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应用丹尼森因素分析法,通过对浙江省的国营工业和集体工业经济增长状况的定量测定和实证分析,使人们对整个浙江省的工业经济增长状态和发展前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正确的评估。国民收入的增长本文研究的集体工业,系指城镇集体工业和乡以上的农村集体工业。1978年至1987年,浙江省的国民收入平均增长率为15.3%,由国营工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的年平均增长  相似文献   

2.
李芳 《学术交流》2006,(6):61-63
近年来,浙江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实施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康庄工程”;建立了实行“五统一管理”的新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对被征地农民建立健全了生活保障制度;加大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浙江省的做法为我们发展黑龙江省农村社会事业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社会福利》2011,(1):59-60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三门、路娇等地根据当地实际,建设了一批集居住、休闲、康复于一体的老年公寓,创造了台州农村养老新模式,已成为浙江省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亮点之一。这些农村老年公寓养老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变传统的家庭养老为集中居家养老,具体做法为:一般由村集体出钱兴建老年公寓,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反映这场变革的一个侧面,农村老人的闲暇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发展较快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笔者通过对居住在浙江省慈溪市农村的106位6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问卷调查,获得了较全面的印象。 浙江省慈溪市是杭州湾南岸的一个新兴滨海县市,在我国农村百强县市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调查数据和深度访谈的分析,探讨浙江省农村老年人物质生活质量的性别差异问题。经分析,不同性别的农村老年人在收入、支出等项目上存在差异。如何缩小差异,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成为构筑两性社会和谐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工业是打破传统的二元结构经济僵局的重要力量,是沟通传统农业和现代城市工业的纽带和桥梁。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充分说明,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人口城市化等,都与农村工业及其发展密切相关,依靠农村工业自身经济成长的力量也可以实现二元结构经济的转换目标。因此,农村工业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可忽视,通过农村工业这条沟通传统农业与城市工业的纽带的作用,必然带动中国现代化的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7.
背景: 1.2005年,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在浙江省宁海县召开农村公益性骨灰安置设施建设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农村工业资源配置与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力求从理论上探求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农村工业化规律。作者认为,发展中国家农村工业发展是由农业劳动力的供给状态决定的。由于农村工业的兴起,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农业技术选择和农户家庭结构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而要实现农村工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必须建立新的农村发展机制。这种机制的重点是把影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劳动力成本因素和影响农产品供需状况的价格因素结合起来,因而能够实现农业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农村女性为调查对象,以浙江省温州地区为调查地点,运用社会角色理论和社会性别视角,对农村女性在民间自由借贷中的角色进行实证研究。具体分析了农村女性在民间自由借贷中的角色以及角色冲突类型和调适办法。  相似文献   

10.
在深入浙江省临海市、走访五个行政村的基础上,本文梳理了临海市农村土地状况的四个特点;总结了临海市农村宅基地改革的特点与绩效;最后,就农村宅基地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工业企业规模结构与规模经济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工业企业规模结构与规模经济的实证研究杭州大学经济系课题组浙江工业结构具有“轻、小、集”的显著特征,企业规模结构小型化和分散化问题非常突出.本课题旨在运用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和分析方法,对浙江省工业企业规模结构和主要行业的规模经济进行实证描述,分析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浙江省社科七五规划重点课题的研究报告。文中对浙江省十年经济发展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体评价,以翔实的资料剖析了经济增长,增长因素、经济结构变动及经济运行机制的状况及其问题,对浙江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农村工业化及市场变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这对把握浙江十年经济发展的脉络,正视发展中的困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潘标 《浙江学刊》2012,(1):43-49
抗战时期,银行资金大多逃避后方,视农村投资为畏途而趑趄不前。有鉴于此,浙江省政府主导成立浙江省合作金库,并有意将其培育成调剂本省农村金融的重要力量,战时物产调整的强大金融后盾。浙江省合作金库成立后,在县库辅导、存款、放款等方面锐意进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发展和奋进,始终受抗战形势及国民政府相关政策的掣肘。浙江省合作金库因抗战需要而设立,却也在抗战中逐渐衰落,彰显了在奋进与困境纠缠下,最终受制于困境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老年人口达700万人,占总人口的15%。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将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政策扶持,加快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前,浙江省共有各类养老机构一千六百余所,床位数约十六万张;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95%和99%。  相似文献   

15.
世界各国近代化过程中,都出现过城市发展而农村没落的景象。日本在近代化过程中不仅遇到了农村萧条问题,还出现了发展农村工业解决农民贫困的思想。这些思想是如何产生的,有哪些主要观点,各种观点的实践结果如何及如何评价?研究这些对形成和发展关于国农村乡镇企业的理论不无参考价值,本文即在此方面作一尝试。  相似文献   

16.
《社会》1986,(2)
全国政协副主席、北京大学社会学所教授费孝通和全国政协副秘书长罗涵先生于1986年2月20日至3月10日率全国政协考察组一行八人,在浙江省温州市考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3月8日,费孝通教授在浙江省人大会堂向一千余名听众作了题为“小商品,大市场”的考察报告。他说在三中全会“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下,温州人民走出了一条以商致富的不同于苏南的新路子。他以令人信服的事实详尽地分析了温州经济发展的特点、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费孝通认为,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渠道的不畅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继续前进的主要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温州依靠十万购销员与十大专业市场所组成的民间商品流通网络具有重要意义,它表明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流通环节上联系起来。国营和供销社的流通体制改革应尽快行动起来,从温州农村开拓的大市场中找到自己改革的方向,真正发挥促进生产、指导消费的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上海农村地方工业的演变及其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近代上海在村传统衣家手工业,在变化着的国际、国内市场以及与机器大工业竞争中的兴衰和新兴在村地方工业的兴起。作者认为农村地方工业显示了中国农村摆脱贫困,摆脱传统小生产,走向现代化的历史方向。它既是前近代农村家庭手工业的逻辑延伸,同时又是当代农村乡镇企业的先声。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形成的颇具特色的温州农村经济模式,是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区域性典型,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为了交流温州模式研究的成果,在理论上较系统深入地对温州模式进行探讨,促进温州模式的发展和完善,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温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和温州市农业委员会于一九八六年六月十四日至十九日在温州市召开了温州农村经济模式理论讨论会。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来自中央机关和省内外研究单位、大专院校、新闻界、经济工作部门的领导同志、专家、教授、理论  相似文献   

19.
《社会福利》2005,(11):1-1
生态公墓建设是深化殡葬改革的重要成果。近年来,浙江省 宁波市、杭州市等地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遵特循生态、环保、节约 的精神,以卧碑为主要形式,植以草坪,种以树木,在推进骨灰 处理方式多样化方面,创造了新经验,取得了新的进展。可以说,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浙江省已具备了良好的粮田适度规模经营条件,并对粮田适度规模经营的内涵、经营模式、规模等作了探讨,进而就如何进一步改善农村经济大环境、加速粮地流转、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等问题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