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当代大学生承担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振兴的伟大重任,其生态文明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不仅是贯彻十八大的精神要求,更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影响大学生意识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必须以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大学生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范智强 《公关世界》2023,(18):111-113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而高校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理应肩负生态文明的使命和责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教育,是一个关乎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方面仍存在意识淡薄、文明素养不高、资源浪费现象、知与行不相容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高校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注重教学改革,强化“顶层设计”,以广阔的视野把青年、环境和社会有机融合起来,着力培育具有生态文化素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3.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发展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民生问题。因此,必须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教育,进而使大学生产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的发展容易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偏重追求效率的生产模式以及粗放型增长方式,忽略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导致社会建设面临的生态形势非常严峻。培养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对生态文明建设尤为重要。本文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视角,探讨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现状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关系,力图通过寻找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树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  相似文献   

5.
彭颖  向明勋 《科学发展》2016,(11):53-57
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要发挥长江流域绿色生态发展的排头兵和先行者的作用,坚持面向未来的发展理念,尽快出台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规划;坚持“以生态赢得未来”,厚植崇明绿色发展优势;鼓励推进“生态+”发展战略,促进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深化国内外开放合作和交流,不断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大崇明生态岛建设投入,探索创新发展政策试点;着力打造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的“生态桥头堡”,力争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引领区.  相似文献   

6.
从绿色情商的内涵着手,探讨了生态文明对于当前社会环境的新特点,并通过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论述绿色情商对于大学生文明素质教育的意义及对策。绿色情商是发展大学生文明素质教育的动力,对当前的教育作出了警示及规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以及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本文主要立足于马克思的生态思想等观点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生态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王新燕  苗海叶 《现代交际》2022,(11):51-58+122-123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生态民生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治理观、生态文明观、生态共赢观五重维度回答了“为谁建设生态文明”“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以及“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问题,为建设美丽中国、美好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教改事业良性发展,育人思想不断革新,教学方法随之优化,教育质量得以提高,为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奠定基础。通过探析高校立德树人教育中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价值、培育要点、难点,提出高校立德树人教育中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措施:营建优质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氛围,科学设置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生态素养培育质量,完善高校学生生态素质培育体系,以期提高高校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
当今,经济的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种种生态问题,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刻不容缓。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关系到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生态意识的教育离不开切实有效的教育路径,需要多种方法和途径以及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11.
“建设生态文明”首次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它向社会发出了明确的导向信号,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实现新的跨越。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森林发展迅速,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作为“城市之肺”——森林,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人口生活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十七大以来,我国对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十九大更是明确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首要就是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采取有效手段,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巩固生态文明知识,规范生态文明行为,对学生的发展及美丽中国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站在历史和全局的战略高度,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者、保护者、受益者。高校要充分发挥其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加强社会环境支撑,构建高校育人体系,形成家校合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李朝良 《职业时空》2010,6(5):182-184
加强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方面,也是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建立健全生态道德教育机制,促进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大力推进,青少年生态文明养成教育意义重大。上海市青少年环境保护类基础常识水平较高、生态文明素养较好、生态行为意愿也较强烈,但青少年的生态学知识还比较欠缺、宏观生态系统意识不强、生态文明意愿转化成实际行动的动力不足。上海市生态文明的教育内容主要为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实现的途径包括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社会实践。因此,应在政策上鼓励多方联动、拓展各方资源,在教育内容上结合青少年年龄特点确定教育主题。  相似文献   

16.
何林 《职业时空》2013,(2):124-12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社会经济生活多样化、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复杂多元化、网络新技术、西方思潮等方面带来的挑战,因此必须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具体讲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人为本,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重视网络建设,抵御渗透,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态道德索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对“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进行探究,并对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阐明了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并根据当前教育现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以此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  相似文献   

18.
工程生态教育是以工程实践和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相结合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养成一种科学理性的工程生态世界观为目的的教育体系。工程生态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是一种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作为追求目标的教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工程生态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的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工程建设文明习惯。它不仅是交通土建类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重  相似文献   

19.
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影视文化”的普及传播正在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和新亮点。“影视文化”具有特殊的含义和特征,“影视文化”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具有的独特优势,探讨影视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意识的互动关系也具有着媒介素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伦理道德教育、艺术审美教育等多重价值与意义。因此,未来的研究趋势应该是多维视角下的综合研究,应该是更有针对件的王卑诊联系实际的双向研究。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当前我国高效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缺少抓手、专业各自为政、课外实践缺乏引导、较少关注学生兴趣等问题。通过两个案例的分析,提出建立以"知行合一"为目标,融合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实践创新的课程体系,通过制度建设、师资联合、互联网+等路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