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进入双重转型的关键时期,智慧城市理念为城乡规划学科发展提供了全新图景.笔者在梳理城市规划的智慧化应用历程的基础上,通过对"智慧城市"的剖析,重新认识"城市规划"的本质,探讨智慧城市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从规划理念、 规划形态、 规划决策和规划机制等方面判断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取向,以期为建设智慧城市以及发展城乡规划学科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城乡规划专业建筑史纲课程的应用型转变,弥补了传统建筑史纲课程的不足。构建应用型建筑史纲课程体系,采用多维教学方法,形成适合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的教学理念,培养具备设计理念、技能和经验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一、城市包容性发展的内涵与意义 “包容性增长”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面临着诸多棘手问题:资源环境压力和可持续发展、城市居民贫富差距日益增大、经济发展成果难以共享、社会不公平等.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急需注入城市包容性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城市》2009,(6):79-79
日前,北京、天津、河北规划部门在廊坊签订《关于建立京津冀两市一省城乡规划协调机制框架协议》,借此建立和完善京津冀三方在城乡规划方面的协商对话机制、协作交流机制、重要信息沟通反馈机制、规划编制单位合作与共同市场机制,实现区域规划“一张图”。  相似文献   

5.
作为近年来社会—生态领域蓬勃发展的新理念,韧性城市/韧性社区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和学术热点。但基于城乡规划视角审视当前韧性理论和实践,仍存在其概念模糊和理论难以指导规划实践等问题。首先回顾了韧性、韧性城市和韧性社区的理论发展及研究范式,梳理了当前国际上主流的韧性城市、韧性社区测度方法及指标体系。然后,对比分析了韧性理念下的城乡规划与传统城乡规划的区别,并综述了韧性理论指导城乡规划的国内外探索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合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提出了提升韧性理论指导城乡规划实践的四种措施:完善韧性理论体系;加强韧性规划的顶层设计;以社区为突破口开展韧性社区规划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并强调在此过程中重视理解当地知识和公众参与。本研究扩展了新时期城乡规划理论的研究范式,为城乡及社区防灾减灾规划编制提供了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6.
减量规划是应对城市收缩的政策和工具之一。城乡规划总体上经历了增量规划、存量规划到减量规划等三个主要阶段。北京、上海的减量规划理念最具有代表性,二者在规划中都明确提出了减量规划的要求与规划目标,但二者在减量的目标、类型、重点、综合问题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基于减量发展的背景,结合北京、上海新发布的城市总体规划内容,分析比较了北京与上海减量规划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汪长城  张红喜 《城市》2015,(8):46-49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行各业在新常态下将迎来新的挑战和变革,城市发展自然也将进入新常态,并将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城乡规划作为优化城市布局、合理安排城乡空间结构的重要依据,在新常态下,更是要协同城市职能体系发展一体化和区域空间发展目标的战略实施。因此,从大环境的变化特征出发,作为引领城市发展的城市规划理念应打破以往传统的思路,在多规融合中引进规划新思路和新技术,将城市发展战略和各领域发展目标任务与空间布局、管控有机结合,以适应新常态。这是当前和今后城乡规划工作和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规划界面临的工作重点;如何适应新常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是规划界工作的难点。  相似文献   

8.
易红英 《职业》2013,(35):64-65
生涯发展理念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该立足实际,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分阶段设立合理的职业目标。学生在大学阶段应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以提升就业竞争力和适应力。  相似文献   

9.
将包容性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提出“包容性城镇化战略”是一项重大理念创新.包容性城镇化战略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和手段,也是加快落实协调发展新理念的重要实现形式.包容性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具有内在关系,包容性城镇化战略具有十分深刻的理论和实践内涵,即以协调发展理念为主线,为推动包容性城镇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可行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0.
柴玲  暴向平 《公关世界》2023,(5):130-131
文章首先分析了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发现存在着人才培养方案注重理论、培养模式缺乏创新性、培养环节脱节的问题,使得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不相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立足地方及企业人才需求,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不断探寻改革发展路径,探索产学研协同育人路径,改革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不合理的空间规划和管理导致了城市蔓延和交通拥堵等问题,并带来环境污染、能源消耗以及公众健康等挑战。随着健康城市逐渐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理念,构建健康的城市交通要素和交通系统变得日益重要。然而,我国交通规划与管理范式仍以保持交通畅通,尤其以机动车的通行效率为主,而相对忽视了对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健康效应的关注。在健康城市理念和实践进展的基础上,剖析健康城市与城乡规划的关系,并进一步理解公共交通与慢行交通在支持健康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最后提出基于健康城市理念的交通规划启示。  相似文献   

12.
孙伶 《城市》2012,(10):60-63
近年来,天津市迈入高速发展期,GDP年增速高达16%以上,城乡建设用地年增长50多平方公里,并体现出全域开发的态势。在此背景下,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各功能区主体纷纷组织编制了类型多样、层次复杂的城乡规划和涉及城乡空间利用的专项规划,因而产生出规划编制和管理主体混乱、各规划的地位不明确、规划之间依据关系不明、规划的技术内容和深度不规范等问题,给城乡规划管理带来了一些挑战,为此,需要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规划编制体系。一、现有体系及问题(一)现有体系以历版天津城市总体规划为核心,天津市城乡规划的数量、类型和覆盖范围不断扩展,特别是2008年以来更是编制了数百项规划,形成了初步完善的规划编制体系。  相似文献   

13.
白宇 《城市》2010,(3):45-47
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实施对中国的城乡规划事业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新规划法对控制性详细规划(下文简称“控规”)的管理制度尤为关注,针对我国控规近30年的实践,制定了10余条与控规相关的条款,涉及控规在规划体系中的地位、在城乡建设中的作用及控规的编制、修改和管理等方面。控规的重要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它成为规划控制土地市场化开发的最关键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5·12"特大地震中,都江堰市全域受灾,城市80%以上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山区、沿山区95%以上房屋损毁.在灾后重建中,都江堰市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以先进理念编制城乡规划,以科学规划引领城乡发展,新起点、高水平推进灾后重建.  相似文献   

15.
从企业到学校,从工人到教师,嘉兴技师学院机械制造系主任张建国,把自己的职业生涯从企业车间搬到了学校教室,并把时间意识、成本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质疑意识等一些企业理念引入到学校教学中,开创了企业化教学新模式,并在培养学生职业兴趣的过程中,贯穿项目教学法,让学生渐渐爱上自己的专业,明晰自己的职业定位。  相似文献   

16.
行政规划是“行政机关为了实现国土或城乡规划、兴办公共事业或者公共设施等行政目标,对将来一定期限之内拟采取的方法、步骤、措施而对外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划”。行政规划一经确定,就“成为行政机关在其确定的时空范围内从事其他行政活动的依据,具有与法律规范相似的功能”。因此,如此重要的攸关国计民生的事项理应有公众参与,如此人民当家作主权才不至于虚置,这是宪法层面公众参与行政规划的意义。公众参与行政规划制度的制定是民主政治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笔者认为制定省级农村房屋管理地方性法规的主要理由如下。其一,我国城乡规划法规定:"在乡、村庄规划区内使用原有宅基地进行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的规划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但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自颁布之日起施行。日前,《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自然资源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问:《办法》印发的背景和主要考虑是什么?答: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责等划转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推进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报批的同时,  相似文献   

19.
陆礼 《城市观察》2012,(2):161-167
"公交优先"作为当代全球性的城市交通发展理念,蕴涵着深刻的伦理诉求。城市交通的伦理性源于对最低收入者生存权利的人文关怀,表现为它是一种具有公益性的公共产品;城市交通的公共属性要求在城市交通的规划与发展过程中,重视当代人"可达性权利"的平等性和重点关照性。当代发达国家"公交优先"的普遍经验证明,"公交优先"是中国城市交通发展不可替代的策略抉择。  相似文献   

20.
问题意识作为一种主动探究问题的创造性思维,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问题意识,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实现问题意识的培养为主线,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的现状,并从问题意识出发,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让问题意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