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赛珍珠的《大地》和张爱玲的《小艾》都蕴含着作者对中国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思考,表达了她们对封建专制和男权制度的质疑和颠覆,以及对中国传统女性优秀品质的肯定和赞扬。她们以跨文化的视阈描写阿兰和小艾对女性价值的体验和醒悟,表达出各自独特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2.
《雷雨》和《金锁记》都表达了对旧时代女性生活、生存状态的极大关注,描绘了她们的爱与恨,为她们谱写了一曲悲歌,一曲挽歌。而作者曹禺和张爱玲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的出身、早慧、敏感,这一切又成就了他们。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的中篇小说《小艾》以女性言说的文学立场叙述了一个新旧交替时代的故事,作家以悲悯的心态描写了不同女性迥异的人生经历,从女性的角度探讨和追求特定时代作为人的女性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中不乏众多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虽然她们所占篇幅甚少,也不是作品所突出的重点,但是她们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相反,她们集中反映了特定时期下作者的女性观,对当代女性观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时时刻刻》是美国当代作家迈克尔.坎宁安(Michael Cunningham)以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为主要线索而创建的小说,它讲述了20世纪不同时代三位女性一天的生活。这三个女性都是精神领域内的自我放逐者,处于疯狂与理性、自由与束缚、独处与共处这些矛盾的状态之间;同时她们又希望以自己的方式抗拒现实。本文则是通过分析这三位女性在她们的现实生活中其女性意识的觉醒,表达出她们从无奈、消极、绝望升华到顿悟和重生的瞬间从而赋予生命和生活以意义和自足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西游记》中,虽然对女性人物泼墨不多,但在有限的字里行间中成功塑造了众多和小说同样具有永恒生命力的女性人物。她们虽然类型、性格、功能迥异,但她们都被深深地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处处以女性之美与儒释道融合为代表的中国人文传统深度契合,能有效地折射出她们所承载的文化因子,同时也为从文化角度对比研究中西方女性的文学形象提供了有益的素材。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吉尔曼代表作《黄色墙纸》和《女儿国》中所描述的关于女性自主的正反两例。在《黄色墙纸》中,女性成为受害者。黄色墙纸象征着男权禁锢。“休息疗法”影射了社会强加在女性身上的柔弱和自我放弃。在《女儿国》中,女性摆脱了生理和社会性别角色的限制。她们在体力和智力上都具有力量的美。她们主宰着自己的身体,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和文明。  相似文献   

8.
对女性科幻作家玛丽.雪莱、厄休拉.勒古恩的代表作品《弗兰肯斯坦》和《黑暗的左手》进行分析,指出她们在叙事特征和人物塑造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女性特征,表达了她们对男性话语霸权的拒斥、对男女两性关系的审视和对女性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9.
《诗经》和《古诗十九首》中的思妇诗具有不同特点,其中的思妇形象也是历来研究者关注的对象,由于时代不同,《诗经》和《古诗十九首》中的女性思想也有不同展现。《古诗十九首》中的女性与《诗经》中的女性从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她们开始注重自我生命价值,这也是女性审视自我生命价值的开始。主要从女性自身形象、女性表达方式等方面来阐释两个时代女性的不同,这对研究《诗经》和《古诗十九首》中的女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赛珍珠的小说《东风,西风》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中国女性形象,她们身上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许多美德,但同时又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特征。通过分析对比她们性格的特点来找出她们性格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女性的沉默与抗争--评赛珍珠的《大地》与《母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赛珍珠以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在《大地》中以现实主义的笔法表现了一种以沉默为话语特征的中国女性形象;在《母亲》中,则更多地以理想主义精神塑造了一个具有抗争话语特征的女性典型.虽然这两种人物性格话语特征不同,但她们都表现了赛珍珠对中国妇女生存状态的深刻认识和准确再现.通过她塑造的两类妇女形象,中国妇女坚韧、豁达、聪慧和忍让的品格赢得了西方读者的中国心.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小说史上,《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有两个非常独特的特征:一是女性形象的男性化,二是对女性形象的贬抑。所谓女性形象的男性化,是指《水浒传》中的女子往往性格豪爽,举止粗俗,鲜有温柔之态。她们的勇猛不仅胜于常人,有时甚至超过男英雄,例如一丈青就曾经打败矮脚虎王英。作者通过将女性人物男性化的描写,突出了她们的英雄气慨,与整个小说描写起义造反的大背景相符合,收到了奇特的艺术效果。另外,《水浒传》还写了一批恶女人,如为奸情而杀夫的潘金莲、与和尚私通的杨雄浑家等等。即使是受到歌颂的女性,她们的浑号也不雅,例如孙二娘被称…  相似文献   

13.
植物精怪是中国精怪文化体系中重要的一种类别。《聊斋志异》中的植物精怪多为变成女性的花精,她们与书生发生了缠绵悱恻的爱情。这些植物精怪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牡丹精怪形象体现了作者至情至性的俗世情怀,菊花精怪寄予了作者的审美理想和对自己失意人生的诗意拯救,柳树精怪表达了作者关怀民苦、热心助人的救世理想。  相似文献   

14.
在明治末年、大正初期的日本社会,活跃着一批不畏世俗、勇于抗争的女性,她们创建女性团体——"青鞜社",发行女性文学杂志《青鞜》,用笔书写自己的心理欲求,表达对不合理社会制度的反抗精神,奠定了日本第一波女性解放运动的基础。她们的文学作品尽管不够成熟,但与同时代的男性作品不同,多表现女性的不满与抗争,是了解日本近代社会、研究日本近代文学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离婚》、《伤逝》主人公爱姑和子君的悲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提出她们的悲剧分别是“熟睡国民”的悲剧和“梦醒女性”的悲剧。上升到美学范畴 ,本文把这两个悲剧分别归入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 ,并在此基础上把鲁迅的悲剧作品作了大致划分 ,肯定了鲁迅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电视剧《乡村爱情》中的女性具有独特的性格特点,她们一改以往传统农村女性的软弱形象,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观众的面前。她们具有开放的思想,敢于与一些封建传统思想作斗争,这与剧中的男性相比更具思想的先进性。她们大胆、热情、自强、独立,身上体现了独特的女性主义表达,而这些独特的女性主义表达必将影响着我国女性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日出》塑造了一系列散发着独特魅力的悲剧女性形象。曹禺以对中国女性的同情和理解,用深沉哀婉的笔调描绘了在"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背景中,陈白露、翠喜和小东西等女性形象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她们复杂的矛盾心理及其悲剧命运的根源。这些女性人物的悲剧增添了作品控诉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小说《妇女生活》的作者苏童认为女性是美好的,女性有着比男性更强的意志力,他作品里的女人有着人性的缺点,她们一直在与命运抗衡,却在男权社会里无所适从,最终都逃不过红颜薄命的宿命。原著小说以及电影已出版和上映多年,对人物有着深刻的描述和定位。原创舞蹈《茉莉花香》改编自《妇女生活》的原著和《茉莉花开》的电影,通过肢体语言突出地表达了女性生活的悲剧美,运用双人舞的形式刻画了三代女人、两对母女之间的细腻关系,舞蹈作品在原著的基础上让女性的意识最后慢慢苏醒,茉莉花开,花香四溢。  相似文献   

19.
分析指出,《女勇士》作为美国当代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代表作,表明了双重族裔身份和双重文化背景的华裔女性在寻找个人身份位置时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汤亭亭所塑造的华裔女性形象既是她自身的真实写照,更是华裔女性成长艰辛的真实写照;汤亭亭的《女勇士》既表达了她的女权主义思想,更加表达了为她们争取话语权的渴望,以及在跨文化、跨国界、跨民族的基础上和谐相处、平等交流的愿望。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尽管是一部神魔小说,却能直接折射出社会百态,充分反映吴承恩的人生经验和社会感悟。作者的思想意识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所以作者在书中有意识地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并通过她们表达弱势群体的人生诉求,强调公共关怀和社会和谐,希冀社会变迁,诠释儒家的人生价值和社会理想,具有相当的社会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