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传遍大江南北;2003年至今,“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唱响祖国各地。一句口号的有力延续,饱含着殷切的希望——引导青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实现青春梦想,鼓励有志青年把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作为人生追求,支持青年在西部扎根奉献,用别样青春,实现同样的人生精彩。  相似文献   

2.
吕靖 《公关世界》2022,(14):40-42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青年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互联网中充斥着的负面信息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群体造成负面影响。而伴随着共产党成长起来的红船精神延续至今,其科学内涵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阐述红船精神的重要内容,深入研究高校课堂中融入红船价值的意义,并对高校教师如何结合新媒体在课堂中融入红船精神的路径进行了解答,从而有效提升高校课堂效率,培养青年学生优良品德。  相似文献   

3.
当代我国部分青年受存在主义思潮影响较深,列举如下: 1.在“人生是虚无的,世界是荒谬的”思想影响下,有些青年对马列主义、社会主义、党的领导缺乏信心。据统计,青年学生中52.86%的人对于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还没有考虑,14.36%的人明确表示不予考虑;82%的人只认为共产主义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幻想。 2.在萨特“人的存在先于本质”,“确定自身价值靠自由选择”的理论影响下,不少青年把“自我设计——自我奋斗成才——实现自我价值”视为人才成长之路和人生向导的一个  相似文献   

4.
培育独立学院的大学精神,开启人文素质教育,构建大学文化传承模式,唤起青年学生对于美和善的价值判断,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对人生的独立思考、对自我人格的完善和提升、对文明修养的自律自觉,追求人的和谐成长。  相似文献   

5.
运用了“职业承诺问卷”和“职业生涯管理调查问卷”对来自不同高校的青年女教师进行了调查。通过对高校青年女教师职业承诺特点及其与职业生涯管理之间关系的分析,结果发现:(1)不同生涯阶段、不同婚姻状况的青年女教师在职业继续承诺维度存在着不同;(2)高校青年女教师职业情感承诺对其职业生涯管理存在显著性影响。据此,本研究认为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应该针对不同职业生涯阶段、不同婚姻状况的高校青年女教师,采取不同的促进策略;另一方面,为了协调学校组织发展和教师个体生涯发展,有必要提高高校青年女教师对职业的情感承诺。  相似文献   

6.
在古代中国,读书人的人生三部曲即为“读书、应考、做官”,“金榜题名”成为“天子门生”乃是人生的最大荣耀,正所谓“十载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然而,在当代中国,公务员火热招考似乎又让我们思考着古老的“学而优则仕”的精英主义传统。那么,公务员考试成为“中国第一考”,究竟是一件好事,还是一种尴尬?  相似文献   

7.
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部队青年的人生价假观有何变化?它给部队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什么新的课题?最近,我对164名青年战士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当前部队青年的人生价值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在追求人生理想上,由过去单纯的崇尚共产主义理想转到面对现实生活,同时,贪图享乐的思想在滋长。长期以来,部队政治思想教育以共产主义理想为核心,部队青年把树立共产主义人生理想,把入党、入团作为衡量政治觉悟高低、政治进步快慢的唯一尺度,把政治荣誉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然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部队青年逐步认识到生存的基础是物质,生活的现实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对理想逐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使青年学生的政治意识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对政治角色和结构、角色承担者、具体公共政策等政治主体知识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当代青年学生的政治意识状况呈现非均衡的结构。具体而言,青年学生政治认知程度比较高,政治情感大致居于中间位置,但是政治评价却相对较低。这种状况表明学校教育在青年学生政治社会化中具有“单面”性,家庭和社会的政治社会化更会影响青年学生的政治意识形成。因此,当代青年的政治意识塑造要从“教育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政治社会化”三个角度进行,同时要补充更加符合市场经济和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以就业为导向”是中职院校在新形势下的教育理念。各中职院校为了加大就业力度,提高学生的竞争力,纷纷对学生加强就业教育。本文探讨了中职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即把提升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及社会求职技能作为基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适度降低薪酬等价值取向为跳板,把转变自我、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作为追求,在社会的大熔炉里去追求乃至实现自我人生的美好价值。  相似文献   

10.
辅导员工作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他们不仅肩负着作为一名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还担任着青年学子人生导师的神圣使命。本文从辅导员同于教师,又有别于教师的角度,探讨高校辅导员应如何加强自身建设,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1.
《老年世界》2008,(17):26-26
“人生不是短暂的烛光,而是辉煌灿烂的火把,我们要高高举起再递交给后代。”这是内蒙古老卫生协会党支部共同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12.
沈玥 《公关世界》2023,(2):72-73
高校共青团的组织目标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做到与时俱进,并团结全国各族的青年,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撑。高校共青团对大学生的扶持,不仅是培养一个行走的“知识库”,同时也培养青年团体形成“创新创业”的务实能力,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促进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备优良的道德素养,帮助大学生实现表达能力、协调组织能力、沟通领导能力的提升。本文就“双创”背景下高校共青团组织扶持学生“创新创业”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3.
吴芳 《金色年华》2009,(11):8-9
今年4月。李宁欣然接受团广西区委的邀请,担任“广西青年创业形象大使”,以自己的创业经历来激励广西青年投身到创业实践当中去。在5月4日举行的广西青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暨五四运动90周年文艺晚会上,李宁寄语广西青年“创业改变命运。奋斗写意人生”的题词弓l发现场青年的强烈震撼与憧憬。8月17日,由李宁担任主角的广西首个以青年创业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开拍。  相似文献   

14.
孙庆仁 《职业时空》2008,4(3):132-132
高校是青年学生聚集的地方。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创设安全,文明,有序的育人环境和培养教育学生是学校保卫部门的神圣职责。高校保卫部门是学校的一个特殊职能部门,其性质和职能与学校其它部门有着明显不同,其集管理、服务和教育三大职能于一体,三者构成了统一的完整的高校保卫组织的职能体系.这三大职能相互联系。高校保卫部门应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以真正达到“预防为主,确保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的人才观念,经过几千年的积累而形成的强大惯性,一直冲击着一代又一代青年的价值取向。我们要了解当代青年深层次的人生追求,就不应该忽视传统人才观念对当代青年的种种影响。一、传统人才观内在矛盾的形成和特征中国传统人才观的内在矛盾的形成和发展大体上可...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繁荣,人们却发现人文精神正在失落。当作家们在创作动机上追求现实利益、在创作视角上转向私人空间、在创作手法上追求标新立异时,青年女作家黎阳却固守着传统作家的精神家园,关注现实人生,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创新。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主题:青年发展与发展青年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如果说20世纪青年研究主题是“青年教育”,21世纪青年研究主题则将扩展至“青年发展”。研究青年发展,首先应研究影响青年发展的内在动力与维度取向。新世纪青年的发展,不再像以往几代人,仅在某一维度追求发展。而是希望在三个维度(价值、技术、效用)上都得到发展。青年已从“边缘”走向“主流”;青年从成人“接受”转向对社会“反哺”。因此,要关注青年发展中的“新白领”与“后现代”现象。改善青年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加强对未来的青年政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综合作用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岫芳 《职业时空》2008,4(10):52-53
随着我国就业体制由传统计划分配向“双向选择、自主选择”的方式转变,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使学生在成长阶段所受到的教育模式与市场竞争所要求的素质能力不相适应,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弱。面对就业,大学生有各种不恰当的行为,比如,抱着纯粹现实主义心态,认为社会需要的就是我们要选择和考虑的;缺乏必要的自信,无职业方向概念,“饥不择食”,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过于理想化,好高骛远,重视“钱”途忽略“前途”,脱离社会需要。择业与自身条件不完全相符,对未来人生一步步晋升发展缺乏长远设计,即便有职业规划但多是停留在理想层面,缺乏可操作性。为弥补高教人才培养的不足,增强教育的实践功能,为使高校培养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和高校就业率,高校很有必要将职业指导贯穿在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帮助大学生进行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让学生“水到渠成”地面对就业择业市场。  相似文献   

19.
“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二十一年前,一位笔名潘晓的普通青年发出了如此的困惑与疑问。①二十一年后,我们的当代青年大学生却又面临着同样的苦恼与不解,“人生的路啊,岂止越走越窄!”②  相似文献   

20.
企业管理理念在高校青年学生组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青年学生组织,作为以服务于大学教育本身的相对独立的高校管理多元性组织体系中的一元,其势必要随着时代发展及管理理念的兴盛而与之相适应。本文通过研究高校青年学生组织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关联.探索企业管理理念在高校青年学生组织中的应用,有效加强青年学生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干部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高校青年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以符合当前人才市场化、高校人才培养社会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