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发展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是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审视需求生成逻辑,老年人口的健康和社会脆弱性催生了长期照护服务需要,而其经济脆弱性却影响了需要转化为有效需求。以江苏省为例,在供给侧,人财物等资源投入增加并优化,供给能力实现增长,形成非正式与正式照护者相结合、家庭照护者为核心的供给主体格局。但是,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仍存在供需总量失衡和结构性失衡的双重困境,前者与家庭供给弱化、政府供给相对不足、市场和社会组织供给乏力有关,后者表现为供给分布方式、内容、质量、层次和空间与需求相脱节。破解当前困境,应增强行业数据监测体系建设,推进需求侧管理和以需求为导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2.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建设"健康重庆"就必须关注老年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对老人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有重大影响。而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身体健康需求的满足需要政策扶持。重庆市现有老年人健康相关政策,包括养老、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和护理服务提供状况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需从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加强老年卫生服务、建立老年护理照顾体系等方面入手予以纾解。  相似文献   

3.
农村公共服务非常缺乏,而针对老年人的社会服务更是少之又少。了解农村老年人的社会心理需求,才能为他们提供行之有效的公共服务。针对农村老年人的社会生活心理需求、基本生活心理需求和家庭亲情心理需求,从政府主导、市场优化、社会协作和老人参与四个方面合力建立了农村老年人公共服务的多元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农村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长。而占老年人口比例大部分的农村老年人不但收入低而且几乎没有任何医疗保障,这给他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带来了负面影响。为了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老龄化”的目标,政府和社会应该通过大力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农村老年医疗救助制度、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和健康教育与疾病预防等多种措施,来建立和完善农村老年医疗保障,以满足农村老人的医疗服务需求,促进其健康状况的改善,实现“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5.
老年志愿者是健康社区治理工作体系中的有生力量,参与社区健康志愿服务是实现老年人自身和社会价值的重要形式。该研究以积极老龄化视角,从社会人口学特征、家庭支持、社会适应等维度选取变量,调查江苏南通某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和认知水平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老年志愿者的认知水平总体高于社区一般老人;60~69岁老年人是社区健康志愿者的主要力量,文化程度越高和与子女或与配偶及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其健康志愿参与更高,良好的社区交际及文体娱乐参与促进了老年人参与健康志愿服务,但尚未发现积极的社会参与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应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从宏观保障、中观支持、微观激励三个维度推动老年人参与社区健康治理发展,为老年健康志愿服务提供良好的社区环境、法律保障和政策依据,以提高老年人社区健康志愿服务的参与程度,激发其参与社区健康治理。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通过对海南省琼中、保亭和白沙3个黎苗族自治县的入户调查,深入了解被调查地区黎苗族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当地的卫生资源配置情况,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视角分析发现,收入水平、健康服务费用、服务便捷性和主观意识等是影响农村老年人健康服务获得的主要因素。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基层卫生资源和改善服务水平,关键的是把精准扶贫政策与健康保障制度协同推进满足农村老年人健康服务的有效需求。此外,老年人的精神健康问题迫切得到重视,巩固家庭责任的同时,农村社区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吸引和利用社会资源来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提出健康老龄化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必然结果 ,其积极意义不可低估。积极实现健康老龄化 ,是解决我国老龄问题的根本出路。但我国面临着推进健康老龄化进程的诸多困难和障碍 ,主要是老龄人口增速过猛 ,绝对量居世界之首 ,而我国人口老龄化过程又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情况下开始的 (不象西方发达国家 ,其经济社会发展超前于人口老龄化的发生 ) ,相应地存在一系列与健康老龄化不相适应的微观问题。因此 ,要实现健康老龄化 :要注意满足老龄人口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的种种特殊需求 ,如健康需求、精神需求、经济保障需求、生活照料需求等 ;要有针对性地重点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如老年社会参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老年教育、老年服务和护理等 ,切实促进老年人在生理、心理上的健康和社会功能的积极发挥 ;要努力创新老年政策来提高我国的健康老龄化程度 ,其创新的核心是满足老年基本需求、鼓励老年人多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口老龄化逐渐成为社会问题,他不仅对老年人带来各种影响,而且还将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黄石市城区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城镇老年人的生活、精神、心理、健康需求,由于诸多原因,城镇老年人还存在许多的需求困难。为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我们应该在政策上选择上体现以人为本,推动社会福利社会化,引入老年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和手法,积极解决老年人现实生活中的需求困难。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人口新常态背景下,老年人的健康水平直接决定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质量,依托老年人健康促进实现健康老龄化是一项全民性保健的社会系统工程。面对当前在健康的公共政策、支持性环境和社区行动、精神文化建设与社会参与等供给侧方面的不足,今后老年人健康促进需要从制度设计、社会协同以及精准回应等方面入手,通过构建老龄友善社会、安排健康政策、打造治理型供给结构,依托政策促进、服务供给与健康管理三大体系,为我国健康老龄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庞大的老年群体在医疗、养老、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老年教育对老龄化战略的实施起着推动作用。社区作为老年人生活和学习的主要阵地,以着独特的优势,成为老年教育的沃土。本文对老龄社会下社区开展老年教育的必要性,以及社区如何开展老年教育服务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1.
在快速老龄化背景下,慢性病并发症使得残障失能老人数量快速增加,而从事长期照护养老服务的专业人员十分短缺,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亦将愈加突出。运用年龄移算法预测未来老年人口规模结构,并通过年龄别残障率测算未来失能老年人口变动状况,进而得到全国未来长期照护养老服务需求量。测算结果表明:2016~2050年,中国失能老年人口将从652.02万人增至1 643.43万人,年均增加29.16万人;如果采取专业机构进行长期照护,2050年所需长期照护养老服务人员150万人;在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过程中,大幅增加养老服务人员配置量将给未来劳动力供给带来严峻挑战,并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增长。针对长期照护养老服务供需失衡问题,有必要采取如下4个方面措施:一是坚持长期照护服务社会化,体现长期照护服务规模效应;二是提高服务人员素质,有效提升长期照护服务效率;三是鼓励低龄老人从事长期照护服务,有效开拓养老服务渠道;四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从根本上减少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实现长期照护服务资源供需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以及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机构养老服务的供给与需求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通过对机构养老服务内涵、国内外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和供给情况的梳理,可以发现:我国对养老机构功能层次上的划分与国外差距较大,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难以匹配,特别是床位需求与养老机构供给结构性失衡。将来,我国机构养老服务水平的提高,有待于从养老层次的细化、养老服务内容的完善、民办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及加强机构养老服务研究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机构养老床位总量不足和供需结构失衡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社会调查和综合比较发现,江苏省在社会化养老服务方面存在机构养老床位总量不足和严重的供需结构失衡问题。政府养老服务投入不足和投入方式不合理;养老服务产业对民间资本缺乏吸引力以及现有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偏低;老年人消费能力低和受传统家庭养老观念影响成为制约江苏老龄服务产业健康发展的三大因素。建议消除认识误区、排除制度性障碍、纠正服务定位偏差,加快老龄服务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吉林市老年人群卫生服务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提供依据,为合理配置卫生服务资源,优化卫生服务结构,完善社会保障系统提供科研依据。方法通过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吉林市所辖四个城区抽取样本,进行入户问卷调查,描述该研究对象的主要卫生服务需求项目,分析比较城区老年人群卫生服务需求在不同性别、学历、身体状况、家庭收入等之间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吉林市城区老年人卫生服务项目主要有健康体检、健康指导、家庭病房和康复指导。文化水平、参保情况均对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产生影响,其中影响程度最为严重的因素是参保形式。结论吉林市老年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高于一般人群,仍有许多影响因素制约,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5.
公众社会服务满意度是社会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参照指数。基于“流动人口居住空间变动与社会服务体系状况调查”数据,对当前中国城市社区流动人口居民的社会服务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建模分析。结果显示:(1)接近六成的被访者对所居住社区的社会服务持满意态度,但存在地区差异;(2)社区社会服务项目供需失衡情况严重,在全部10项社区社会服务项目中,存在供需位序失衡的项目多达8项;(3)居住空间层次和城市社会融入等因素对居民的社区社会服务满意度存在非常显著的影响。最后提出,可以通过完善社会服务供需沟通渠道和建构社会服务分级供给体系等手段,助力解决当前中国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侧难题。  相似文献   

16.
满足困难老年人群体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是当前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主要的政策目标之一。实现服务对象老年人有效的需求表达,也是不断提升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模式效果的必然要求。城乡接合部地区空巢老人是最为弱势的老年群体之一,他们在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中需求表达面临的问题具有代表性。基于对S市SJ区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城乡接合部地区空巢老人在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各阶段需求表达的现状及成因,探讨了他们的需求表达对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影响,并尝试构建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中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视阈下农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供需主体均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业科技创新供需及服务主体失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结构性瓶颈。造成农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供需主体失衡的原因,主要来自由传统的"城市—政府"单一中心治理模式引发的三个:短板效应1.农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供给主体科研考核标准机械化;2.农业科技创新及服务需求主体分散化;3.农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供需求主体耦合机制低效化。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供需失衡的问题,应该在生态文明社会内涵的主导下,在制度层面上完备农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供给主体激励机制、优化农业科技创新及服务需求主体结构和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供需主体耦合机制,进而建构农业科技创新及服务多中心治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1991-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转型期中国城市住宅市场中商品住宅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总量的失衡程度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住宅市场中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总量的失衡问题在一定时期内较为严重;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供求失衡的状况逐渐好转,但近年来这一问题又显现出来;为了确保住宅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和居民福利的提高,今后政府应将消除住宅市场有效供求失衡问题作为一项基本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城市社区老年人的基本健康状况、疾病的处理方式及就医选择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群体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在快速增长,但社区卫生服务的供给量严重不足。医疗保险制度对城市社区老年人的健康具有有力的促进作用,实现老年人健康,政府应积极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多方努力不断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建立普惠式的医疗保险制度,来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医疗需求。切实解决人口老龄化来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六普"与"五普"资料的对比,分析了上海老年人口变动及对公共服务的影响。结果显示,老年人口变动加大了公共财政和养老服务的供给压力,引发了公共产品供需的结构性矛盾,造成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准确性下降。结合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建议政府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供给领域中的社会化机制,着力构建以老年人口需求为导向的老年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逐步建立可持续的公共财政支出机制,试点探索实有老年人口属地化供给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