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文化主体承担者的角度看,文化是主体对客体的注意和理解的过程、结果及其外在表现形态;大学文化是大学文化主体对大学文化客体的注意和理解的过程、结果及其表现形态。大学文化主体有自己文化的特殊客体,大学文化主体的不当关注会导致文化客体的"缺位"或"错位"。大学文化是学术性与育人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独立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质量度"的统一体。从"质"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培育和谐理念的过程,也是推进文化和谐发展的过程。从"量"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包括了物质形态文化建设、行为形态文化建设、精神形态文化建设三个方面。从"度"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文化建设。具体来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目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文化建设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需要把"质量度"紧密结合起来,协调好三者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3.
大学"课桌文化"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课桌文化"作为大学的一种亚文化形态由来以久."课桌文化"是展示、了解和研究大学生心灵的一扇窗口.本文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对"课桌文化"的认识和态度、大学"课桌文化"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提出应主要在加强公德教育、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抓好课堂教学与管理等方面对"课桌文化"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4.
氛围·制度·品牌——大学文化育人的三维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氛围"到"制度"再到"品牌",是大学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特征.大学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以氛围营造为基础、以制度建构为导向、以品牌塑造为手段的动态三维结构.文化是大学氛围、制度与品牌的共同内核,是大学生存发展变迁的主线.大学文化与大学氛围、大学文化与大学制度、大学文化与大学品牌相互关系的历史和现实状况表明,大学发展的最终依据是文化传承、文化变迁与文化创新,因而就文化机构而言,大学发展的最理想形态是"文化有机体"的生命存在.弘扬中华文化传统,启发学术文化自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建设文化校园,实施文化育人,是中国现代大学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当代中国大学文化正面临着多重的挑战和考验。如何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正确认识和处理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困惑与问题,创造性地构建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鉴于此,我校邀请几位专家以"当代中国大学文化建设"为主题进行了座谈,就当代中国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实然"与"应然"、"定位"与"使命"、存在的问题与建设的路径、大学文化的性质以及以策划来统领大学文化建设的整体工作和构建富有特色的大学激励文化等,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深度解读。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当代中国大学文化正面临着多重的挑战和考验。如何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正确认识和处理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困惑与问题,创造性地构建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鉴于此,我校邀请几位专家以"当代中国大学文化建设"为主题进行了座谈,就当代中国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实然"与"应然"、"定位"与"使命"、存在的问题与建设的路径、大学文化的性质以及以策划来统领大学文化建设的整体工作和构建富有特色的大学激励文化等,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深度解读。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当代中国大学文化正面临着多重的挑战和考验。如何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正确认识和处理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困惑与问题,创造性地构建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鉴于此,我校邀请几位专家以"当代中国大学文化建设"为主题进行了座谈,就当代中国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实然"与"应然"、"定位"与"使命"、存在的问题与建设的路径、大学文化的性质以及以策划来统领大学文化建设的整体工作和构建富有特色的大学激励文化等,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深度解读。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当代中国大学文化正面临着多重的挑战和考验。如何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正确认识和处理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困惑与问题,创造性地构建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鉴于此,我校邀请几位专家以"当代中国大学文化建设"为主题进行了座谈,就当代中国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实然"与"应然"、"定位"与"使命"、存在的问题与建设的路径、大学文化的性质以及以策划来统领大学文化建设的整体工作和构建富有特色的大学激励文化等,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深度解读。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当代中国大学文化正面临着多重的挑战和考验。如何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正确认识和处理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困惑与问题,创造性地构建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鉴于此,我校邀请几位专家以"当代中国大学文化建设"为主题进行了座谈,就当代中国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实然"与"应然"、"定位"与"使命"、存在的问题与建设的路径、大学文化的性质以及以策划来统领大学文化建设的整体工作和构建富有特色的大学激励文化等,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深度解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当代中国大学文化正面临着多重的挑战和考验。如何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正确认识和处理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困惑与问题,创造性地构建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鉴于此,我校邀请几位专家以"当代中国大学文化建设"为主题进行了座谈,就当代中国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实然"与"应然"、"定位"与"使命"、存在的问题与建设的路径、大学文化的性质以及以策划来统领大学文化建设的整体工作和构建富有特色的大学激励文化等,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深度解读。  相似文献   

11.
文化的发展是有方向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和标准。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民族传统文化在旅游利用与保护传承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从民族村寨传统文化利用与保护预警的角度进行研究是防止传统文化在旅游利用中偏离科学发展轨道和进行优化调控的重要途径。考虑到民族村寨所处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旅游发展的重要性等因素,构建了预警指标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民族村寨传统文化利用与保护的预警系统,通过选择典型的民族村寨,对其旅游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的实际进行深入调研,得到样本数据进行验证,从而得出民族村寨传统文化利用与保护预警系统的具体应用效果,力求为民族村寨传统文化科学利用与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三极世界文化差异(上)——筷子、手指和刀叉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筷子、手指和刀叉作为三种餐具,与思维方式有着互为因果的关系.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代表不同的思维方式.筷子文化圈属于陆地农业文化,是合一自然派,在思维方式方面,综合思维突出,注重人文精神和价值理性,重视人际关系,德治突出,是群体社会、宗族一宗法社会.手指文化圈属于山地沙漠文化,是亲证自然派,在思维方式方面,表现为辨证思维突出,重视宗教,注重教法,宗教精神和信仰理性突出,重视种姓家族,是种姓家族社会.刀叉文化圈属于分割自然派,是海洋工商文化,在思维方式方面,分析思维突出,科学精神和工具理性发达,重视个体,宣扬自由、民主、人权,是契约社会.从现在来看将来的文化发展,三派的单一发展都不利于整个人类.最终应该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东方的综合思维方式、辨证思维方式和西方的分析的思维方式结合,即人文精神、宗教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是最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14.
筷子、手指和刀叉作为三种餐具,与思维方式有着互为因果的关系。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代表不同的思维方式。筷子文化圈属于陆地农业文化,是合一自然派,在思维方式方面,综合思维突出,注重人文精神和价值理性,重视人际关系,德治突出,是群体社会、宗族-宗法社会。手指文化圈属于山地沙漠文化,是亲证自然派,在思维方式方面,表现为辨证思维突出,重视宗教,注重教法,宗教精神和信仰理性突出,重视种姓家族,是种姓家族社会。刀叉文化圈属于分割自然派,是海洋工商文化,在思维方式方面,分析思维突出,科学精神和工具理性发达,重视个体,宣扬自由、民主、人权,是契约社会。从现在来看将来的文化发展,三派的单一发展都不利于整个人类。最终应该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东方的综合思维方式、辨证思维方式和西方的分析的思维方式结合,即人文精神、宗教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是最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15.
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本身作为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本身不存在天然的鸿沟或界限,二者的真诚对话与融合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科学精神的内涵是求真、务实、创新、开放和批判,人文精神的内涵是以人为本,二者具有统一性。本文在此观点的基础上指出,21世纪的中国科技社会正开启全面的转型,基于两种文化的融合或会通的基础上,科学精神的构建更应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6.
西方科学文化有两个重要的根源:一是古希腊文化中蕴含的逻各斯;二是古罗马文化中蕴含的努斯。前者对科学文化的影响主要在形而上层面:它孕育了信奉自然世界理性秩序和规律的本体信念,肯定了人类凭借知识和智慧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的人生理想,为人类运用语言进行自由开放的思想交流做出了本体论的辩护,从而给科学文化以"仰望天空"的精神品格;后者对科学文化的影响主要在形而下层面:它肯定了知觉经验在人类心灵和精神生活中的地位,凸显了改造世界的实践理性,确立了理性合作的社会责任感和共同体意识,从而给科学文化以"脚踏实地"的精神品格。正是这两种精神品格的交融,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西方科学文化。逻各斯与努斯是理解西方科学文化的两个原点。  相似文献   

17.
文化走出去战略,首先是文化内在质量和蕴含的提升,必须在既有民族传统的基础上体现出时代特征,产生出有值得走出去的优秀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次是实现文化思想和文化产品的传播流转,必须找准能够促使文化走出去的渠道;再次,是要在科学认知和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形成先进的文化管理制度,从而保证文化和文化产品在创新创造、传播流转过程中的成本最低、运行顺畅。  相似文献   

18.
对古代周易筮法应给予科学的剖析和评估,其中虽有巫术和迷信成分,但仍具有某些科学因素。运用控制论、系统科学、人工智能和逻辑的理论对之给出一种科学的、认知的和逻辑的假设性解释。这一古代的蓍筮法可视为由卦象变换、卦爻辞、现实背景知识三个子系统等构成的复杂大系统之演化过程。其应验率与子系统间的匹配协同程度相关。在逻辑上,这与基于"类推旁通"的综合概然推理相关。可见我们务必重视中国古代文化中周易逻辑和易象科学的思维和方法的研究,予以客观而科学的评估。  相似文献   

19.
从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即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功用的角度探讨了科学价值的实现方式.简要分析了关于"科学人文化"的几种观点,从诸如知识形态学、认知水平、社会行为规范等几个不同方面详述了"科学人文化"的不可能性.指出,人文文化对于科学文化的重要意义在于增进人们对科学的人文化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价值实现的基本方式要从基于科学独立性的科学特性以及人们对科学的社会控制着手,从而促使科学为人文价值的实现作出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化革命的不断推进,一种新的媒体,即依托于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的短信将成为继“第四媒体”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短信的逐渐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初具规模的相关产业链,改变了原有的社会文化和信息传播方式,并随之形成了一种以科学技术为根本的、新兴的文化——“短信文化”。“短信文化”带动了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