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司蕊  刘海霞 《现代交际》2023,(11):17-24+121
“两山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内含丰富的生态思想和经济思想,体现了对现有生态理论和经济理论的双重超越。其对于生态理论的超越在于化解了“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生态社会主义”与“生态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对经济理论的超越在于发展了传统生产力理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理性和经济理性的辩证统一。“两山论”对生态理论和经济理论的双重超越的意义在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理论的创新发展、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统一和生态与经济的相互转化、融合发展等。  相似文献   

2.
吴苇  刘红梅 《现代交际》2023,(3):36-43+122
在“两个结合”的新视角下,对儒家生态哲学中蕴藏的“天人合一”“仁民爱物”及“协和万邦”等生态理念进行梳理归纳,可从自然观、民生观与全球观三个方面探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儒家生态哲学的融合创新。这样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两创”,为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与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3.
彭颖  向明勋 《科学发展》2016,(11):53-57
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要发挥长江流域绿色生态发展的排头兵和先行者的作用,坚持面向未来的发展理念,尽快出台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规划;坚持“以生态赢得未来”,厚植崇明绿色发展优势;鼓励推进“生态+”发展战略,促进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深化国内外开放合作和交流,不断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大崇明生态岛建设投入,探索创新发展政策试点;着力打造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的“生态桥头堡”,力争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引领区.  相似文献   

4.
张凌琦 《公关世界》2023,(9):114-116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福祉与民族未来,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的中坚力量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高校作为育人主阵地应充分发挥教育的引导作用,改变现阶段生态文明教育现状,构建“线下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线上网络教学”相结合的生态知识讲授模式;丰富“生态理论知识+绿色校园文化+主题社团活动”相结合的生态知识传播形式;形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相结合的生态教育联合机制,切实推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周银知  吴琳 《现代交际》2023,(11):1-8+1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生态理论中蕴含着一种价值理论,其价值核心规范就是正义。其生态正义思想是一种积极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且这个“中心”并不违背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本文从唯物史观的维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维度透视现代全球性的“生态非正义”,指出其根源在于资本逻辑主导下的全球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基于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提出以改变经济增长模式、政治变革和社会解放三条路径建构生态社会主义,来避免生态非正义。  相似文献   

6.
追求“诗意的栖居”,是人类所期望的美好生活境界。然而,随着对大自然的索取超过自然生态的承受能力,人类正逐步失去可以“诗意栖居”的生存环境。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的危机、生态观念的危机。公民生态意识的缺乏,是现代生态危机的深层次根源。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在不断培育公民生态意识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7.
马丽文 《中国扶贫》2016,(15):32-3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明确要求,并多次强调,贫困地区,尤其是脱贫攻坚任务繁重的地区,要牢牢守住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要把生态保护脱贫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途径,努力实现从生存与生态的“对抗”走向“共赢”,积极探索发展与生态建设、群众增收相互促进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黄吟  李冬鹏 《现代交际》2011,(12):267-267
本文旨在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出发,本着把“全球一体化”和平教育理念导入到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的原则,在英美文学文本课外阅读活动中,设计了生态话题诗歌阅读,生态话题小说、散文阅读等活动,以期在英美文学学习过程中进行维护生态环境和谐的“和平”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王良桢  宋言奇 《城市》2015,(2):59-61
城乡环保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环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为了更好地推进城乡环保一体化,需要对理论问题以及实践问题加以把握.基于此目的,笔者试对城乡环保一体化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并对一些实践层面的问题加以探索. 一、理论探讨 从城乡环保发展历程看,能够提炼出两个理论:一是从“城乡生态分离”到“城乡生态对立”再到“城乡生态一体”是社会发展趋势;二是从“城市缺陷论”到“区域规划论”是城乡环保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从“城乡生态分离”到“城乡生态对立”再到“城乡生态一体”是社会发展趋势 1.“城乡生态分离”.  相似文献   

10.
题记:在四川省北部有一片神奇的地方——阿坝州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若尔盖,藏语念作“若尕”,据说意思是牦牛喜欢的地方。但据文献记载,若尔盖是因人名得部落名。相传四十代藏王“赤祖德赞”(815-838)时期,派大臣征伐边境,后来留守今若尔盖地区,其后裔若巴盖登主管钱粮赋税,百姓简称其名为“若盖”,后遂得名若尔盖。  相似文献   

11.
以土地整治为主的"金土地工程"是当前阿坝州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是阿坝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阿坝州若尔盖县的1个项目得到省厅的立项,建设规模为1035亩,净增耕地1000亩,投资为827.98万元。2012年,阿坝州本级共立项土地开发项目16个,总规模2021.63亩,投资1642.522万元。  相似文献   

12.
万花筒     
《老年人》1997,(9)
国外流行“生态墙”时下,既能调节室内温度、又能美化室外环境的“生态墙”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建筑的一种时尚装饰。巴西设计出一种空心砖,里面填充草籽、树胶和土壤,把它砌在建筑墙的外层,待草籽发芽生长,便成为一片吐绿滴翠的“生态墙”。美国墨西哥州的居民建造楼房时,喜欢从河床上切下带草根的块状泥土用来砌墙,待绿草生长起来,根茎相接,互相牵拉,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日本人把预制好的壁网技架放在水里,让苔踪类植物等繁殖附着在上面,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再打捞上来,便成为一块块绿茵茵的生态墙预制件。在尼日利亚首都拉…  相似文献   

13.
“建设生态文明”首次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它向社会发出了明确的导向信号,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实现新的跨越。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森林发展迅速,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作为“城市之肺”——森林,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人口生活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首份省市区生态文明水平排名已经出炉,它来自代表国家社科研究最高水平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区域协调发展与政策研究”课题组,排名首次披露了各省区市生态文明的发展现状。(《中国经济周刊》8月17日)由于它是“我国首份”,本来是很值得期待的。然而,它的真面目却令人晕眩,并进而让人生疑:一些人们印象中的生态大省,  相似文献   

15.
《公关世界》2022,(13):24-26
<正>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中指出,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全社会”这个概念如何理解?为何要强调“全社会”做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者?  相似文献   

16.
王新燕  苗海叶 《现代交际》2022,(11):51-58+122-123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生态民生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治理观、生态文明观、生态共赢观五重维度回答了“为谁建设生态文明”“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以及“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问题,为建设美丽中国、美好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2月6日,“生态综合体”建设工程座谈会在钓鱼台国宾馆召开。中国绿色经济联盟工程及“生态综合体”建设工程有关专家聚集一堂,共商“生态综合体”实施大计。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中国绿色经济联盟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天政绿盟生态技术研究院学术指导、清华大学张瑞武教授对“生态综合体”项目予以高度评价,他从信息及自动化方面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并强调说中国老教授协会尤为关注“生态综合  相似文献   

18.
卢瑜  罗程渊 《城市观察》2009,3(3):169-174
以广州市白云区“国际单位”项目为案例,分析了“生态、创意、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文化理念对于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方明 《炎黄世界》2009,(3):68-69
台湾岛内媒体生态复杂,政治立场分明。对岛内政治与社会舆论有着重要影响力。然而,在政权轮替后,又遇到一场巨大的国际金融风暴重创台湾媒体,中时媒体集团因财务压力换主易人,“台独”政论刊物《新台湾周刊》宣告停刊,“公视”纷争也日益激烈,台湾媒体生态正在发生一场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银发产业’市场空间巨大,但市场上能提供的老年人相关服务及消费产品十分单调,‘银发产业’对四川来说,还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6月1-2日,在四川省罗江县举行的2007中国&#183;罗江银发产业论坛上,相关专家这样表示。在论坛上,来自国内知名的老龄、养生、保健、生态、医药、文化专家就“银发产业”的现状、前景、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