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做品牌和卖产品是两回事市场竞争有两个层面,一个是产品的竞争,一个是品牌的竞争。产品的竞争属于物质和技术层面的竞争,比如糖果类,它的口味、包装、价格都属于物质层面;品牌的竞争属于精神和心理层面的竞争,比如一些心理感受。所以,品牌的定位不是充分说明产品,品牌定位的关键是挖掘出兼容这个产品的理念。所以  相似文献   

2.
余明勤 《职业》2014,(13):23
和谐劳动关系是雇主品牌的根基对于一个品牌的评价,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解说。按照一般人的理解,有了知名的品牌就有了市场,企业喜欢它,老百姓也喜欢它。我们购物的时候,往往也会受到品牌效应的影响,更倾向于购买品牌较好的产品。一般而言,品牌越好,产品的质量就越有保证,售后服务就越好。雇主品牌也是一样,只不过雇主品牌的树立,靠的是企业的员工,比如企业员工的技术好、心态好、服务态度好等。  相似文献   

3.
所谓品牌推广,是指企业塑造自身及产品品牌形象,使广大消费者广泛认同的系列活动和过程。品牌推广有两个重要任务,一是树立良好的企业和产品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特色度;二是最终要将有相应品牌名称的产品销售出去。由于良好的产品形象能决定消费者实际购买,而  相似文献   

4.
品牌分为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企业家品牌,如果把明星所在的公司看成是企业品牌,那么其旗下的明星就是产品品牌。其实社会的发展,一个人也就是一个品牌,如叶茂中就是个品牌。品牌在塑造过程中会遇到来自各方面原因引起的危机,  相似文献   

5.
企业要获得利润,其中很重要的环节是销售。销售有两种形式:一是向消费者直接售货,一是向消费者销售品牌。向消费者直接售货靠通路、渠道;而向消费者销售品牌,则要靠传播。在消费者面前售货是实物,看得见、摸得着、容易被接受。所以向消费者进行品牌传播,则没有引起诸多企业的足够重视。其实,品牌传播可以帮助企业完成很多基础工作:将产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后将会使他们——理解产品信息——接受产品信息——产生购买欲望,这一价值链将对有效的传播品牌和不断地积累品牌资产有着深远的意义。所以,企业真正成功的销售行为,应是真正把品牌销售到消费者心里。  相似文献   

6.
自然界的动植物总是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成熟稳定和衰退死亡的生命过程。产品也一样,也要经历类似的过程,我们称之为产品生命周期(PLC)。在商业社会,产品提供商之间有了竞争,也就自然而然产生了品牌。而且,商业品牌从诞生、成长、成熟到衰退好像是一个自然进化的过程,可以这样说,品牌在商业社会中,也是有生命的。那么,如何看待和管理你的品牌生命周期,就需要我们理性地分析和研究了。  相似文献   

7.
品牌命名中的几种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名称的设计是否得当,对企业的经营效果有重要关系,也是体现产品整体概念的一项重要措施,决不可等闲视之。但是,我国的很多企业表面上似乎也知道品牌命名的重要性,实际上并不十分清楚真正的品牌命名工作应该如何来进行。 比如,目前在我国的商界不知刮起一股什么风,不少新开的商店都相继取了一些外国人和中国人都感到莫名其妙的名字,什么“斯”什么“曼”  相似文献   

8.
你知道这世上最危险的工作是什么吗?是鳄鱼兽医,拆弹专家,还是在马戏团里可能会挨刀的飞刀助手?其实曾经有段时间,"最危险的工作"指的是创意公司客服人员的工作.什么叫做多品牌战略?以宝洁为例,旗下有五大洗发品牌,海飞丝主打去屑,飘柔主打柔顺,潘婷滋养, 伊卡璐香氛, 沙宣专业美发等等.  相似文献   

9.
品牌不是评出来的,"名牌企业评比"之类的活动搞得多了,企业容易为了获得个好名次而急功近利。培育一个品牌至少要十年、二十年。新一代中国品牌的崛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不仅要靠企业的品牌战略,也需要政府和百姓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相似文献   

10.
正打造三大品牌:产品品牌、人品品牌、文化品牌产品品牌、人品品牌、文化品牌是一个由标到本、由内到外、由有形到无形的完整体系,由此构成了一个企业的整体形象。产品品牌是标。它体现了一个企业产品所达到的技术指标和质量标准,是市场占有的硬件,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品品牌是本。人品决定产品,产品品牌是人品品牌的外在表现。产品品牌来自于人的创新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敬业精神、诚信态度等。产品品牌与人品品牌的结合就构成了企业的"标本兼治"。文化品牌是魂。产品品牌和人品品牌的打造,靠优秀企业文化的渗透。一个企业文化品牌的特质也决定着产品品牌和人品品牌的特色。企业文化品牌具有外树形像、内强"筋骨"的巨大功效。  相似文献   

11.
一、特点与属性根据产品的某些特点和属性进行定位。比如某种洗衣粉含有别的洗衣粉所不具备的某种成分,某种食品是用某种独特的工艺制造而成。可以看出,产品的特点和属性并不是真正长期的竞争优势,如果竞争者以更快的速度或更完美的改进产品参与竞争,常常能做到后发制人。但这种策  相似文献   

12.
近日,BrandZ全球品牌价值榜单的发布者,世界传播巨头WPP集团旗下调研机构MillwardBrown(华通明略)发布了首期"BrandZ?中国出海品牌30强"排行榜及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品牌已经得到全世界的关注.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运营已经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中国企业已经成为全球市场格局中不可小觑的力量.一方面, "一带一路"战略的纵深推进拓展了企业投资的空间和力度;另一方面,投资行业的多元化以及海外并购的频繁出现,也让中国企业越来越活跃于国际舞台.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引导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正在走上产业化道路。产业化广播的产品就是广播节目,而作为产品就必须树立自己的品牌。在市场竞争中,产品的竞争主要是品牌的竞争。曾经有一位美国营销专家指出:“营销的精髓就是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品牌。”可以说,品牌是广播在市场竞争中致胜的法宝,是广告经营的基础和根本,是广播形象的代表。因此,广播人在广播产业的经营中,  相似文献   

14.
品牌原来是指一个名称、名词、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其目的是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现在品牌的概念得到扩张,它不仅属于企业,它还是对消费者的承诺,因此品牌建设与和谐社会在这里找到了通向成功的交汇点。  相似文献   

15.
在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追求“名牌”产品。耐克、可口可乐、哈根达斯、万宝路、宝马等产品总是让消费者爱不释手,它又为相关企业带来了怎样的利益呢?文中立足于品牌资产这个话题,从品牌资产的定义和作用、品牌资产的构成、品牌资产价值链及品牌资产评估方法等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6.
"十年树人,百年品牌"。企业第三品牌即雇主品牌,是一种品牌人力学新论,旨在揭示一个崭新的品牌天地。雇主品牌是继企业形象品牌、产品品牌之后的第三种品牌,它是以雇主为主体,以核心雇员为载体,以为雇员提供优质与特色服务为基础,旨在建立良好的雇主形象,提高雇主品牌在人才市场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从而汇集优秀人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战略性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丁雪峰  李黄珍 《职业》2014,(31):34-35
由于雇主品牌中凝聚着企业和雇员之间的情感关系,并通过雇员传播影响到企业社会形象,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打造雇主品牌的重要性。 成功的企业都能够认识到,雇员是最了解企业底细的第一客户。如果企业价值观不被雇员认同,那么很难想象它会被社会接受。目前在美国为数众多的消费者,宁愿购买稍微贵一点的产品,也不愿意购买血汗工厂的产品。雇主品牌的实质是一种社会责任,而最先感受到这种社会责任的就是企业雇员,可谓“春江水暖鸭先知”。雇主品牌其实是企业品牌的基础和助推器,它将为企业带来最根本的效益与核心竞争力。 本刊与第九届中国雇主品牌论坛组委会共同邀请专家学者和名企高管齐聚一堂,深入探讨如何打造成功的雇主品牌。本刊将分期连载此次论坛中各位与会者的精彩观点,与您共同分享“雇主品牌”的前沿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如果仔细盘点一下制药行业,就会发现行业内大部分药企都存在这种情况:大量的产品或品牌都处于一种闲置状态或无作为状态。对于一家拥有有几十个甚至百余个产品批号的制药企业,维持企业日常运营或能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的产品可能就一种或少数几种,能够在市场上叫得响的品牌就一个或少数几个,哈医药、西安杨森、吴太集团等知名药企哪个不是如此?这倒也验证了80/20法则,企业80%的利润由20%的产品或品牌创造。看来,经营业绩和企业所拥有的产品数量、品牌数量的多寡并不是一种正比关系,产品或品牌过多开发未必能给企业锦上添花,尤其多品牌经营更…  相似文献   

19.
张延湘 《职业》2014,(14):162-162
品牌定位是指企业在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的基础上,对特定的品牌在文化取向及个性差异上的商业性决策,它是一个建立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的过程和结果。本文提出了企业品牌定位存在的几个问题,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一现在有一个说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已转换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的核心就是品牌与品牌之间的竞争。整合传播思想有一个概念,营销等于传播。意思是当产品高度同质化时,就看谁会做信息传播。比方说两只杯子,功能是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