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先军 《世界民族》2006,73(6):68-71
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犹太人与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之间的冲突一直不断。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以色列也有一些有识之士从教育入手,为减少文化摩擦、促进以色列的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民族和解做了许多努力与尝试。双语言、跨文化教育即为其中一例。一、双语言、跨文化教育的背景以色列地处地中海东岸,国土面积1.49万平方公里,人口598.7万(1998年9月),①居民主要由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构成,官方语言为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英语为通用语言。以色列是世界上教育较发达的国家之一,有着世界上一流的大学和学者。以色列政府历来重视教育,教育预算一直占政…  相似文献   

2.
以色列犹太民族心态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色列犹太民族心态探析赵克仁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的犹太人国家。犹太民族在历史上曾流散在世界各地达1900多年,饱受异族欺凌。建国后,以色列又与阿拉伯国家处于长期的战争和对峙状态。这种情况使今天的以色列犹太民族形成十分复杂的心态。认识支配以色列犹太人行为...  相似文献   

3.
前言美利坚合众国现有约600万犹太裔美国人。①其中在纽约市及其郊外就有近240万人。如果考虑到就连在以色列国也只有约350万犹太人这一事实,那么探讨犹太人的问题就不能把美国的犹太人排除在外。从这一点可以推测其影响之大。  相似文献   

4.
李志芬 《世界民族》2015,(2):89-101
现代以色列是一个移民国家,众多来源地的犹太人因文化背景的不同和社会地位的差异形成泾渭分明的两大族群:阿什肯纳兹人和东方犹太人。东方犹太人是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被动参与者,建国初他们在巩固领土安全的民族目标下被政府安置在地处边疆的发展城镇中,由此造成其在犹太人内部被边缘化的处境。社会生活中的受挫感和在下层劳动力市场与阿拉伯人的就业竞争是东方犹太人反阿拉伯意识强烈的主要原因。他们高举宗教的旗帜,在族群认同的基础上进行政治动员,试图以扩大政治权利分享的途径提高和改善不利的社会处境和地位。  相似文献   

5.
独特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使德鲁兹人成为阿拉伯人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以色列建国后,政府为了对国内阿拉伯人进行分而治之,将德鲁兹人视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宗教团体。德鲁兹人可享有宗教法庭自治并成为以色列义务兵役制的实施对象。尽管蒙受以色列政府的种种优待,但德鲁兹人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与主体民族犹太人相比仍有着明显的差距,他们并未在完全平等的意义上融入以色列社会。  相似文献   

6.
王广大 《世界民族》2005,28(2):35-38
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矛盾冲突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可是很少有人知道阿拉伯人和犹太人是源于一个共同祖先,也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在历史的早期曾经一度和睦相处。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一个特别值得研究阿拉伯-犹太关系史的学者思考的问题。一、本是同源自古以来,阿拉伯人和犹太人都奉亚伯拉罕为祖先,都承认自己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希提提到“犹太人,在地理上是阿拉伯人的近邻,在种族上是他们的至亲”。① 事实上,阿拉伯人和犹太人本是同源之说是持之有据、言之成理的。下面从科学考证和宗教传说两个角度分别加以说明。(一)科学考证首先,…  相似文献   

7.
在以色列,近几年随着赛法尔丁人(Sephardim)在以色列人的生活中上升到多数地位,出现了一种新的政治形势。赛法尔丁人是指来自地中海沿岸国家和中东,其中包括穆斯林国家的犹太人。这种新的政治形势的发展已成为不少新闻报道的题材。不过,诚如丹尼尔·埃拉扎尔在《评论》杂志1983年3月号《以色列新的多数》一文中指出的那样,这类报道多半是失实的,或者带有倾向性。埃拉扎尔写道,有人编造了一种奇谈怪论,其大意是说,阿希肯纳兹人(Ashkenazim,即来自东欧和西方的犹太人)是开明的,有文化教养的,而赛法尔  相似文献   

8.
法拉沙人是埃塞俄比亚的黑色犹太人,法拉沙这一称谓却带有贬义,在古闪语中的意思是陌生人或移民。这些犹太人自称次以色列(Beta israel)和以色列家(the Houseof lsrael),法拉沙这一最近的称谓是非犹太人或非埃塞俄比亚犹太人经常使用的。据估计,他们目前约有2.8万余人,散居在488个村庄和2个城镇中,主要在贡德尔和提格雷两省西北部的高地上。他们大部分务农,也有手工艺人,与大部分埃塞俄比亚人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是个多民族国家。自1819年英国人开埠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不断迁入新加坡。如今,在这个土地面积仅有680多平方公里的国度里,生活着华人、马来人、印度人、苏格兰人、荷兰人、阿拉伯人、犹太人、阿富汗人、日本人、菲律宾人、泰国人、缅  相似文献   

10.
以色列阿拉伯人是以色列的少数群体,最初为1948年巴勒斯坦战争后没有逃亡的巴勒斯坦人。历经近60年的变迁,以籍阿拉伯人在方方面面发生了显著变化,但这无法掩盖其内心难以名状的伤痛。他们处于既无法融入以色列犹太主流社会、又被阿拉伯大家庭所遗弃的尴尬境地。以色列的犹太国性质及所推行的政策是导致以籍阿拉伯人在以色列国内处于“二等公民”地位的基本原因。面对未来,以籍阿拉伯人又面临着成为“以色列人”还是“巴勒斯坦人”的两难抉择。  相似文献   

11.
以色列民族政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 《世界民族》2007,2(1):30-38
以色列是一个以犹太、阿拉伯两大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本文探析了以色列民族政策的主要特点,即表面上的犹、阿两族平等和事实上对阿拉伯人的压迫、歧视、隔离和分化。文章认为,以色列的民族政策造成了国内犹、阿两大民族的长期怀疑和敌视,削弱了以色列的国家凝聚力,损害了以色列的国家权力。  相似文献   

12.
犹太教、犹太复国主义与以色列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犹太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 ,是犹太复国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犹太复国主义是由于犹太人在欧洲遭受歧视和迫害而兴起的犹太民族主义思潮和实践运动。它既反映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广大中下层犹太人在长期遭受迫害之后渴望建立一个国家 ,从而摆脱流离失所的苦难生活的愿望 ;同时又是犹太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相互勾结 ,在巴勒斯坦进行侵略扩张的产物。没有犹太复国主义就没有以色列。如何处理犹太教、犹太复国主义与现代化的关系是以色列无法回避的问题。一在以色列国建立之前 ,犹太教是犹太人保持犹太特性的唯一选择。犹太复国主义是世俗的…  相似文献   

13.
中东的撒马利亚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的撒马利亚人唐裕生生活在中东地区的撒马利亚人是由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个小民族,属犹太人的一支。今天他们分别居住在以色列境内和约旦河西岸,横跨以、巴两国。以色列的撒马利亚人居住在离特拉维夫不远的霍隆,约旦河西岸的撒马利亚人居住在纳布卢斯。他们是被现代国...  相似文献   

14.
“六日战争”的反思与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日战争"在中东战争史上是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战争.阿拉伯国家军队集体溃败,丢掉了大片领土.以色列夺取了6.5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土地面积猛增三倍.时隔40年的今天,我们并未企盼到中东地区的和平.相反,战乱、冲突不断,以色列人已经把安眠变成了一种奢望.本文从巴勒斯坦难民问题、东耶路撒冷问题、戈兰高地问题三个方面对六日战争进行反思,从而阐明战争并不能给阿以之间带来真正的和平.  相似文献   

15.
潘楠 《世界民族》2023,(3):76-87
冷战结束后以色列阿拉伯基督徒社团在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的地位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促使其沿着“以色列-德鲁兹模式”展现出明显的德鲁兹化趋势。阿拉伯基督徒社团与德鲁兹社团相比,人口规模相当、文化均较为独特、历史境遇类似、面临现状趋同,这成为阿拉伯基督徒社团德鲁兹化的前提基础,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以色列建国初期的萌芽阶段、冷战时期的消极阶段以及后冷战时代的积极阶段。阿拉伯基督徒社团的德鲁兹化具有时代特征鲜明、兵役制度优先和利益决定效果三大特征,对以色列境内其他阿拉伯群体、对以色列民族国家的构建都产生了影响,对以色列国进行族群治理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但是阿拉伯基督徒社团的德鲁兹化进程在该社团内部存在分歧,在社团外部也引发了争议,因而可能会朝着曲折前行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至今难以平息的阿以冲突,缘于犹太复国主义的产生及以色列国的建立和其随后对巴勒斯坦土地的侵占。在犹太人的近、现代历史上,是西奥多·赫茨尔将犹太人古老的复国观念发展为政治性的犹太复国主义,而将犹太复国主义付诸实践并使其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则是哈伊姆·魏兹曼(又译作魏茨曼)。魏兹曼从犹太复国主义兴起时就投入到该运动当中,并将毕生精力奉献给犹太人的复国事业,以致被认为是“全世界犹太人的领袖和发言人”、“犹太人心目中的国王”。①一、魏兹曼关于犹太建国的基本主张魏兹曼( 1 874—1 952年)出生于平斯克城(当时属沙俄统治,今属…  相似文献   

17.
1968年苏联人一般都知道,人们可以让一名在以色列的家庭成员寄来一份家庭重新团聚的请求,这就是所谓的“移居申请”(vyzov)。在此后的一年时间里,以色列当局发出了2.7万份要求移居的申请。谁都没有料到,竟有那么多的人在特拉维夫有姑姨或在耶路撒冷有兄弟。1984年在剑桥出版的《1948~1967年苏联政府和犹太人》一书中,本杰明·平卡斯为移民运动开始以前这段时期的情况提供了大量证明材料。为了使大家对这个时期有个了解,我把弗拉基米尔·布洛茨基(1944年生)的一个简短的传记性注释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8.
论萨达特的和平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埃及是历次阿以战争的主力,长期的阿以战争给埃及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且丝毫看不到胜利的可能.1970年萨达特上台后,外交政策日趋务实,强调服务于现实的埃及利益.为摆脱战争状态,制定了"以战促和"的战略,联合叙利亚对以色列发动了第四次中东战争,使欧美等国家得以正视阿拉伯国家的力量,不得不调整各自的中东政策,也迫使以色列坐到谈判桌前,埃以两国最终签署和约并建立外交关系.埃以实现和平为和平解决阿以争端提供了范例,对中东和平进程做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美国犹太社团常被定位为团结有力、影响深远的少数族裔利益团体。但是近三十年来,美国犹太人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现代性挑战。他们在教派、世俗化理解、代际沟通、异族通婚、社团组织结构、与以色列关系等诸多方面,分歧日益明显。变化中的犹太人面临的矛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尖锐。是坚持还是被同化?是继承传统还是顺应现代化?是保持虔诚还是走向世俗化?是与种族之根以色列同呼吸共命运,还是和当前效忠的国家——美国站在一起?这些都在动摇并解构犹太社团人的团结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漫话伊拉克     
伊拉克共和国位于阿拉伯半岛、小亚细亚半岛和伊朗高原之间.面积438446平方公里,人口1800万(1989年).其中阿拉伯人占总人口的79%,库尔德人占20%,伊朗人、土耳其人、亚美尼亚人、亚述人和犹太人总计不足1%.96%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基督教或犹太教.在伊斯兰教徒中,什叶派占60%,其余为逊尼派."伊拉克"原是一个地理名词,在阿拉伯语中意为"河岸"或"河网之地".底格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