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雷雨>与<安提戈涅>分别是中国和西方悲剧的杰出代表,不同的文化土壤养育出不同的艺术特色,但两种悲剧艺术所追求的崇高与真挚却是统一的.文章从悲剧人物,悲剧冲突,悲剧文化特性,悲剧舞台效应等方面来论述两部作品的悲剧艺术.  相似文献   

2.
《孔雀东南飞》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成因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与莎士比亚的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同属著名爱情悲剧,这两部作品,虽然是不同体裁、不同时期、出自不同作家之手的作品,却都写出了一对纯洁善良的青年男女为爱情而牺牲的悲剧。封建文化制度和封建家长的干涉与阻挠造成了主人公的爱情悲剧。但是由于主人公性格和所处的社会背景的不同,它们在悲剧的成因上又有些许不同之处:造成两者悲剧命运的矛盾冲突不一样,悲剧主人公的性格不相同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红楼梦》艺术结构存在着两种互为对应的艺术空间:描写荣宁二府的“凡世”与展示大观园的“乐园”.作者有意安排这两种艺术空间的对应,以表现自己的人生“心史”.“大观园”作为作者的理想人生境界,杂揉着东方文士风雅情趣和乡间田园韵致的文化品性.《红楼梦》两重艺术空间的崩塌与幻灭的悲剧是一种处于封建时代晚期的智者与诗人所感受到的世纪末悲哀——现世已经弃绝,理想却正在迷失的,“梦醒了无路可走”的人生悲剧、社会悲剧、时代悲剧.  相似文献   

4.
《娇红记》的美学特征及文化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娇红记》是元代艺术成就较高的文言小说。在元代特定的文化语境下,《娇红记》形成了两个突出的美学特征,即戏剧性审美和悲剧质性。元代特殊的文化政策及繁荣的戏曲文化孕育滋养了这两种美学特征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俄狄浦斯》和《麦克白》两部悲剧,虽然在产生年代上相距久远,但两剧在悲剧的人物、主题、语言和细节描写上有共同之处。同时又在人物性格的塑造、对命运观念的深刻理解、悲剧的结构及悲剧精神方面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以《俄狄浦斯王》和《还乡》两部不同时代的悲剧作品为代表,从主题、悲剧效果、悲剧成因、悲剧主人公身份以及悲剧表现手段等方面探讨古典悲剧与现代悲剧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天边外》和《边城》是 2 0世纪初有影响的两部悲剧作品 ,虽然其文体及文化传统和悲剧处理不同 ,但主题、结构、悲剧走向和现代悲剧意识却惊人契合。在这两部悲剧中 ,可以看到现代悲剧关注时代、关注普通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生活的走向。它不再简单的是善与恶的冲突结果 ,而是多种力量复合的悲剧结合 ,尤其是善与善力量间必然的较量和冲突。随着生命不确定感的增强 ,这种现代悲剧的必然性开始以更丰富的文学手段自我表现着。  相似文献   

8.
从继承、革新传统文化中悲剧意识的角度,《红楼梦》的悲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红楼梦》所写“家亡人散”是对传统文化“家国同构”模式的怀疑和否定。从“屈原模式”到“贾宝玉模式”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悲剧意识的升华.《红楼梦》的恋爱悲剧模式革新了传统的以礼节情的恋爱悲剧模式.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对传统的“游”悲剧意识及天道悲剧意识都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曹雪芹原著消解了传统文化对悲剧意识的消解因素。  相似文献   

9.
意象不同凡响《麦克白》熠熠生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麦克白》众多的意象中,“外套”和“孩子”这两个意象的使用收到了特殊的艺术效果:增强了悲剧的震撼力和人物的悲剧色彩,使《麦克白》这部伟大的悲剧熠熠生辉,永世流传。  相似文献   

10.
谈《雪国》驹子与《茶花女》玛格丽特人物形象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雪国》中的驹子和《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是命运相似的文学形象,但是在不同国度、时代、文化及社会中又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通过对两者的比较,来挖掘出这两个人物形象的悲剧色彩及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11.
《泥鳅》的发表与《美国悲剧》的刊行相差七十七年,然而时间相隔甚久、空间相距甚远的两位作家笔下的小说均展现了底层人物的悲剧命运。《泥鳅》和《美国悲剧》中的底层悲剧书写,相似之维在于均探讨了欲望和威权在悲剧中的作用,相异之处在于其悲剧意蕴分别重在文化层面和哲学层面。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从悲剧审美角度分析了《玉梨魂》和《伤逝》的悲剧主题、悲剧形象和悲剧意识,并认为《玉梨魂》是传统爱情理想的挽歌,《伤逝》则传达了觉醒者爱情理想的幻灭的精神困境。这两部作品均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追求爱情和个性解放的思想要求,《伤逝》较《玉梨魂》更富有悲剧意蕴和现代性。  相似文献   

13.
罗贯中尽艺术表现之能事 ,在《三国演义》中全力塑造了众多不同类型的典型形象 ,并由此生动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悲剧历程。《三国演义》堪称中国古典悲剧的典范 ,其中所蕴涵的悲剧美学思想 ,既是中国古代悲剧艺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对尔后中国悲剧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悲剧及悲剧精神发端于古希腊,在欧洲中世纪又与希伯来的犹太教、基督教的罪感文化相结合,发现薄伽丘的代表作品《十日谈》体现了悲剧精神的特征以及两希文化的影响。通过对《十日谈》作品的分析,认为薄伽丘对古希腊罗马人本主义及古希腊悲剧精神的继承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其强烈的时代感,古希腊悲剧演出的是神话题材,但反映的却是当时雅典社会生活的图景,而《十日谈》也正是通过一个个悲剧故事来展示当时欧洲社会的各种社会矛盾及人们之间的情感冲突;二是对道德行为的深切关注,都主张将德性作为区分人类的标准。另外,希伯来文化中的悲剧精神、罪感文化通过基督教文化也影响了薄伽丘的创作,《十日谈》中塑造的一系列女主人公面对外在的矛盾往往以死明志,正是一种希伯来——基督教式的悲剧反抗。  相似文献   

15.
《一把酸枣》、《罗密欧与朱丽叶》都属于舞剧,但是一个舞出了民族特色,一个舞出了人文精神。两部舞剧虽然都演绎了人间的爱情悲剧,但两部舞剧通过题材与情节、主人公的死因与结局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充分地展现了不同的民族精神和地域特色。这两部艺术经典,对世人处理爱情与财富、亲情与权势的关系,有着深刻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灵魂之湾》中,蛇意象具有"女性"和"邪教"两个主要特征:"女性"特征在麦克尔的悲剧中主要扮演着媒介的角色,而"邪教"特征则直接引发了麦克尔不可避免的悲剧。梳理《灵魂之湾》中的蛇意象,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罗伯特·斯通的文学创作艺术,深化我们对美国后现代社会文化现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赵氏孤儿》和《忠臣藏》均为复仇题材的经典剧目,同样脱胎于历史真实,有着近似的东方文化特征,但在深层次又有很大的差异性,在历史与艺术形式、人物结局的悲剧和道德美学反映出中日两国传统文化在相似的表象下迥然不同的美学观。  相似文献   

18.
戏剧性是戏剧文学的本质特征 ,也是衡量其艺术成就的主要标准。郭沫若的《孔雀胆》和莎士比亚的《奥赛罗》 ,作为二人悲剧艺术成就方面的代表作 ,具有鲜明的共性 ,这就是戏剧性纯熟饱满。其内涵主要包括 :典型生动的性格刻画 ,多样剧烈的矛盾冲突 ,快速紧张的剧情发展。从这两剧中 ,我们可以窥见郭氏和莎氏所有悲剧作品戏剧性的奥秘  相似文献   

19.
《攻壳机动队》与《黑客帝国》这两部影片在立意与选题方面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风格上却迥然不同。这种差别与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有着紧密的联系。日本文化中的悲剧情结与美国的英雄主义文化都对各自民族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元代作家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与《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合称为元代四大悲剧,被喻为“雪里梅花”。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认为该剧“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1]这部凝聚着中国古典悲剧艺术精华的伟大作品,十八世纪就被译介到西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