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东升 《公关世界》2023,(16):22-23
<正>近年来,保定市满城区在保定市委、市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按照“推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总要求,积极主动担当、主动开拓创新,把责任担起来,把任务扛起来,认真落实、扎实工作,在高质量发展中全面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铺展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相似文献   

2.
梁玮  施琳 《公关世界》2022,(21):50-5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大局、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正确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前进方向。本文主要探讨乡村振兴政策背景下农村特色产业的路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走近湖北省武汉市的梁子湖畔,邻水听风、触目皆绿。蓝天白云下,灰瓦白墙清新别致;田园山林间,鸡鸭白鹭怡然自得。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和美乡村正在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承载地。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助力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张琦 《公关世界》2023,(19):49-51
<正>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河南省新乡县翟坡镇东大阳堤村坚持党建引领,建强“两委”班子、创新工作机制,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作为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和坚强后盾,以打造绿色生态宜居舒适现代生活条件为基础,以打造村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新高地为目标,以打造文明风尚安定祥和社会环境为重点,形成了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一体推进的高质量乡村振兴新格局,走出一条成长快、成效好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驻村帮扶工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规划产业发展方向,帮助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最终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四川省剑阁县双旗村在广元市自然资源局的对口帮扶下,立足丰富的林地资源、深厚的乡村文脉、秀美的自然风光,正逐步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致富路,同时也荣获了“中国最美乡村”、全国第六批“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2021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第三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四川省第三批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诸多荣誉。  相似文献   

6.
孙媛 《城市》2019,(4):75-79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其提出了包括生态宜居在内的新要求,使乡村振兴战略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意蕴。天津在实践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紧紧抓牢生态美好的底色,坚持乡村产业的绿色发展、环境的绿色宜居以及生态功能的拓展;并克服农村污染时有发生、环境建设软硬件条件不甚完善等问题;努力在城乡融合、突出差异、产业绿色振兴以及共建共享中探索以生态环境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善治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础和升级的关键。只有善治,才能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善治的主体的基础是农民,核心是基层党组织,重点是乡贤,补充是社会组织。注意的问题:预防乡村精英谋私利;治理的公开和透明。善治需要多种手段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8.
《公关世界》2024,(4):5-9
<正>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阐明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要求和主攻方向,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做好“三农”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乡村振兴是当今国情下的大势所趋,自2018年开始,中共中央就已通过“一号文件”连续部署“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历史任务。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这标志着中国已经从“脱贫攻坚”阶段正式进入了“乡村全面振兴”阶段。在这样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时至今日,我们虽然摆脱了绝对贫困,但为确保精准扶贫的建设成果,还必须做好衔接工作,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因此,乡村振兴仍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福建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心系“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牢固树立大历史观,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局,立足地方发展实际,通过烟叶产业、农网建设、生态振兴等方式,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心连心,产业发展有“兴”模式装袋、打包、垒垛……,9月13日,在福建建宁县均口镇修竹产业综合体的配套烤房内,村民宁细女和其他人配合,忙着给烘干后的烟后稻制种装袋打包。“一天的工钱有400多元,好得很。”今年59岁的宁细女说,以前靠着种烟买了房,现在靠着烟叶产业综合体,还能在家门口做点副业。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实施,而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就需要对乡村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充分认识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意义,明确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以及传承与创新乡村文化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而寻求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康美娟  崔扬 《现代交际》2023,(2):113-120+124
如何解决好“三农”问题,为农业农村发展做出顶层设计,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人才先行。人才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对于乡村产业发展、文化繁荣、组织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党和国家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应通过加强乡村本土人才的培训体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及职业教育促进人才振兴的方式有效解决乡村人才引进面临的困境,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新时代适宜乡村人才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13.
张琼  宁波 《公关世界》2023,(3):49-51
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与有效途径,因此红旗渠精神与乡村振兴之间在逻辑上具有相通性,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基本内涵的红旗渠精神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精神引领、鲜活教材和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4.
<正>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乡村地区塑造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高效富美的生产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的重要措施,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保障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情况,探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动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提出乡村国土空间规划是乡村振兴的总牵引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乡村国土空间规划推动实施的重要抓手,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构成乡村地区国土空间治理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国乡村教育始终面临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的难题以及“教不好”的核心问题。为了解决上述的乡村教育问题,国家也认识到做好乡村教师激励工作的重要性,但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激励工作仍然面临:乡村教师工作繁多、任务负担过重、乡村教师收入在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比较上差距较大、乡村教师个人职业发展受限、乡村教师个人生活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乡村教师社会地位较低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减轻工作负担,扩大教师供给数量;施行绩效工资,差异化补偿;建立和完善乡村教师职业支持服务体系;多措并举,切实满足乡村教师个人生活需求;提升社会对乡村教师的积极认知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郭莹 《公关世界》2023,(18):52-56
<正>岷山脚下,古城松潘灯火煜煜,大渡河边,万亩梨田硕果飘香,壤巴拉草原,幸福“天路”蜿蜒向云端,行走四川阿坝,高原净土景美物丰。这个全国唯一的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经过的革命老区,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正在着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阿坝篇章。  相似文献   

17.
晚风月报     
《当代老年》2006,(6):59-62
武汉市斫口区区委组织部部长宋治平深入基层抓调研 促进老干部工作上台阶,赤壁市200名老干部同听“八荣八耻”主题报告,省农办向老红军廉希圣同志祝贺九十寿辰,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离退休党支部对离退休干部进行“八荣八耻”教育,江夏区老干部局将“八荣八耻”确立为老年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人才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重要推力,是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的有力保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突破口。开放大学作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型大学,因办学系统的广布性、支持服务的数字化,在以教育扶智赋能乡村基层人才方面具有独到特色和先天优势。江苏开放大学以聚拢资源服务乡村实用需要、项目试水打造人才振兴标杆、区域联盟拓宽教育赋能半径、人才振兴联动共同富裕作为有效策略,在提升乡村人力资本、加快城乡发展融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和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9.
李庆招 《公关世界》2023,(16):24-25
<正>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的开平,是广东省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所在地,是闻名遐迩的碉楼之乡,更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建筑之乡,文化艺术之乡。开平如何因地制宜盘活特色资源加快推动乡村振兴?近日,开平市委书记余中华表示,开平以“邑美侨乡世遗风韵”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引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以人才振兴助推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缪建军  薛长春 《职业》2023,(11):10-12
当前技工院校正在大力开展对农村各类人才的培养及培训工作,这不仅是国之大策,也是技工院校的职责所在。本文针对当前乡村振兴过程中科技型职业农民紧缺的问题,提出技工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在“扶智”,并阐述了“扶智”的基本路径和策略,以期为技工院校加快推进科技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培训工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