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化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当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时代课题。在社会主义法治框架下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社会管理的法治化,是社会管理创新持续有效推进的重要保障。我国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进程中,必须与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紧密结合,以法治理念为指导,以法律规范和法律程序为支撑,坚持依法治理,始终将社会管理创新置于法治化的轨道。为此,当前亟须建立健全社会管理法律体系,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利益表达和权益保障机制、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等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2.
创新型社会的建设要求我们必须积极进行社会管理的创新,对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进行完善,形成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市值效应。做好新时期创新型社会背景下的社会管理创新,要不断从党的群众工作、政府职能、管理主体创新等方面着手,最终形成社会管理创新合力,为我国创新型社会建设提供更坚实的基础,加快创新型社会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3.
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社区管理创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社会管理创新是新时期我国社会建设的一大重要使命。社区管理作为基层社会管理的主要工作形式,是开展社会管理创新需要重点研究和突破的领域,可以从社区管理的主体、客体和方法等方面去创新,改革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善社区管理条件,培养创新思维,推动社区管理螺旋式上升,进一步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切实维护群众权益,确保基层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4.
公共管理创新中社会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社会组织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应该在公共管理创新视阈下积极探索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路径,不断进行观念、机制和法制的创新,以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学界关于社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探讨无论从管理理念、管理内容还是管理模式上都有着转变的迹象。立足于转型期的社会背景,从社会管理创新的转向逻辑——立足点转向、理念转向、手段转向、关系转向、目标转向等方面进行研究,不仅拓展了学界研究的视角,而且厘清了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性和逻辑、路径。  相似文献   

6.
人本精神即“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尊重人权,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管理创新路径选择根本依据和指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本理念创新,实现社会管理主体的多样化.二是人本体制创新,重点实现利益协调、社会保障、社会组织管理等体制创新.三是人本手段创新,实现社会管理工具由行政手段为主向法律、经济和文化手段为主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社会组织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今后一个时期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其中社会组织的发展,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组织发展能够承担相应的社会管理职能、维护我国社会秩序稳定、提高社会自我管理能力、弥补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推动社会组织发展,要转变政府观念,树立政府与社会合作共治的理念,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新型伙伴关系,完善政策法规,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制度保证,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激活社会组织的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8.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面临众多的路径选择,要变革传统的基层社会管理主要依赖政府的局面,要实施多元主体参与社会管理的新举措,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社会管理格局,客观呼唤对社会管理路径进行科学抉择。首先应该从梳理既有基层社会管理路径入手,走从既有路径中择优拓展之路;也可从既有路径的不足和问题分析入手,走革新既有路径之路;还应从科学理论和时代发展需要出发,全新设计新路径,走中国特色的基层社会管理之路。  相似文献   

9.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统一战线发挥更大的优势与功能。从两者的关系来看,社会管理创新与统一战线在管理目标、管理主体和管理手段等方面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在新的社会变革中,统一战线能够发挥自身的政治优势、人才资源优势和社团优势,有效弥合社会管理体制的不足,切实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同时,在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中,统一战线要实现新的实践创新和探索路径,亟需推进统战组织机制创新,利用统一战线人才优势,广泛凝聚各界各方力量;利用统一战线政治优势和社团优势,加大基层社区统战工作力度;利用数字媒介,积极拓展数字化的统战工作网络体系;简化登记审批,推动统战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管理创新是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社会管理创新首先是在政府主导下的创新,强化服务民生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政府威信、调节社会矛盾,社会管理创新要有公民的积极参与、培育公民参与意识、为公民提供参与渠道,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通过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社会管理创新”重大命题的提出,为死刑制度改革提供了历史机遇.死刑不仅是一种刑罚方法,更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管理手段.从符合“善治”目标,避免死刑消极效果,正确看待死刑化解社会矛盾功能等方面的要求出发,在社会管理创新语境中,死刑制度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学界应当抓住社会管理创新契机,遵循司法限制到立法减少的路径,积极、渐进推进中国死刑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2.
如果把加强社会管理片面理解为加大"打压管控"力度,那就只能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发达国家提供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把社会管理置于社会福利建设的基础之上,社会福利建设可以明显地缓解社会紧张,只有社会紧张度舒缓了,社会管理才能事半功倍。我国目前正处于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的治本之策是缩小社会差距,增进社会福利。这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和重点。  相似文献   

13.
贝克在《风险社会》中指出,现代社会已被科技风险所包围。现代社会必须适时对科技的合理性限度做出全面的伦理考量,对科技风险进行有效的社会控制,以尽可能减少或降低科技风险发生,确保科技和社会按照人们期望的方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风险社会中的科技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风险、风险社会、科技、科技风险等几个基本概念入手,探讨风险社会和科技风险的形成和发展、特点及其相互关联等诸多问题,继而进行哲学反思,最后分别从政府、科学家和公众等三个层面进行对科技风险的社会控制分析。  相似文献   

15.
"风险社会"视角下的社会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风险”已经成为理解和解释当今世界的一个关键观念。作为社会问题的当代话语形式的风险理论,特别是“风险社会”理论,不仅为把握当代社会问题的形成机制和特征提供了全新的观察视角,而且必将重塑社会学中的社会问题传统。当代社会问题的全球化和个体化趋势,既对局限于民族国家框架内的社会学想象力提出了挑战,也迫使我们调整思路以理解个体与社会之间新的直接性;而知识政治重要性的突显,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当代社会问题建构过程中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当下我国司法承载着重要的社会治理功能。随着以风险社会为代表的现代性危机的到来,司法究竟如何应对已是无法绕开的话题。我国司法以平息纠纷为现实导向,以追求正义为价值目标,但是这二者都缺乏对全社会层面风险因素的考量。而司法所具备的程序正义和判决说理等特征使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风险治理功能,也有道德上的合法性。基于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司法环节的风险治理功能,未来应当在运用司法政策提高法官风险预防意识,厘清法院和风险规制机关的关系,充分激励风险诉讼等方面做出改变。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定内涵是特指我国社会内部的各种社会关系,既包括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各个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为实现和谐社会增加了社会学意义的解析与实现途径,通过建立科学、完备的规范体系,建构多维度的社会成员联系网络,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普遍信任,减少摩擦与冲突,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阅读张康之等所著《公共生活的发生》后,一个重要的启示在于:领域分离是中国社会转型中呈现出来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继续深入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背景,它是社会管理改变传统路径,进行创新的出发点。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工业化进程中,随着非领地化进程出现的领域分离表现为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公共领域、私人领域及日常生活领域的分离。一方面,许多社会问题因无法及时解决而以群体性事件、危机事件的形式出现;另一方面,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现有管理体制无法包容的新因素,社会发展中的非规则化现象日益增多。因此,正确应对领域分离后表达领域兴起的客观现实,正视社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打破政府为单一主体的社会管理格局,寻求社会治理结构伦理化的合作治理是社会管理体制变革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肇始于西方社会的风险社会理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同样具有指导价值。当前的中国社会面临市场、市民社会、政府、自然多方面的风险。中国的社会风险既不能解释为国际经验,也不能归咎于改革开放。从社会风险治理主体的角度分析,中国的社会风险治理体制存在缺陷。以政府为主导地位的风险治理体制要让位于由公民和政府共同负担的复合风险治理体制。公民问责和公民担责是公民承担风险治理责任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