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达尔文 《社区》2010,(5):50-50
我8岁那年,被送进一所日校读书。这时,我对博物学.特别是对采集的嗜好大大地发展了。我试着为植物定名,并且采集各种各样的东西,如贝类、印记、书信上的印章、钱币和矿物。可以引导人成为分类的自然科学家的这种收集欲望,在我很是强烈,而这种欲望显然是生来就有的,我的兄弟姐妹没有一个人曾经有过这种嗜好。  相似文献   

2.
1.如果有人愿对你好,就别折腾,好好过吧,世上没十全十美的人,一个人能对你好就已很难得.如果有人从最穷时跟着你,就别贪心了,无论发达成什么样,都守着人家过吧.我们经历过的人再多,最后能陪在你病床前的也只有一个.人生到老方知唯一.不折腾,不贪心,才是一辈子. 2.太过美好的东西从来都不适合经历,因为一旦经历便无法遗忘;太过年少的爱情从来都不适合追求,因为我们都还走在成长的旅途中.一场美丽的相遇,一场绚丽的开放已是开至尽头的荼靡.有些人,只能离开;有些东西,只能放弃;有些记忆,只能埋于心底;有些过去,只能选择遗忘.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有如一个巨大的球,每个人都想按自己的主观意愿左右它,结果,它曲折地移动了,留下的轨迹便构成了历史。“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里面的。”这种意愿,便是人的欲望冲动。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欲望冲动,只不过有层次的高低和强弱之分,如无外部诱因或控制过当,它往往具有潜在性。当欲望还处在狭隘、低级、盲目的阶段时,这种动力往往带来各种罪恶、痛苦和破坏性。因此,它既是万恶的发端点,又是推动社会前进的  相似文献   

4.
给予     
……给予最重要的意义并不在于物质方面,而尤其在于人性方面。一个人能给予另一个人什么东西呢?他把自己的一切给予别人,把自己已有的最珍贵的东西给予别人,把自己的生命给予别人,这不一定意味着他为别人牺牲自己的生命,指的是他把自己身上存在的东西给予别人,把自己的快乐、兴趣、同情心、谅解、知识、幽默、忧愁——把自己身上存在的所有东西——表情和表现给予别人。在他把自己的生命给予别人的时候,他也增加了别人的生命价值,丰富了别人的生活。通过提高自己的生存感,也会提高别人的生存感。他不是为了接纳才给予。给予本身就是一种强烈…  相似文献   

5.
康德把审美判断的特征从"质"的契机上界定为"无利害关系的自由愉快",其用意在于借助审美来抵制人的思想行为受"欲望"所支配,从而使人具有自己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表明审美乃是"作为一个人的人"所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需求。但这一思想从王国维把"美学"介绍到我国的那一天开始,就遭到我国美学界的曲解和误解,以致对"需要"与"欲望"不加区分、把"需要"也当作"欲望"来加以否定,从而造成我国现代美学研究领域的所谓"人生艺术化"而实际上却是与现实人生分离的一种高蹈的理论。由此,在区分"需要"与"欲望"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可以看到美与"作为一个人的人"的生存活动的不可分离性,即美是人的生存的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6.
近日听闻,有位领导干部为自己定了“慎言所好”的“三不谈”规矩,即:“下基层时不谈个人嗜好,外单位需要自己帮助时不谈个人嗜好,为群众解决困难时不谈个人嗜好。”他认为,在这些情况下谈个人嗜好,容易被误认为是需要好处的一种暗示,从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相似文献   

7.
微博汇     
《人生与伴侣》2014,(2):53-53
微哲 @星探蓝叔叔 如果你不爱一个人,请放手,好让别人有机会爱他。如果你爱的人放弃了你,请放开自己,好让自己有机会爱别人。有的东西你再喜欢也不会属于你的,有的东西你再留恋也注定要放弃的,爱是人生中一首永远也唱不完的歌。人一生中也许会经历许多种爱,但千万别让爱成为一种伤害。  相似文献   

8.
草原上的星光,雨一样湿将我的目光拉得幽长,散落在无边的夜你逃跑的隐处我看见自己的身影,像一个忘记时间的漏斗滴落经年的痛零下八十度的风,一个劲地拍打耳畔声音,永远是没有可能脸颊有潮湿的东西,成河我知道是天上的云,由白变作了黑其实,我并不贪心只想轻唤你一声乳名看你,清  相似文献   

9.
荀子秉承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礼义"之治,在社会控制方面,他相信人的力量,荀子希望君主能够治民以"礼义"而不单单是严刑峻法,当然荀子并不反对"礼治"之下的刑罚,他认为这是对于"礼治"的有益补充,社会控制是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社会控制划分为的硬控制和软控制.荀子思想是软控制与硬控制的有益结合,是德治与法治的统一.最终达到"一种"至平"社会.他肯定了人的欲望的合理存在,通过社会分层与社会分工去限定人们欲望的合理水平,在礼义的规范之下达成自己的欲望,荀子的社会控制思想是极其务实的和积极的.  相似文献   

10.
寇占文 《今日南国》2007,(10):71-71
平生第一次检查身体,便被医生上了一堂课:“人身体上的许多疾病,都是人的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初闻并不以为然,细品才恍然大悟。的确,自己才是健康的敌人。人在生活中有许多不良的嗜好,正是这些嗜好糟蹋了自己的身体,年轻时放肆透支,到老了秋后算账。所谓不良嗜好,犹以懒、占、贪、馋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11.
人性异化是现代西方悲剧之源。残酷是生命的本质。当一个人面临死亡或生存危机的时候,往往会从一切社会与道德的约束中挣脱出来而变得真实,会把隐藏在心底的罪恶、残忍、报复、欲望等都发泄出来。这可以在阿瑟·米勒的《萨勒姆的女巫》和尤金·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里得到印证。问题是面对生存危机,不要在自身以外寻求希望,错误地采取一种消极的逃避态度和梦幻态度,一如田纳西·威廉斯笔下的布兰琪那样。一个人最终必须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要学会自救,真正至上的是我们人类自身。  相似文献   

12.
有些哲学家赞同康德的观点,认为人可能情愿做x,而不愿做y,即使x不如y。作为一位道德哲学家的苏格拉底的名望,在很大程度上即建立在他对那一观点的驳斥上。苏格拉底否认道德弱点,他认为,任何一个相信做y而不是做x对自己更有益的人,都不可能为被某种欲望或任何其他东西所打动而改做x。由于在这里是理智决定愿望,所以我称这种观点为道德理智主义。这样,  相似文献   

13.
“责任理性”是暗藏于韦伯命题中的一个核心观念.它是人独立自主地认识自己行为后果并为自己行为承担责任的一种道德实践能力,是一种能化责任为信念,以激情、欲望为动力,以理性思考的判断力作保证的道德实践理性,一种责任伦理与信念伦理相互结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互支撑、理性与情感相互亲和的现代理性.  相似文献   

14.
目前,社会中有少部分人,特别是青年人对共产主义制度的实现的可能性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幻想”,认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无疑是诱人的,然而却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人总是为了获得某些东西才去劳动,才去创造,而得到这些东西后,新的需要又产生了,这新的需要又促使人去作新的创造,即所谓“人的欲望是永远无止境的”,概括地说:欲望(需要)→动机→行动→欲望满足→新的欲望→新的动→……如此循环往  相似文献   

15.
为了能使自己经常保持一种宁静泰然的心境,一个人的精神寄托是很需要的。所谓寄托,完全是属于你私人灵魂深处的东西,它不一定有广泛的意义,不一定有所谓积极的目的,它只是你精神上的一片私人的园地,是你灵魂的一个小小避风港,是你躲避世俗牵绊的堡垒,是你可以在那里找到自己,和自己心灵恳谈的一个秘密花园。 会生活的人,一定懂得如何给自己安排这样一片不  相似文献   

16.
人生一世,最大的意义莫过于实现人的创值,也就是要多为社会做贡献,以满足社会、他人的需要。然而,人同时又是一个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充满了欲望的生物体,不时勃发着生命的冲动。于是,有人认为,作为感性存在萨欲望只会有碍于人的价值实现。其实不然,通过对欲望及其与人的价值实现的关系的分析我们将会看到欲望对人的价值实现是具有私极价值的。一所谓欲望,就是指当生命有机体处于缺乏状态时,对能够满足自身需要的客观存在产生的一种倾向性的心理状态。虽然人的欲望与动物的欲望存在着根本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丝毫掩盖不了由其自然…  相似文献   

17.
朋友四型     
一个人命里不见得有太太或丈夫,但绝对不可没有朋友。即使是荒岛上的鲁滨逊,也不免需要一个礼拜五。一个人不能选择父母,但是除了鲁滨逊之外,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照说选来的东西,应该符合自己的理想才对,但是事实又不尽然。你选别人,别人也选你。被选,是一种荣誉,但不一定是一件乐事。来按你门铃的人很多,岂能人人都令你喜出望外呢?大致说来,按铃的人可以分为下列四型:  相似文献   

18.
旅游是一种需要多方斡旋和高度协调的活动,文化中介是最重要的旅游代理。在西非科特迪瓦旅游艺术市场,身为职业文化中介的非洲商人通过洞察西方人的古董嗜好和购买标准,借助自己的社会关系和知识,调控旅游艺术品,构建原真性,成功进行交易。  相似文献   

19.
终极武器     
《阅读与作文》2007,(9):64-64
人都希望自己出人头地,最有效的一条路就是制造一种以前没有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有所在乎     
失去前的难舍,离别时的凄怆,放手刹那的痛惜……皆因太过在乎。在乎是一个散发着人性光芒的词。它奠基于记住,但高于记住。一个人不会在乎他所遇到的一切。被人在乎,不管是人、是物,还是事,那是一件荣光的事情。那意味着,被在乎的东西在一个人心中最温暖的一隅拥有自己的地盘,以一种诗意的方式存在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