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葆玖老师给我的震撼是排山倒海” 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收魏海敏为弟子的消息一传出,在圈内圈外的惊动不亚于梅葆玖在80年代初的复出。因为梅葆玖是著名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之子,被海内外京剧爱好者公认最得梅兰芳的真谛,他演戏潇洒而做人严谨,对于收徒一向持极审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韩旭 《北京纪事》2016,(10):54-57
由北京京剧院与中国歌剧舞剧院联手推出的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将于2016年12月3、4日在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隆重上演.众所周知,《大唐贵妃》是梅葆玖先生与杨乃林、翁思再、郭小男等戏曲界大家创作的极具创新意义的大型京剧舞台艺术作品.此次北京京剧院启动重排《大唐贵妃》,是梅葆玖先生生前提出并多次组织研究、着力推动的艺术创作项目.斯人已逝,梅韵犹存.在梅葆玖先生溘然长逝后,《大唐贵妃》项目团队化悲痛为力量,发挥剧院的一棵菜精神,将先生的新想法、艺术理念与遗愿凝聚作品之中.  相似文献   

3.
正北京京剧院成立30多年来,一直广纳贤才,从各个地方吸收来不少京剧人才,如来自湖北京剧院的张慧芳、青海京剧团的黄彦忠、北方昆曲剧院的张馨月。京剧本不是北京本土的剧种,它起源于四个地方的剧种,清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多个剧种相互融合而成。  相似文献   

4.
北京京剧院成立30多年来,一直广纳贤才,从各个地方吸收来不少京剧人才,如来自湖北京剧院的张慧芳、青海京剧团的黄彦忠、北方昆曲剧院的张馨月。京剧本不是北京本土的剧种,它起源于四个地方的剧种,清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多个剧种相互融合而成。  相似文献   

5.
2016年4月25日,我们敬仰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之幼子、京剧梅派艺术的嫡系传承者和当今梅派艺术掌门人、中国戏剧艺术的代表人物,梅葆玖先生与世长辞。给京剧艺术和中华文化带来不可估量的重大损失,更给所有爱戴他的广大观众、同行及社会各界带来巨大悲痛,引无数人泪洒天地人间,无不为痛失梅葆玖先生这位德高望重的京剧大师扼腕叹惜。  相似文献   

6.
正梅兰芳是著名京剧艺术大师。他对子女的教育注重心理和人格的塑造,梅兰芳子女中夭折较多,仅有梅宝琛、梅绍武、梅葆玥、梅葆玖长大成人。梅葆琛是工程师,梅绍武是翻译家,梅葆玥也进了梨园行,攻的是老生。最小的儿子梅葆玖,传承了父亲衣钵。梅兰芳根据子女的不同天赋秉性,为他们设计了成长成才的道路。子女们都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做出了成绩。独具特色的梅氏家教,给后人留下了一段值得思  相似文献   

7.
8月2日,梅葆玖大师逝世百日,北京京剧院及梅兰芳艺术基金会等四单位,假座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梅派经典剧目中的经典唱腔,以传统乐器伴奏与中国电影乐团大型交响音乐结合演唱,这当然并非首创,昔日的一些样板戏,大都引入交响音乐伴奏。但将传统剧目的优秀唱段,特别是像梅氏父子两代百年来的经典唱段,融入西洋交响乐中,这就不能说不是一个创举,这也是梅葆玖生前的强烈愿望。于今,他的单位--北京京剧院,在其院长李恩杰的策划下,联络一批领导和志士仁人,克服一切困难,推出了这样一台以一个旦角流派--梅派的在社会上经久传唱的新旧经典唱段的交响音乐会,以此来纪念和缅怀梅葆玖大师仙逝百日,可谓用心良苦,并获得圆满成功,既满足了葆玖大师介入交响音乐的心愿,又让更多的青年人步入京剧的圣洁殿堂。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2009,(10):66-66
10月北京的戏院是角儿们的天下,梅葆玖、李胜素、董圆圆亮相国家大剧院,张火丁的《锁麟囊》刚刚售票就所剩无几,不管是鸦片的梅派,还是吗啡的程派,戏迷轮番过瘾。  相似文献   

9.
宋国强 《北京纪事》2014,(12):42-45
采访舒健,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他现在的身份:梅葆玖的琴师;也不是他的出身:胡琴大家姜凤山的外孙,姜派琴艺的传人;更不是他的辉煌: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维也纳交响乐团、合唱团给他配器伴唱。  相似文献   

10.
梅葆玖先生遽然仙逝,犹如一声霹雳,震慑寰宇.不仅九州华夏,一片唏嘘;海外异域,也是悲从心来.可以说,凡有华人的地方无不同悲同憾,为中华文化艺术界的重大损失顿足捶胸!  相似文献   

11.
王彬 《新天地》2016,(6):48-48
2016年5月3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举行,他由于哮喘发作,支气管痉挛导致脑缺氧,深度昏迷去世。而同日恰是每年一度的世界哮喘日(每年5月第一个周二)。我们在缅怀一代京剧大师的同时,不禁要提出关于哮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宋冰华 《北京纪事》2014,(10):43-44
独占鳌头队员:张馨月、杜、詹磊、康静、王亦、郑潇、郭玮、方旭、王晓丽、张云、曹阳阳独占鳌头队长:杨少彭北京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对抗赛于6月8日至27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举行,以团体赛的形式进行,共演出24场。参赛演员为北京京剧院"青年领军",他们分为两组——马到成功队和独占鳌头队,每组12人,各演出12场。杨少彭因为在独占鳌头队资历比较深而被推选为队长,我们特地对他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3.
舒健:云中漫步
  采访舒健,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他现在的身份:梅葆玖的琴师;也不是他的出身:胡琴大家姜凤山的外孙,姜派琴艺的传人;更不是他的辉煌: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维也纳交响乐团、合唱团给他配器伴唱。  相似文献   

14.
韩旭 《北京纪事》2015,(12):50-54
2015年3月20日,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办、资助,北京京剧院承办的“梅派艺术青年人才培养基地”正式在北京京剧院挂牌成立。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派传人梅葆玖、杜近芳、李玉芙、王志怡悉数到场,他们将在梅派青培班今后的教学中倾囊相授。此外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勇,资深戏曲评论家教育家蔡体良、谭志湘、傅瑾等也亲临现场。  相似文献   

15.
追忆梅兰芳     
正梅兰芳先生给世界留下了无数可堪追忆的片段,今天我们要撷取的只是短短几个片段。从中,我们了解到梅兰芳先生作为一个大师的气度、修养与内涵。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独自珍藏的梅兰芳。梅葆玖(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之子):崇高情操的爱国者梅兰芳给我们这一代人的启示集中的一点在于,梅兰芳之所以在一百年前那个历史转折  相似文献   

16.
陈璐 《北京纪事》2016,(11):48-55
"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这首《梨花颂》自作为2003年轰动全国的京剧《大唐贵妃》的主题曲面世,在海内外就一直传唱不衰.清丽悠长的旋律,隽永优美的唱辞,凝结着梅葆玖先生一生继承、发扬梅派艺术的心血,展现了京剧艺术在新时代中焕发出的新生魅力.  相似文献   

17.
正在采访李红艳之前,我听说她是梅派传人、梅葆玖老师的得意弟子,因此专门找了资料,看了很多她表演的视频,竟发现其中有不少刀马旦的武戏——《梁红玉》《盗库银》《虹桥赠珠》……李红艳在台上气质大方,动作利索、准确到位,武功技艺稳健娴熟,让人不由得心生疑问:李红艳究竟走了一条怎样的艺术  相似文献   

18.
正记者:这次"双甲之约"赴港演出,您做了哪些工作?李宏图:香港是"双甲之约"走出内地的第一站。经过院领导和梅葆玖先生的考虑,一共策划了三出戏,分别是《四郎探母》《穆桂英挂帅》和《梅华香韵》。其中《梅华香韵》是梅派几折戏的经典荟萃。在这三出戏中,我演两个杨宗保和一个裴力士。经过这次演出,  相似文献   

19.
正梅兰芳(1894—1961),祖籍江苏泰州,中国近代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举世闻名的戏剧大师。他有三儿一女:梅葆琛,高级建筑工程师;梅绍武,著名翻译家;梅葆口(女),著名京剧老生;梅葆玖(在世),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团长。孙辈有三男孙三女孙、一男外孙:梅葆琛长子梅卫平,外企高级职员,次子梅卫华,中国工艺美术集团总公司经理,女儿梅卫文,北京梅兰芳纪念馆研究员;梅绍武儿子梅卫东,外  相似文献   

20.
韩旭 《北京纪事》2013,(7):42-44
尚伟:北京京剧院演员,生于1970年。出身于梨园世家,祖父与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是亲兄弟。丈夫高彤是北京京剧院老生演员。尚伟1981年考入北京戏曲学校,1988年毕业。在校期间受业于张玉英、贾世政、李慧芳、孙毓敏等老师。学习主演的剧目有《龙凤呈祥》《贵妃醉酒》《望江亭》《捧印》等。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京剧院工作至今。1996年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为师,潜心钻研梅派艺术。1998年考人中国戏曲学院,在校期间曾从师朱文相、赵景勃、陆兴才、李金鸿等先生,受益良多,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2002年9月考入第三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