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田 《北京纪事》2013,(1):93-94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姑娘请女婿,小外甥你也去。"这首流传了近一个世纪的歌谣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至今仍有不少耄耋老人能完整背咏出来,而我也清晰地记得小时候与小伙伴们,边说着歌谣边手拉着手的情景。像这种耳熟能详的歌谣在北京地区还曾流传过许多。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保存下来的却是越来越少,在这些已经或将要消失的歌谣中,记录的不仅仅是岁月流淌过的痕迹,还有那些只属于北京特有的风俗文化。歌谣是民歌、民谣、儿歌、  相似文献   

2.
王陌 《社区》2005,(21):58-59
我对电影最深刻、最温馨的记忆大都来自北京西城区西四附近的那几家电影院。当年的西四算得上北京西城区很繁华、很热闹的所在。那里有百货商场、菜市场、小吃店、邮局,还有新华书店。最为重要的是,那么一块小小的弹丸之地却集中了三家电影院,为西四这片商业街平添了几许浪漫、清雅的文化气息。胜利电影院坐落在十字路口东边,光听名字就让人感受到它的大家风度、宏伟气派;红楼影院位于西四丁字路口,造寸服装店的后面。它的外墙是红色的,入口处显得陈旧狭小,可是那未经雕饰的门脸总使人联想起它经历的沧桑,追忆它往日的辉煌。在马路西边一条…  相似文献   

3.
北京的有轨电车满打满算也就三十几年的历史,但是它在老北京人的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至今老人们说起电车来仍津津有味。当年北京人管有轨电车叫diangdiang车,这个叫法是北京人的专利,民国的期许多大城市都有有轨电车,唯独北京人给他取了一个这么形象的名字,而且一叫就是几十年,至今老人们说起来仍然这么称呼它。这种有轨电车行进中没有喇叭,没有汽笛,司机不停地踩踏脚铃,以警示行人和其他车辆。脚铃是铜质材料制作的,外形好像两个大饭碗扣在一起,声音清脆洪亮。尤其是老司机,他们能踩踏出有节奏的diangdiang声,所以说老北京的diangdiang车是因其声响而得名的。  相似文献   

4.
侯建中 《北京纪事》2013,(4):110-112
中国有一句成语“温故知新”。说的是了解过去的事情有助于知道如今的新事物——比方说“房东”这个东西。实际上“房东”不是东西,而是一种人,一种以出租房屋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老北京人形象地称呼他们“吃瓦片的”。  相似文献   

5.
张久英 《北京纪事》2011,(3):109-111
知道住在棺材铺的旧址,却不知道棺材铺的字号。52岁的邢其良在原宣武区米市胡同37号已经住了50年。他说:“这里以前确实是棺材铺,不过解放前就已经成了民居。”  相似文献   

6.
百花深处:曾称“花局胡同” “我留下许多情,不敢在午夜问路,怕走到了百花深处”,这是当下很多年轻人喜欢的一首歌《北京一夜》,歌里提到的“百花深处”,其实是北京真实存在的一条胡同。  相似文献   

7.
林语堂 《社区》2014,(2):32-32
对北京的第一印象是它的气候。冬季,天蓝得让人无法置信,阳光灿烂,却又干燥寒冷;夏季,雨水充足,凉爽。其次是鳞次栉比、蔚然壮观的建筑群。再次就是在传统习俗影响下的北京人所独具的幽默感、耐性和彬彬有礼。天空澄澈,令人心旷神怡。殿阁错落,飞檐宇脊纵横。黄包车夫们滔滔不绝地说着笑话,幸灾乐祸地拿人开心。宽厚作为北京的品格,融于其建筑风格及北京人的性情之中。  相似文献   

8.
杨旭 《社区》2014,(17):30-30
北京人爱喝茶。串门的一项重要礼节就是——沏茶,北京人也叫“沏水”。先放茶叶后放水叫“沏”,先放水后放茶为“泡”。其实北京人是爱好喝茶,而非乐于品茶。大碗儿、大口,咕咚咕咚的灌——尤其爱喝酽茶的,最爱“大把儿缸子”。过去还有人熬茶:先把茶沏上喝几遍,然后兑水倒进砂壶里大火熬,味浓色重。北京的茶具最讲究也不过是在茶叶罐、大盖碗儿、茶杯、大小茶壶上下点儿工夫。茶壶以小为贵,多为细瓷。  相似文献   

9.
那年月北京城的商业店铺,有的在门口悬挂年代久远的行业招幌,有的在门窗上撰写商业内容,有的商铺则雇佣西洋乐队大肆宣传赔本甩卖,有的商业店铺不惜花钱利用电台广播节目的间隙传播商业广告。这在当时可是最流行、效果最好的宣传方法。因为那时电台广播是人们唯一的消遣娱乐的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10.
侯建中 《北京纪事》2013,(5):108-109
有文人的地方必定得有书,北京的书店和文玩业便跟着兴隆起来。到了大清国.乾隆皇帝要编(《四库全书》,编纂的官员们要到书店去搜集各类古籍;进京赶考的举子,来往京城的官员,文人墨客也要购买书籍。琉璃厂、隆福寺的古旧书业便应运而生,成了北京城文化的一大特征。  相似文献   

11.
董夏青青 《社区》2008,(29):10-10
想了解北京清末民初的平民生活,老舍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 老舍笔下的北京只是他眼里的北京:街头巷尾蹲着拉车的人,各种做小买卖的人瞅着来往的路人,妓女、杂耍艺人、巡警、商铺老板、大杂院里的老头、妇女和孩子,都挤在老舍笔下的一页页纸里瑟瑟发抖。  相似文献   

12.
董梦知 《北京纪事》2014,(9):104-104
茶酒馆是既卖茶又卖酒的茶馆,规模不大。论卖茶比不上一般茶馆,论卖酒比不上“大酒缸”。它只是在卖茶之外,在柜台上摆上两个酒坛,兼卖烧酒和黄酒而已。更有意思的是它只卖酒不卖酒菜。如果要下酒菜呢?都在门外小摊上摆着呢。你看,羊头肉、剔骨肉、熏鱼、杂碎、花生仁、炸丸子等任你挑选。这一类茶馆一看就知道是大众化的平民茶馆,主要是供人们在此喝茶聊天。三五好友聊得尽兴不想走了,这位在柜台上打上几两酒,那二位赶紧到门外买些下酒菜来,于是边吃边喝又能聊上大半天。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电影《城南旧事》和小说《城南旧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老北京影像。老北京的人情味和空院子、老巷子、旧房子、小园子等文化元素都是1920年代帝都北京的真实记录。林海音的怀乡文学以“女性”主义的视角书写,从儿童的眼睛观察成人世界,打开了一扇“真实”世界的窗口。《城南旧事》小中见大,书写“大时代”的“小人物”返乡故事,折射了中国大陆巨变时代的政治风云。作者以自身人生时空变迁对北京古城进行想象性的文学描摹和文化景观的地理投射,影视叙述文本被重构为一个遥远的可望不可即的“乡土梦”。  相似文献   

14.
侯建中 《北京纪事》2013,(2):107-111
说起洋车并不是现如今什刹海“胡同游”拉着老外串胡同的三轮车,而是19世纪末从日本引进的用人力拖拉的双轮客运车,因此也叫东洋车。最先引进的是上海,当时的东洋车车身很高,木头车轮包铁皮,走起路来哐啷哐啷响,颠得厉害,坐着很不舒服,一般人都不愿问津。  相似文献   

15.
做惯了皇城子民的老北京人,身上带着一股子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玩事不恭、油腔滑调的“痞气”,正因如此,他们才被外乡人称为爷——北京大爷。但北京人也是最讲礼数,宽容厚道、幽默风趣的,在北京人居住的宅院门上多刻着“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门联,而这些优点也充分地体现在歌谣当中。如这首:“人家赶集我也赶集,人家骑马我骑驴,回头看见推车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俗话说“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这首歌谣正是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阐明了“和为贵,忍为高”这个儒家学派最基本的道理。  相似文献   

16.
正违建——记忆中这词儿从来就没像当下这么火过,随着三环路旁某高档小区楼顶颇为雷人的多功能花果山被媒体曝光,违建现象一下子成为了出镜率最高的热点词汇。想想这所谓的违建,不就是老百姓口中的私搭乱建吗?其实这词儿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尤其是对于从古至今人丁兴旺的北京城,违建似乎从未离开过这  相似文献   

17.
候建中 《北京纪事》2013,(6):110-112
说起“打鼓儿的”,《残冬京华图》里随处可见。不仅是因为过去旧社会北京城里操这种行业的人数众多,就如同当今满大街的“收废品的”;还因为那年头家里穷,三天两头和“打鼓儿的”打交道,卖一些旧物件疗穷救急。因此对“打鼓儿的”印象特别深。那年头“打鼓儿的”与现如今“收废品的”有相似之处,都是收购废旧物件。不同之处在于,“收废品的”以收购可再生利用的废旧物资为主,兼收旧家具、旧电器。  相似文献   

18.
正他是中国播音界泰斗级艺术家,他拒绝重金广告费毫不含糊;顶着烈日到车站接送前来求教的小粉丝;他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在天津工作半个多世纪,爱北京的心80年不动摇;他是位诗意的先生,与自己的学生经过6年恋爱牵手婚姻,在当年谈恋爱的公园旁买下一处楼房,每天都能看见初恋的风景……著名演播艺术家、老北京人关山,向我们演播:60余年播音生涯,事业和家庭故事……  相似文献   

19.
当前,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突出问题。青少年犯罪有其主、客观原因,我们教育界应当把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针对青少年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时代特点进行法律教育,帮助其确立公民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犯罪是世界大多数国家面临的严峻问题。社区对预防青少年犯罪有着重要的特殊优势,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其生存的优良环境。为了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发挥社区功能,应整合社会资源,净化社会环境,形成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社会联动机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社区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