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辩证法既相互联系,又各具特色.毛泽东强调矛盾的斗争性,而邓小平则更强调矛盾的同一性;毛泽东重视矛盾双方的不平衡,而邓小平更注重矛盾双方的平衡.毛泽东和邓小平一生都注意照辩证法办事,但毛泽东晚年仍坚持斗争哲学;邓小平则成功实现了由斗争哲学向"建设哲学"的伟大转变.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篇章,并在实践和理论上发展了辩证法,推进了辩证法,创造了"生活和历史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辩证法既相互联系,又各具特色。毛泽东强调矛盾的斗争性, 而邓小平则更强调矛盾的同一性;毛泽东重视矛盾双方的不平衡,而邓小平更注重矛盾双方 的 平衡。毛泽东和邓小平一生都注意照辩证法办事,但毛泽东晚年仍坚持斗争哲学;邓小 平则成功实现了由斗争哲学向“建设哲学”的伟大转变。邓小平开创了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篇章,并在实践和理论上发展了辩证法,推进了辩证法,创 造了“生活和历史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稳定观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稳定观包含一个重要的哲学原理,就是如何看待矛盾的统一、同一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发展的作用。邓小平提出了一个观点: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在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中才能前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任何矛盾的解决都必须服从安定团结的大局。邓小平的稳定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指导思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邓小平辩证稳定观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辩证法的研究,始终以认识、掌握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及其运动特点为中心,以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中国的各种具体矛盾为任务,从而达到促进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的目的。把理论和实践、探索和运用结合起来,是他研究社会主义辩证法的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思想是把社会主义社会看成为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毛泽东的社会辩证发展观主要包括:(1)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发展过程。社会主义是在矛盾的正确解决中前进的。社会矛盾运动和矛盾的正确解决,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2)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具有长期性。一个矛盾解决了,将会导致另一个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正是社会矛盾的这种连续性和长期性,构成丁社会主义长期的辩证发展过程。(3)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从总体上说是非  相似文献   

6.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从毛泽东到邓小平马中柱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依据,研究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对这一理论深入开拓的曲折发展过程,在今天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毛泽东深入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矛...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命运始终同中国共产党的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从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在各自特定的时代条件下,在解决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的过程中,通过哲学创新,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而又一脉相承的理论成果,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断推向前进。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哲学思想和江泽民哲学思想,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不同阶段。一、毛泽东哲学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正确道路五四运动前后发生的新文化运动,为新思想的传播扫清了障碍,各种挂…  相似文献   

8.
贯穿《邓小平文选》的主线是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其中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邓小平同志的一个重要贡献。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前进的我们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矛盾的不断产生和不断解决中前进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①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思想是把社会主义社会看成为一种辩证发展的过程,主张社会主义不能静止不变,必须在改革中前进。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改革观,以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运动规律的深入揭示为出发点和根本依据,生动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和方法论,因而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改革,具有深刻的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五七年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提法比较好,并且说:“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邓小平文选》第168页)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或者说,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应该具体表述为什么,这是在全国第二次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问题学术讨论会上争论比较热烈的一个问题。与会同志提出了十多种不同的具体表述。(参见本刊一九八五年第四期)现在,我们摘要刊出四种有代表性的看法,以供读者参阅。此外,房良钧同志提出“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请参阅一九八五年三月五日《天津日报》有关文章。汪向东同志提出“社会生产力同经济体制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请参阅广东《现代哲学》杂志一九八五年创刊号。  相似文献   

11.
王戎 《理论界》2006,3(12):28-29
本文从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措施以及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关系等方面分析比较了毛泽东、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毛泽东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开创者,邓小平在此基础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二者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根据中国社会改革实践的进程,相继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以生产力为根本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原理,推动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在思想认识上,使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回到了生产力标准原则上;在理论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实践上,提出了改革所有制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相似文献   

14.
坚持邓小平实践观把改革事业推向前进田其治邓小平实践观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实践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真学习和掌握邓小平实践观,对于推动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  相似文献   

15.
人才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至关重要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对此倾心关注。1985年3月7日,他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以坦诚的态度强调说:“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并告诫各级领导:“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这同毛泽东同志对知识分子的一贯立场是完全一致的。毛泽东同志早在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国的艰巨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尽可能多的知识分子为它服务。”也是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16.
<正> “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该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恩格斯的这一论断已经为当代社会主义实践所证明,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改革始终是和它相伴存在的,通过改革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是各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历史任务。因此,系统地阐发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观,根据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指明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一系列理论原则,具有重大意义。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性质和特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其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由于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全社会的根本利益已经一致起来,所以,社会矛盾的解决无须通过激烈的阶级对抗和冲突,而通过人们有计划的改革就能够实现,所谓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就是在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通过人们自觉的活动,使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通过非爆发的方式得到解决。从破除陈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  相似文献   

17.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历史文献。它科学地总结了建国三十二年来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为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其中有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论述,则为今后各项工作确定了中心。《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社会  相似文献   

18.
关于社会主义的社会矛盾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讲过 ,列宁只有初步的认识 ,斯大林的认识基本上是错误的。建立系统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 ,毛泽东是第一人。他把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升华到新的理论高度 ,为我们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石。邓小平继承和坚持了毛泽东正确的方面 ,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创造了更能反映社会现实 ,更有利于指导社会实践的理论 ,使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更加系统、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虽然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但相关的理论探讨则从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就已开始。毛泽东面对国内外的机遇和挑战 ,从探索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要求出发 ,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为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提供了哲学基础。文中对社会主义矛盾的分析 ,为改革理论的形成提供了诸多宝贵的启示。当然 ,由于历史的各种原因 ,文章没能探讨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人民内部矛盾的经济利益基础以及社会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的关系 ,从而没有导致社会主义改革的直接发轫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近代以来的社会主义追求是与现代化联系在一起的.从康有为的大同、小康论到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再到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追求,都曾经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现代性与鸟托邦的困惑,并力图消除二者之间的矛盾.邓小平的小康社会论为解决这种矛盾确定了现实根据,科学发展观则实现了对这种矛盾的历史性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