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化已经逐渐运用到了社会各个领域,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途径,从而让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本文针对在新媒体环境之下,红色文化传播与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眼于互联网情境中的红色文化传播现状,以红色文化的内涵为理论分析出发点,从传播主体和传播受众两方面着手对传播现状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当前红色文化网络传播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推进互联网时代下红色文化的大众化发展,增强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唐欢 《公关世界》2023,(5):58-60
新时期,推动Z世代形成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不仅对于型塑年轻一代的党史国史观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而且对于红色文化的高质量传承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Z世代作为移动互联网原住民,深谙互联网技术,尤其习惯于“去中心化”“人人皆有麦克风”的传播方式。湘潭红色文化近些年来在传播实践中突出表现为传播方式单一,内容同质化,文旅融合不够等问题。在十四五期间,湘潭努力补齐红色文化传播策略上的短板,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富矿”的优势,寻求与“Z世代”传播习惯相契合的最大公约数,推动红色文化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化,让红色文化真正“走进”Z世代的心。  相似文献   

4.
李齐亚 《公关世界》2023,(19):90-92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是农业大国,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的革命始于农村,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不过当前我国在传播红色文化的过程中还存在不足,没有对红色资源深入利用。融媒体时代的到来,需要在红色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利用,进而赋能乡村振兴,让红色文化在新时期焕发光彩。基于此,本文从乡村振兴视域下传播红色文化的意义入手,讨论红色文化传播助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阐述红色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如何在乡村振兴视角下传播红色文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郭怡雷 《公关世界》2022,(15):56-57
新媒体时代,先进的媒体技术为红色历史文化的传播带了极大的机遇,但同时传播过程中还存在许多显著的问题,如何更好的利用新媒体技术对红色历史文化进行传播,提升红色历史文化的传播效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从提升传播重要性的认识、挖掘深层次传播内容、打造高素质传播队伍、推进传播渠道建设、推进红色历史文化微传播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已步入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新时代的互联网红色文化宣传面临部分文化作品缺乏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观念,红色文化传播环境复杂,网络法治不健全等严峻挑战。利用互联网时效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样的特点,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让红色基因深入骨髓,让信仰之光熠熠生辉。加强互联网时代的红色文化宣传,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在网络互连的环境下,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各种自己需要的信息,这不仅体现了网络信息传递快和广泛的特点,同时也形成了人与网络不可分割的状态。网络文学内容和不同文学形式结合,网络发展变更已经成为吸引人们眼球的重要方式,文学内容在网络环境下不仅可以实现思想情绪的表达、情感的沟通交流,同时也可以利用音频、视频等外在表现形式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文化思想。在现代互联网的冲击下,结合文学创作、文学传播以及文学内容三种表现形式向网民传播文化信息可以充分满足人们在视听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杨丽艳  杨启 《现代交际》2023,(9):110-116+124
红色文化是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中创造出的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地由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红色文化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发挥其在坚定理想信念、涵养政治素养、激发精神动力方面的重要价值,但目前存在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知“淡化”、情感“弱化”、实践“僵化”等困境。高校可以从课程育人、传播育人、实践育人的角度化解困境,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红色江山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9.
红色文化是民族同胞在艰苦战争年代以及构建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过程中传承下来的革命精神及崇高意识,是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核心部分之一,而河南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拥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散发着强烈的红色文化内涵和教育属性。因此,将河南红色文化有效融入到高校思想教育中,不但能够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作用,还能进一步健全学生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强化高校思想教育的成效性。鉴于此,本文以河南红色文化作为切入点,分析当前河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的价值及问题,并提出合理有效的文化融入途径,以期可切实利用好河南红色文化这块优质的思想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0.
张瑜珂 《公关世界》2023,(6):99-101
河南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对河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河南省高校应该深挖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创新教育形式,利用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在大学校园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真正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理想信念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主要探究河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价值意义,存在的问题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梁晓慧 《公关世界》2023,(17):93-9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的长效性问题,不仅仅可以从传播学角度加以研究和探索,也可以从管理学进行研究。按照管理学的五大职能的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长效性建设需要加大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的发挥。以此调研当下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的现状,其长效性不足的管理原因,就在于管理的五大职能发挥不足。鉴于此,高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的长效性建设应该立足管理的角度,加大网络传播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职能的落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有计划、有组织、有指挥与协调、有及时的督导与反馈矫正、有创新,以此方能长效化运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依托媒体融合环境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面临的全新境遇进行剖析,发现当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工作形式更具跨越性、话语空间更具多样性、教育方法更具交互性。结合融媒环境下信息传播呈现的碎片化、定制化及浅层化特点,着眼全新境遇,提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创新对策:新旧结合,双管齐下;形式多样,内容为先;开阔视野,深入了解;弘扬精神,唱响旋律,以此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蓄势赋能。  相似文献   

13.
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不但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更需要有明确的承载形态、有效的作用领域和表现形式.人民军队是红色文化形成、发展与传播的亲历者,在新时代更发挥了有效引领国家认同和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在推进海南省"双自贸"建设的背景下,以传承红色军旅文化、提升大学生对军队的认知与热情为进路,以不断提升毕业生参军的数量和质量为目的,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探索高校在文化传承与征兵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成因,通过构建"军、地、校"三方配合的联动机制,建构深入推进海南高校毕业生参军工作的有效范式.  相似文献   

14.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更加开放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参与性更加凸显,同时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一定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高校需要从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媒体素养、提升教育管理水平等方面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5.
11月6日,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曝光了新一批传播低俗内容的网站名单。自今年1月全国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以来,曝光违规网站已经实现常态化。一大批严重违法违规网站被关闭,网上淫秽色情和低俗内容明显减少,网络文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正>江西具有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在新媒体的传播助力之下,江西红色文化资源被赋予了新样貌,但同时,江西的红色文化传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下,创新江西红色文化传播的策略,减少在传播过程中的“文化折扣”,才能讲好江西红色文化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祖秉钧  韩颖 《职业时空》2008,4(8):175-175
网络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之一,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据调查,上网人群中大专以上学历者占8467%,大学生已成为网上冲浪的主力军,正是他们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敏感和关注,使网络文化渗透到校园,并迅速与校园文化融合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校园网络文化。网络是把“双刃剑”,因此,认真研究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现状,扬长避短,构建以网络文化为基础的校园文化新平台,已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2007年教育部开展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调研,调研内容之一就是本地、本校校园网建设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8.
红色文化因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与传统文化传承中的特殊定位,需要创新在新媒体语境下的传播内容、载体和路径,这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作为红色文化资源大省的河北,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无疑是极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分析高校图书馆以红色文化引领育人服务面临的困境、开展的举措、育人的要求,探索了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应如何用“立德树人”理念构建红色育人环境,提升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新媒体在提供便利的咨询信息的同时,逐渐成为传播技术的主流。其中,手机、电脑、数字电视、自媒体等方式,涉及的范围广泛。高校作为文化的汇集地,新媒体网络被广泛运用,作为一个高速便捷的信息传播平台,对其进行合理运用,对于学校知名度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升学校形象,杜绝对学校发展不实不利的负面信息的传播,我们针对新媒体网络传播环境下,高校的应对措施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