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潘秀玲 《源流》2015,(1):18-18
12月17日,在2014年广东省老促会会长座谈会上,2013-2014年广东老区宣传工作40个先进集体及40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省老促会副会长李守进宣读了表彰决定。茂名市老促会等10个单位获"特别贡献奖";韶关市老促会等5个单位获"一等奖";清远市老促会等6个单位获"二等奖";汕头市老促会等9个单位获"三等奖";河源市...  相似文献   

2.
《老友》2007,(8)
几十年来,我一直不敢相信父母竟会相伴到老。父亲有着高涨的工作热情,整天奔波忙碌。从记事起,我们几个孩子就经常接连几天看不到父亲的踪影。每当向母亲问及父亲,她便会若无其事地回答说:"你爸爸单位又加班了。"  相似文献   

3.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这是从一处不足15平方米的简易平房里传出的声音,许多人被这首翻唱的《春天里》中朴实无华又略带的沧桑感所触动。视频一经上传网上,就红遍了各大视频网站,目前在人人网、优酷、豆瓣等大网站的论坛被疯狂"分享"。于是,一个新兴的组合也一夜跳入大众的视线,他们就是旭日阳刚。  相似文献   

4.
柳斌 《老友》2011,(3):18-19
我认为中小学生应当读点诗词,大学生应当读点诗词;青年人、老年人、我们大家都应当读点诗词。道理孔老夫子早就讲过了,"不学诗,无以言"。无以言,就是指不会讲话,或者话讲得没有文采,甚至指不能获得话语权。孔夫子又说:"言而不文,行而不远。"这就已经涉及到思想和文化传播的大问题,涉及到话语权问题。毛主席也把"语言无味,像个瘪三"列为党八股的八大罪状之一,加以声讨。  相似文献   

5.
爆笑     
《成才与就业》2011,(19):56-56
领甩饼今天单位通知去领甩饼,真奇怪。我领来一看,原来是月饼。我问:"这明明是月饼呀,怎么叫甩饼?"主管憨憨一笑,说:"月饼要交税,甩饼不交税,所以我们就用毛笔多画了一道,变成甩饼了……"  相似文献   

6.
老伴年轻时喜欢舞文弄墨,但由于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写。现在退休了,时间充裕了,就又把年轻时的写作爱好捡了起来,坐在家里当上了"作家"(其实是"坐家")。老伴自谓"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老伴当上"作家"后,我就成了他的专职秘书。每天早上,为老伴泡上一壶茶。家里来了客人,我一律让到客厅,并把书房和客厅的房门关严,以免影响老伴构思、写作。家里的两只画眉,整天叽叽喳喳的,我把它们请到阳台,免得"冲撞"了老伴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亲爱的儿子:刚刚打开你的爱机给你写这封信的时候,你设置的开机问候语真是吓了我一大跳,那低沉的一声"哈罗"让我忽然意识到,你已经是个大男孩了。真的,转眼间你已经16岁了,不再是那个像"附件"一样跟着我的小男孩,已经到了具有逆反心理的年龄,这就使得我们之间越来越无法"兼容","冲突"也越来越多。记得对我以前给你下达的命令,  相似文献   

8.
解放后我国采用了公历来纪年,同时也出现了一个新的词汇“年代”,用以表示10年制的单位。常用的80年代、90年代等等都是例子。现在很快就进入21世纪了,于是就出来了一个问题:2000-2009这10年怎么称呼才妥当?如果把老了惯再延伸一下,这10年就不能叫对世纪10年代,因为2010-2019年才叫10,年代,而应当把2000-2009这10年叫21世纪co年代。而这显然是个很别扭的称呼。看来要。为它另起个名字。那么下一个10年叫什么就成了现代汉语中的一个现实问题摆到我们的面前。本入建议把2O00-2009这10年称为ZI世纪初秩。这读起来顺口又快,而且…  相似文献   

9.
方捕头 《可乐》2011,(3):63-63
韩寒写了那么多书,本本畅销,但是办上《独唱团》,马上就阮囊羞涩。最近又有人整出个作家排行榜来,看上去郭敬明比韩寒会赚钱多了,这便引发了到底谁更成功的热议。韩寒在赛车界有个"韩老四"的绰号,郭敬明号称"小四儿"。"老四儿"在捞钱方面之所以不如"小四儿",主要有三个原因。  相似文献   

10.
那时,单位有个培训,集中大家到省城学习,我也在其中。就在那时,我认识了他。他比我大3岁,年纪轻轻就做了单位的领导,惹得我们这些同龄人很是羡慕。由于培训学校比较偏远,又实行的是封闭管理,我们除了听课、学习就是在宿舍里聊天,或玩扑克打发时间。我本就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于是一有空闲我就捧本书读读,自然很少和别人交流。  相似文献   

11.
致富树     
文玩核桃火了,树也就金贵了。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的秋天凉得比山下早一些,号称"华北第一树"的老李家的虎头核桃树又到了丰收的时候。这棵核桃树是老李家的全部经济来源,据保守估计,今年能卖40万左右。为了防止核桃被偷,老李架起了监控,院子里的大狼狗守护着这个院子,而院子外的核桃树也是它的"势力范围"。有4条这样的大狗虎视眈眈地坚守自己的岗位,  相似文献   

12.
沉年 《人生与伴侣》2014,(12):18-18
去朋友的单位找她办事,一位新来的女同事惊艳到了我:她非常年轻,穿着却非常精致,像个漂亮的瓷娃娃。后来我又去过几趟,每次都见瓷娃娃着装非同一般。可是后来,朋友向我抱怨说不知怎么挑衣服,我就建议她让瓷娃娃传授些秘籍。朋友忍不住笑道:"她呀,一会儿天仙,一会儿土老帽,一下楚楚动人,一下又乱七八糟,朱宜当导师。”  相似文献   

13.
老了老了,他们就这样成了时尚的潮爸辣妈,我的内心,骄傲在前,幸福在后。【声犹在耳,他们却老了】"常回家看看"被立法并正式生效那天,我像往常一样,下班后先回爸妈家吃饭。那天晚饭的话题当然也跟着这件事。爸妈的意见倒是相当开明,妈说:"现在年轻人的压力大,不是不想常回家看看,是时间精力不允许。”爸则说:“这事儿强求不来。你说,就算回来了,可是相处得不愉快,不是找不自在吗?再说,人老了,跟这社会脱节了,也就无趣了。  相似文献   

14.
陶继文 《老友》2011,(7):58-59
我认识的一位曾经温文尔雅的老翻译家,他晚年突然迷上了"捡破烂",以至家里堆满了来历不明的垃圾。如果你想要扔掉他的"收藏",他就会怒气冲天。另有报导说,重庆一名老年痴呆患者,老是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对家里人说:"又来客人了。"  相似文献   

15.
是通过劳动去改造80后的"小畜生",还是像对待老婆一样对待80后的"小畜生",这是个问题推门而入黄鸣办公室的时候,这个"老畜生"正在电脑前写博客,这是他当时最喜欢的消遣方式之一。一年前我说,我们两个"小畜生"来采访你这个"老畜生"吧?黄鸣不怒反乐,会意地一笑。"老畜生"和"小畜生"就分老、小坐下,围桌而言。我们敢对一个家产几十亿的老板大呼"老畜生",绝不是因为我们是他家亲戚。即使是亲戚,骂他"老畜生",不是也把自己绕上了?我的智商还没有到这种骂人不讨好的地步。  相似文献   

16.
《可乐》2006,(5)
一个人即便做乞丐,也要做得特立独行,要不然就会被别人遗忘。□□我上班有时骑自行车,有时打的。车到公司所在大楼门前,一定有一个面色安详的老乞丐健步上前为我拉开车门,然后向我摊开指甲修剪得十分整齐的双手。非常巧合的是,从我家到公司,一般打的就9元钱。于是我就顺手把找的那1元递给老乞丐。老乞丐接过钱,非常内行地看看是否假币,然后小心放进口袋。有一天堵车,刚好10元,没找零。老乞丐又向我伸出手,我抱歉地说,对不起,没零钱了。老乞丐认真地说,没关系,我可以找零给你。  相似文献   

17.
王海蛟 《中华魂》2012,(16):16-18
陈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从不失文人雅趣,既喜欢练习书法,又好听苏州评弹。他被评弹界亲切地称为"老听客"、"评弹艺术的伟大知音"。苏州评弹发源于苏州地区,有说、噱、弹、唱等艺术手段,刻画人物细腻生动,唱腔委婉动听,广泛流行于江苏、浙江、上海一带,是江南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说唱艺术。出生和成长于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的陈云对此情有独钟。谈起对苏州评弹的特殊感情,陈云曾经回忆到,"我十岁前就听书,在我们家乡,先是跟我舅舅去听,  相似文献   

18.
爆笑     
《成才与就业》2011,(20):53-53
打饭 那天中午到学校饭堂打饭,排在我前面的同学对厨师说:"给我一份那个茄子。"厨师:"那是土豆条。""啊,那不要了,打那个冬瓜吧。"厨师:"那是……萝卜。""这是冬瓜的话那又是什么?"厨师:"那是豆腐。""那还是来个土豆丝吧。你们怎么又做土豆条又做土豆丝呢?"站在她后面的我看着她指着的豆芽菜,差点哭了。  相似文献   

19.
霍俊其 《山西老年》2013,(10):37-37
"难老泉"是晋水的主要源头,晋水两岸,黄河之滨,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自然又会让人联想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勤劳勇敢的人民,源远流长的文化,像永不停流的"难老泉",永远是活泼的,青春常在的!江山不老,人民不老,民族精神不老!  相似文献   

20.
吴保善 《老友》2011,(6):24-24
我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在随父亲和继母一起生活的日子里,有时心情不愉快,我就会去我哥哥那里住些日子。哥哥同院有一个叫陈玉枝的姑娘,年龄和我差不多,我俩玩得很好。记得是1951年元月份,我又去哥哥家里。嫂子告诉我,陈玉枝参加了工作,在银行上班。我们说话的时候,陈玉枝下班回来了。一见到她,我就说:"祝贺你参加了革命工作!"陈马上说:"你怎么不参加呀?我是报考郑州行政干部学校后被分配到银行工作的。"接着她又讲:"郑州行政干校马上又要招生了,你去报考吧!"听后,我先是高兴,但马上又觉得灰心。因为我已弃学多年,肚子里空空的,拿什么去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