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公共文化空间是大众进行文化交流的场所。在这一场域中,出现了媒体中心与去媒体中心两种现代话语权表征。近几年,公共文化空间开始由媒体中心向去媒体中心演变。春晚作为一个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间也不例外。本文拟从纵向角度梳理央视春晚35年的嬗变历史,分析其创作理念、节目选拔等演变的过程,并从横向角度研究春晚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根据现存公共文化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3.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重点和关键,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总结了淄博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主要做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构建三治融合的治理体系,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进入新时代,要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构建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开创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结合烟台市近年来社区社会治理取得的成效,发现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存在社区共享意识有待于提升,社区共建体制有待完善,居民参与共治的意识有待增强等问题。建议从加强和改善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构建多元互动的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平台,探索"参与式"治理模式、促进社区居民自我管理的良性运行,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构建社区认同系统四方面着手打造社区社会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其间并发许多问题,问题的解决促就了相关专业的兴起,社会工作作为为社会排难、维稳的新兴专业,这几年在我国的发展迅速。政府治理手段的进步使得国家管理模式由社会管理趋向于社会治理。民族地区的稳定快速发展一直是我们党在民族地区的工作主题,在新的国家管理模式下,社会工作依靠其专业特性、与社会治理契合性的优势,在民族地区建设上必然发挥巨大作用。本文即是对社会工作在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方面的作用的浅析。  相似文献   

6.
西方学界形成了一整套多视角的社会建设话语体系,如结构视角、政策视角、价值视角等。由于它们缺少对中国国情复杂性的体验、对中西话语内涵差异性的认知和对中国社会建设的连续性观察,并不能为中国社会建设实践提供指引。将中国历史传统资源和当今社会建设实践相比对,可以发现“民生”和“治理”如同两条红线贯穿始终。它们作为中国社会建设话语体系的“两翼”,分别揭示了社会建设的目标和工具。在“温饱-小康-富裕”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民生和治理演化、互动,先后形成温饱目标下经济民生工具为主导、小康社会目标下共建共治共享为主导、共同富裕目标下现代国家治理为主导等三个组合形态,从而形塑出中国社会建设话语体系的结构。民生价值指向共同富裕,治理工具指向共同体建设,二者殊途同归,都通往“大同”社会。贯穿中国历史两千多年的“小康”和“大同”思想,仍然具有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弘扬、发展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深厚的软实力,在提升治国理政能力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德孝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在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过程中都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9.
刘双良  邰雪荣 《城市》2021,(3):58-70
基于天津市北辰区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从参与认知、参与能力、参与方式和参与支持四个方面对当代青年基层社会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表明,在控制个体特征情况下,参与认知和参与方式正向影响参与意愿,参与能力负向影响参与意愿,参与支持兼具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由此,笔者建议从提高青年参...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已经走入了千家万户,某一程度上人们的生活已与网络密不可分。但是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大量潜在的威胁,如隐私泄露、舆论煽动、不健康信息的传播等。本文基于社会治理的视角,提出进行网络社会管理必须依靠多元力量,通过政府、公民社会和新闻媒体的通力合作,才能够有效地实现网络社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钱力成 《社会学》2008,(3):13-20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地方性大城市开始展现出一些不同以往的新特点,从中也产生了具有中国本土特性的公共领域。本文以南京秦淮河污染治理这一事件为例,具体分析中国地方性大城市中本土“公共领域”的发生特性和运行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力量隐性化运作与地方精英碎片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13.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而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因此对新乡贤融入乡村治理路径问题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善治理论针对陕北地区治理资源不足、治理主体结构不平衡等问题,将新乡贤"引回来,留得住,用得好"。运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定义新乡贤的职能与角色,将新乡贤培养为"四型级人才"(技术型、管理型、文化型、公益型),有效融入农村治理,使新乡贤成为乡里乡亲的领路人、带头人、守护人、知心人。实现乡贤依法治村,以德治村,自我治村,打通政府与村民间"最后一公里",最终实现乡村善治。  相似文献   

14.
李琳 《现代妇女》2014,(5):325-325
在20世纪60年代德国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贝塔斯曼在经由书友会业务所带来的印刷出版业务和图书营销业务的巨大成功之后,具备了向其他传媒产业领域扩张的必要实力,也付诸于实际行动,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贝塔斯曼将1970年代始于出版业务中的收购策略扩展应用到了德国以外的欧洲国家和美国,先是收购了西班牙出版社PlazaJanes,然后又将美国著名出版社矮脚鸡图书和道布尔戴(Doubleday)收归旗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融媒体不断深入发展,"内容为王"理念被人们重提。以《闪电新闻》为例,浅析融媒体背景下的"内容为王"理念。《闪电新闻》在内容制作上具有技术先进、互动性强、内容"走心"等特色,并且能够实现信息的量身定做、精准传播。融媒体新闻产品要想做到"以质取胜",需要坚持"内容为王",利用媒体技术优势,注重用户体验,还要提升媒体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差序格局"这一概念,以概括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特点。随着社会的变迁,"差序格局"依旧适用于现代社会,并衍生出地缘关系扩大化和利益关系核心化的新特征。针对某系医院事件,本文以"差序格局"为视角,从社会道德约束与法制治理两个方面对案例反映出的问题展开分析与思考,并发现在社会道德约束方面,存在着行业公约的缺失、道德底线受到利益关系冲击、"双重标准"导致道德失衡等问题;在法制治理方面,存在着社会成员法律维权意识薄弱、多数行业的法律规范不完善、有关身体健康等重要领域的法律惩罚较轻等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本文提出了建立行业公约、提高法律维权意识、完善行业相关法律规范等建议与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的背景和治理框架下,参与问题责任化、参与主体多元化、参与过程制度化为大学生参与全球治理创造了可能。关注治理向度是大学生参与全球治理的基本取向,大学生参与全球治理的有效性离不开有效的过程机制的构建,且这种参与机制是与学生的国际化培养战略密切相关的。大学生参与全球治理过程表现出了一种参与机制的有限性与创新思想的无限性的双重特征。  相似文献   

18.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作为"五级三类四体系"中侧重于实施的重要层级,其核心内容是实现对全县域、全要素、全过程的空间管控。本文从四川省大英县实践探索的角度,对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总体规划编制中基于县域发展战略导向的"优地优用"策略、基于县级尺度的五律导向研判评估策略、基于县域发展供需导向的留白控制策略以及基于县级层面服务于规划管治的技术支撑策略,为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提供了一定的技术范式借鉴。  相似文献   

19.
社会安全感是人们对社会安全与否的认识的整体的反映。本文以沈阳工学院大学生为例,研究发现在校大学生社会安全感主要关注网络安全问题、生活环境治安问题、社会热点环境安全等问题;为提升在校大学生群体社会安全感可通过学校、社会等多方、多部门携手,通过综合治理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安全感,建设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徐红映 《社会学评论》2022,10(1):165-180
乡规民约历来是乡村治理的重要机制,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治理格局发生了深刻变迁,在现实情境的推进过程中,这类非正式规范正遭遇有效性不足的挑战.本研究以社会资本理论作为分析框架,结合对宁波市的调研,提出农村社会传统型社会资本的流失和现代型社会资本的缺位,是乡规民约难以发挥效用的症结所在.同时,研究认为挖掘乡规民约的治理效能,近期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通过顶层设计和资源要素下沉,依靠传统型社会资本的治理资源,实现政府主动建构秩序与社会自身自发秩序的耦合.从长远看,构建现代型社会资本,培育基层治理内生力,是发挥乡规民约这类基层治理制度效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