文献
19.
何茂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1):87-91
之所以出现非主体民族的长期存在现象,并不是因为他们保持了自己具体的文化特征,而在于他们在对变动中的环境作出适应的过程里强化了社会分界意识,特别是本民族的心理认同.非主体民族强大的心理认同保持能力体现在独特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族群文化的同一性、家族宗族宗教信仰和仪式观念,文化调适能力、抵御同化的潜意识力量,风俗习惯及文化的向心模式、群体模式、生态模式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城市民族关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本文以少数民族人口流迁与城市民族关系为主题 ,分析少数民族人口流迁的背景、现状及其趋势 ,阐述少数民族人口流迁与城市民族关系问题的关联性 ,强调了城市民族关系问题的重要性 ,提出了建立健全协调城市民族关系、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新机制的迫切性及其设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