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语气和风格两方面分析了海明威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的语言特色,尤其是其中的对话部分。小说的语言极其简洁含蓄,但作者以不易觉察的讽刺语气揭示了其对生命本质和生存意义的深刻洞察。小说也进一步揭示了海明威一贯的"冰山原则"叙事风格:简约洗炼,蕴寓深刻。  相似文献   

2.
美国伟大的文学巨匠欧内斯特·海明威,以其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及简洁的叙事风格著称。然而,他也一反常用的现实主义手法,写出了一篇意识流小说——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之雪》,虽然意识流小说海明威仅有此篇,但它的文学价值得到了普遍承认。迈尔科姆·考靳(Malcom Cowley)也认为,这是海明威最优秀的一个短篇。  相似文献   

3.
王素英 《理论界》2012,(9):114-116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小说有其独特的叙述技巧,其篇幅较长的几篇中短篇小说呈现出明显的对话与复调性,小说在叙述中所具有的对位结构及双声性符合巴赫金对复调小说的概念范定。文章以她后期出版的小说《在海湾》为例,从对位与双声性两方面分析其小说中的对话与复调特征,解读其小说所蕴含的更深层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1954年,瑞典皇家科学院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为由,授予海明威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对海明威叙事艺术的最高评价。这里的“叙述”并不仅指一些国内外海明威研究者一致公认的叙述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画面感强且精擅对话等技巧,而且包涵从叙述文本中的现象特征,或说从叙述学的角度而言海明威短篇小说的一些叙述艺术。本文将糅合视角、时况、人称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叙述特征。  相似文献   

5.
尚显成 《理论界》2005,(10):173-174
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主张作家只表现事物的1/8,而让其余的7/8在水下,使作品内容给人以充实、含蓄与耐人寻味之感。他的短篇小说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正> 新时期短篇小说研究,以1980年为界,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最明显的区别是:文学的价值观念变了。短篇小说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的过程。新时期短篇小说研究的第一个阶段,是伴随着七十年代末期短篇小说创作高潮而兴起的。当时的创作状况是:暴露文革十年中的“伤痕”,反思十七年的极左错误以及揭露现实生活中的阴暗面,成为小说创作的最流行的主题,并且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注目。一篇佳作问世,常常举国传诵。小说以其与生活紧紧相联的迫切感、切近感征服了人们,成为时代的宠儿。这种特殊的文学时代也影响着短篇小说的研究,使其打上了鲜明  相似文献   

7.
《陌生女子》这一短篇小说收录在法国作家维里耶的小说集《残酷故事》中。这篇小说写了一个美得非同寻常但无法实现的爱情故事。小说由简单的故事情节和大段的哲理性对话构成,小说结构和传统以写实为主的小说拉开了距离,其重心也不再放到对现实的模仿上,而是转移到对抽象事物的描绘。作者刻意通过小说人物的出场顺序、歌剧院场景的设置、有听力障碍的女主人公、人物的大段对话表达象征主义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8.
195 4年 ,海明威获诺贝尔文学奖时 ,所得到的评语是“精通现代叙事艺术 ,有力而独创一格” ,然而并未对“现代叙事艺术”做确切所指和明确命名。本人以为 ,这“叙事艺术”同叙述是分不开的。当然 ,这里所谓的“叙述”并不是指一些国内外海明威研究者一致公认的他的叙述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画面感强且精擅对活等这些一般性的现象描述、属感性直观的层次。这里我将尝试从叙述文本中的现象特征 ,或说从叙述学的角度来探索海明威小说 (主要指短篇小说 )的一些叙述艺术。本文将从视角、时况、人称等几个方面来阐述一下海明威小说的叙述特征…  相似文献   

9.
<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的一篇重要的短篇小说,但是关于它的评论文章不是很多,而且没有一篇是从标题与主题之间的关系入手的.海明威是一个创作态度严谨的作家,他的小说题目多是经过深思熟虑.白象似的群山正是女孩内心压抑情感的外化, 同时当白象似的群山与远处的田野融为一体时, 它又代表着女孩的逃离情绪.  相似文献   

10.
至迟在宋代,说话艺术就已相当成熟。受“小说家”说话的直接影响,产生了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其演变过程为:“小说家”说话到“小说”话本,再到拟话本小说。说话艺术对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决定了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民族形式的基本特征。其中,对结构特征的影响,至为显著。一、小说体制的模式化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给读者最突出的印象,是小说体制的千篇一律。每篇小说都由楔子、正话和结尾三部分组成,文体以散文为主,穿插一定数量的韵文,极少例外。1.楔子说话业经过长期艺术实践所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是说话人在正式…  相似文献   

11.
<正> 我省文坛新秀王润滋同志,近几年来辛勤耕耘,勇于探索,先后发表了十多篇短篇小说。其中,《卖蟹》在一九八○年分别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山东文学》优秀短篇小说一等奖,《内当家》被评为一九八一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第一名。同时,这两篇获奖小说已被翻译成英、法两种文字介绍到国外。王润滋同志的短篇小说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掘美,并能正确地表现美。对此,本文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代表作,讲的是一对在旅途中的夫妇在车站停留等待转车时的40分钟内发生的故事。文中文字简洁,形象鲜明,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这也正是海明威提出的"冰山原则"的四个基本要素。海明威强调只表现事物的八分之一,将水面下的"八分之七"留给读者去感受。本文对浮在水面上的八分之一的语言和形象进行分析,通过"白象"、"艾酒"等的隐喻指代,以及时间和空间的设置等一层一层地解读小说中戏剧化的叙事手法。  相似文献   

13.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是美国文学巨匠威廉.福克纳笔下经典短篇小说之一。奇特的构思和含混的主题使其成为美国文学史上难得的佳作。文章主要从现实主义、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三个不同视角对这篇小说进行深层解读,旨在探讨造成作品中女主角艾米丽的扭曲性格及悲剧人生的根源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张军 《贵州社会科学》2007,207(3):86-88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大多把小说的硬汉形象、悲剧意识、虚无思想和艺术特色等作为研究重点,而从生态视角对该书进行研究还不太多.如从生态视角进行观照,则可发现老人圣地亚哥与大马林鱼、大马林鱼与鲨鱼、老人圣地亚哥与鲨鱼、老人圣地亚哥与社会、海明威与社会之间的等等战斗,都是没有胜利者的战斗.  相似文献   

15.
海明威的自然观初探--<老人与海>的生态批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几十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全面、深入、细致地对这部小说进行了研究,研究焦点多集中在小说的硬汉形象、悲剧意识、虚无思想和艺术特色等方面。近年来,国外海明威研究已引入生态批评的视角,开始研究海明威与自然界的关系。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对美丽的大自然进行了赞美,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思考,形成了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思想。他从关注自然的价值到关注自然本体,实现了从自然价值论到自然本体论的飞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认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个科学体系,包含着许多方面的内容。在这些内容中贯穿着十个基本论点,构成其理论的核心,也形成其理论的特色。这十个论点是:“致富论”、“稳定论”、“改革论”、“开放论”、“两手论”、“求实论”、“自主论”、“效益论”、“人才论”、“未来论”。作者对这十论进行了系列研究。此文是第一篇,其余9篇本刊将陆续刊登,欢迎读者对此发表评论,以求对邓小平理论的特色有一个比较正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先从《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快乐生活》谈起。这篇小说虽然只是个短篇,但它却是海明威集中探讨“勇气”问题的最出色的作品之一。麦康伯是个中年男子,他健康又有钱,过着优裕的生活。但他从来没有真正快乐过,因为他从来没有甩脱自己性格上的怯懦。这种怯懦是与生俱来...  相似文献   

18.
美国文坛上,海明威永远都是一颗不容忽视的巨星。他那以“冰山原则”为核心的创作风格,以“硬汉式人物”为描写对象所反映的作品主题乃至狂傲、暴躁如雄狮般的海明威本人,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深深地吸引着读者和批评家们,“海明威风格”,“海明威式英雄人物”已成了文学术语。本文旨在探究“海明威风格”的内涵及其形成过程。“海明威风格”,首先是指他的作品具有一种洗炼之美,开创了新闻体小说的先河。一部小说,当它的语言、性格塑造、情节设计令人感到洁净和精纯时,它就达到了洗炼之境。海明威的小说做到了这一点。在他的作品里,…  相似文献   

19.
《琼州学院学报》2019,(4):81-86
《林氏》是《聊斋志异》中一篇较为著名的短篇小说。作者塑造了一位极具"贤德"的理想女性。这篇小说最突出的语言特征是高频率地使用否定副词,其中包孕着很多值得深究的信息,隐藏着作者巨大的心理张力和情理冲突。  相似文献   

20.
<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是香港女作家西西于1982年发表的一篇小说,这篇小说篇幅不长,讲述了一个在殡仪馆做化妆师的女子的心路历程.小说在叙事方式、意义结构等方面的独特性,使它成为中国当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本文将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以小说的对话视角为切入点对其进行分析,探求蕴含其中的美学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