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少数民族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除了需求巨大、总量严重不足的供需矛盾外,还存在严重的"供需错位"的突出问题,并逐步上升成为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养老服务的主要问题之一。具体表现在政府的投入绝大部分在县、乡(镇)级,对村组(社区)投入少之又少,使巨大的居家养老需求得不到相对应和相适应的供给回应。另外,"重机构、轻居家",养老机构建设迅速但利用率低,公共资源闲置现象严重。破解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服务"供需错位"的难题,需要突破局部思维整体建设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借鉴卫生系统的三级服务网络经验建设农村养老三级服务网络;鼓励养老机构为居家和社区养老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开展慢病预防、失能康复的一般性家庭照料知识与技能培训;以农村幸福院建设为契机编织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养老服务网底。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不能满足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需求,绝大多数老年人只能选择居家养老。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使得医与养必须相结合,因此,今后应大力发展"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服务。目前我国在人才、政策、财力、观念等方面还难以满足"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模式发展需求,必须采取加快多元化服务主体的构建、加大政府配套性政策措施支持、培育相关人才、丰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内容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有利于整合养老和医疗资源,有效解决高龄老人、失能老人的医疗、养老问题。目前,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机构高收费与老年人的低购买力,养老服务单一化与老人需求多样化,医护人员紧缺等,如何进一步拓展“医养结合”供给主体的资金来源,完善其服务方式以及人才培养机制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文章以马鞍山市为例,探讨新型养老模式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养老问题成为人口老龄化时代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医养结合是破解老年人健康养老问题的关键之举。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到了要大力发展医养结合,力图从政策支持、引才育才、强化服务等方面助推医养结合。因此,本文在“大健康”背景下,通过梳理医养结合政策的发展历程以及整理医养结合政策的实践探索,来深入地阐述我国医养结合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对应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为应对老年人不断膨胀的综合性服务需求,在国家的政策引导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给发展迅速,已然成为当前养老服务的重要方式和热点话题。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给实践中存在碎片化的困境,其深层根源是体制机制问题。医养结合服务供给组织的多头管理、权责壁垒,供给主体的多元分离、信息不对称,“医”“养”资源分散、政策割裂,诸多因素造成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困难、供需错位、有效供给不足。解决供给碎片化的路径是整合,通过组织协作、政策连接和资源整合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我国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银发浪潮”扑面而来,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强,高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病患者日益增加。而我国当前老年人医疗服务水平不高,老年病医疗条件不足的现状为患病老人以及家属的生活带来巨大压力,养老问题也面临新的考验。迫于当前严峻的养老形势,各地开始了新型养老模式的探索,医养结合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新型养老模式。本文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产生的背景、医养结合的概念和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健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问题急需解决,“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是我国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政策创新。安徽省在响应“医养结合”政策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养老服务模式,各种模式的养老服务效率是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问题。文章运用专家评价法构建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服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地调研对安徽省“医养结合”主要养老服务模式的服务效率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目前安徽省“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整体效率较低;“医中设养”模式是各种模式中效率最高的一种,其中预防保健服务和康复护理服务是“医中设养”养老服务模式中效率最高的两个模块,“养中设医”模式在设施环境以及服务人员数量和服务质量上具有明显优势,而“医养合作”模式在规章制度和老年人精神慰籍方面则胜于其他模式。可以从四方面入手提升“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服务效率:树立“医养结合”服务理念;加大“医养结合”政策推动力度;提升医养服务人员技能,完善基础设施;深入分析自身资源,选择最佳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养老需求不断膨胀,传统养老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此背景下,社区养老模式逐渐引起关注。日本早已迈入老龄化社会,并且在“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模式,从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本文深入探讨日本“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的历史渊源、核心内容及发展经验,以期为我国“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长期护理模式进行探索分析,联系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现状,总结出医养结合模式的服务路径,并提出倡导社区养老的医养结合模式,设置单一入口点,组建多学科团队,健全长期护理保险体系,完善信息系统和客户分类系统,保持利益相关者多赢状态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健康中国战略下,各级财政逐步增加了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财政投入,优化资金使用方式,可以实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提质增效。基于一主多元的供给模式,提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财政支出效果影响路径的结构方程模型(SEM)和研究假设。结果表明:财政支出效果对政府更好地履行提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职责、提高老年人服务满意度、提升服务提供方能力、感知质量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强化对需方的补贴力度,对政府职能、满意度、服务提供方和感知质量的影响最大,印证了财政应逐步由“补供方”为主向“补需方”为主转变。同时,通过购买服务、PPP模式等形式,发挥财政对供方补贴的杠杆作用,撬动市场资源,进而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南京市晨光医院康复护理中心为例,调查研究医生?护士?护工的基本情况?稳定性及入住者满意度,探索二级医院实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深入访谈法?随机抽样调查法,对南京市晨光医院康复护理中心的医护人员?护工及入住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20.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t检验?结果:入住者多为高龄老人且患有多种疾病,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总体满意度为95.0%,其中对收费?医生的服务及技术的满意度均高于总体满意度(P < 0.05),医护人员稳定性较好,是医养结合模式得以有效推行的基础和保障;对伙食?护工的满意度低于总体满意度(P < 0.05),护工的稳定性相对较差?结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在二级医院开展具有可行性?政府应着重加强老年健康人才培养及护工队伍建设,确保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财政用于推进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支出稳步增加,农村公共服务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目前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仍然存在供给总量不足、结构矛盾突出等问题,制约了福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因此,要进一步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实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构建财权与事责相匹配的农村公共财政,并加强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监督和约束.  相似文献   

13.
福建农村技术水平长期以来发展缓慢,主要就是因为农业科技有效供给低效和有效需求疲软。推进福建农村科技进步,首先必须扩展投资渠道,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其次是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提高科技成果产出的有效率和转化率;三是培养人才,增强农业科技发展的人力资本动力;四是激励农民对农业技术需求,变被动接受为自觉行动;五是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4.
社区居委会与居民是城市社区服务供需架构中的关键主体,两者之间的互动回应严重不足制约了社区服务质量的提升.在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回应”理论探讨城市社区服务供需双方的互动关系,对双方互动回应面临的障碍进行分析,并从居民社区主体意识、居委会服务意识及人员素质、互动回应渠道等方面剖析二者互动回应“失效”的原因,提出构建城市社区服务供需主体互动回应机制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冲击,实现农民"老有所养"的政策目标,我国于2009年,选择部分县(市)进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对已实施老农保的地区而言,在新农保试点过程中,需妥善解决新老农保有效对接问题。针对新老农保对接面临的缺少实施细则及操作规程、新老农保对接补贴难落实等问题,建议采取新老农保在缴费年限方面的有效衔接、按折抵缴费年限给予相应的对接补贴、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积极争取上级政府的专项配套资金、增加社会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比例等举措,实现新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失、不足的现状积弊已久,应更多地予以其关注,加大供给投入和力度。鉴于医疗供给上的特殊性,及长期以来医疗供给存在的诸多弊端,本文以此为例,着重从空间布局和结构布局两个维度分析当前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突出问题,并进行规避路径探析,俾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构建与完善能更贴近实际需求,能更快、更好地产生实效。  相似文献   

17.
为正确认识新三孩人口生育政策背景下中国产业适老化转型发展的特征,有效解决转型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的中国老龄化趋势,依据国家统计局现行养老产业划分方式,对当前中国产业适老化转型发展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中国第二、三产业的适老化发展趋势明显,但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养老产业发展不均衡、相关产业缺乏联动性和“数字鸿沟”等现实困境。研究还认为,中国产业适老化发展,需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养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优化养老资源配置,提高养老产业劳动力质量,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挖掘“人才红利”; 需要维持或加大公共财政对养老产业的投入,通过法律法规、政策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养老产业,继续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社会养老服务的数据资源,推动养老产业数字化发展; 需要逐步培育和壮大老年用品的市场规模,进一步改善老年群体消费环境,积极引导合理消费,提高老年人对多样化消费的主动需求,培育老龄经济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健康老龄化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开展新时代医养结合模式治理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具体方略,其基点在于全面廓清独具中国特色的医养结合概念。焦点在于依据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和供需分析方法,解构当下医养结合服务的结构性失衡问题。要点在于顶层政策概念设计与基层试点探索有机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良性互动,推进新时代中国医养结合模式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规范化管理进行实证研究,以陕西、吉林、云南、浙江四省为例,从新合疗的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经办中心、参合患者三方的需求入手,对医患三方的费用限额、药品目录、转院审批、医疗机构的诊疗项目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旨在提出科学、合理、规范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