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二年级的写话教学对于整个小学阶段都是相当重要的!只有在这个时候打好了基础,以后的作文才会有保障!才会有坚实的基础!怎样培养二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呢?《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由此,我觉得对二年级写话的培养首先应该是对写话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写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写出精彩的语言。  相似文献   

2.
钱桂莲 《经营管理者》2009,(15):300-300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新课标指出:“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而低年级学生的写话常常是建立在说话的基础上,即先产生口头语言,再由口头语言转变成书面语言。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写话能力,必须与说话训练相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语感,下面是我在培养学生说话写话能力方面的一点个人心得。一、激发兴趣,提高说写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探求、获取知识,产生奇思异想不竭的原动力,激发儿童写话的兴趣,离不开以下几点:1.丰富生活,感受生活。生活是知识的大课堂。因此,鼓励学生去多观察,多体  相似文献   

3.
正人们往往只是注意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或者事物,对其他尽管很明显的东西或事物却视而不见,陷入内部视野陷阱。在决策实践活动中,由于领导者注意的资源往往有限,容易产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需要处理的内外部条件分外地关注,而对自己不感兴趣但对决策会产生重大或者致命影响的内外部条件视而不见的错觉。这种  相似文献   

4.
《决策探索》2011,(1):84-84
作部署、定项目一定要尊重事物的成长期,不能急于在自己的届内、任内收获。要勇于担"难"。"难"就是发展的另一面。把"难"解决了,事物就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就是提升。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6.
李靖 《领导文萃》2010,(12):115-118
每个人都正在用自己的经历来写一个故事。每个了解你的人,都是这个故事的读者;而对这个故事最了解、对这个故事满意与否最权威的读者还是自己。你对自己的故事满意吗?  相似文献   

7.
在与他人沟通时,我们随处都可以发现有这么一些人,只要“逮”着了说话的机会,总是滔滔不绝高谈阔论。当然,每个人在适当的场合,将自己认识事物、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沟通交流表现出来,以塑造睿智聪颖、精明强干的魅力风采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不注意沟通的技巧,不善于把握沟通的层次、结构、节奏以及时间的长短,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8.
“统帅不必是细致的人物观察家,不必是敏锐的性格分析家,但是他必须了解自己部下的性格、思考方法、习惯和主要优缺点。统帅不必通晓车辆的构造和火炮的挽曳法,但是他必须能正确地估计一个纵队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行军时间。所有这些知识都不能靠科学公式和机械方法来获得,只能在观察事物时和实际生活中依靠理解事物的才能,通过正确的判断来获得。”  相似文献   

9.
<正>很多单位遴选公务员,点名要招"笔杆子",这个岗位为什么这么"热"?而今已经在机关里工作的"笔杆子"谈起自己的职责又是什么感受?来,听听他们的职场滋味吧。第一篇稿子写了半个月"万事开头难"。张先生是某省城区委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至今他都对自己的第一篇稿子记忆犹新,"当时是办公室主任忽然跟我说让我写一篇关于党内监督的理论文章,我接到领导通知以后非常兴奋,"紧接着,张先生就开始查阅相关资料,希望自己能写出一篇非常好的稿子,  相似文献   

10.
嗜好,辞书上意为人对某一事物的特殊偏好。人生在世都有自己的嗜好,或嗜吃穿,或嗜烟酒,或嗜书画,或嗜歌舞……人之常情,其忧何来呢? 近读欧阳修所著《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对嗜好之忧感慨良多。此文叙述了后唐庄宗李存勖起于忧患,毁于……  相似文献   

11.
大学毕业生求职,首先要通过向用人单位呈送求职信来介绍和推销自己。求职信是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有关情况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因此,求职信写得是否“抓人”,对毕业生求职成功与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求职信怎样写才更“抓人”呢?写出对自己人格、品质的形成有特殊意义的经历不同的生活经历,往往可以造就一个人不同的人格品质,也常常会影响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具有优秀的人格品质,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同样,如果一个企业或者单位是由—个个具有优秀人格品质的个体组合而成的话,那么该企业或单位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中就会不断…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作文教学,命题作文形式,容易禁锢学生思维,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及智力发育。作文教学的创新教育,就是要打破禁锢,启发学生想象,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的作文在新、奇上下功夫,有个性,而不是千篇一律。我认为作文的创新教育,从低年级起就得进行起步作文训练,旨在发展学生的思维及语言的表达能力,其理由有二:一是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一般三至八岁的儿童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期,语言和智慧的发展潜力很大;其二是低年级儿童虽然识字不多,但已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他们在家庭、幼儿园和各种交际活动或游戏活动中,已受到不同程度的语言训练,有了一定的语言实践,他们不但会说一句话,甚至会说一段话或一个简短的故事,而把这些话或简短的故事记录下来,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作文了。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低年级写话要求,主要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相似文献   

13.
有一句经验之谈:永远不要向你的上司提意见!这基于一种简单的逻辑,即:一般人都不爱听反对自己的话。但我认为凡人都有向往好事物的一面,所以不妨在适当的时候向你的上司提几点“建议”,它不仅含括了你所要提出的意见,而且指  相似文献   

14.
李敏 《科学咨询》2009,(14):69-69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小学教学关注最多的是学生创造性、合作性等学习习惯的培养,但身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更应该意识到:学生的听、说、读、写、算等一些常规性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容忽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想谈一谈自己对常规性学习习惯"听"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新任北京市副市长的洪峰表示,把秘书写的稿子当自己文章讲,对不起自己。他认为如果自己思路没理清或者没想透,讲话肯定很短,“再讲就成官腔了,把别人或秘书准备的稿子,报纸杂志上抄的、东一段西一段拼起的文章,当成自己的文章去讲,  相似文献   

16.
星期一早晨,刚一走进办公室,校长就递给我一张单子,上面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地写着近几天办"事情"的人员名单.这个月的工资早就随没了,我望着那一长串的名单,想想这几个月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劳动所得都"随礼"了,现在还得去拉"饥荒",我真想大哭一场.  相似文献   

17.
况晨光 《秘书之友》2006,(10):26-27
近十年来,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坚持写作,先后在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和中科院等主办的80余家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各类理论文章500余篇。常有人问我:你平时工作那么忙,怎么还有时间写那么多文章?  相似文献   

18.
王寅佳 《领导文萃》2014,(15):113-115
正所谓恶搞,是指用滑稽、搞笑等方式表达出自己心里对某些人物和事物的看法,如今在西方,它已成为一种"政治文化",对政要的恶搞花样百出。"国际恶搞"的原因也许是因为历史上波兰曾遭德国占领,现实中德国又处在强势地位,波兰媒体对德国领导人一向不客气。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曾经被丑化成一个被女纳粹分子骑在身上的"可怜总理"。默克尔上台后,又被嘲讽为"丑陋的农妇",遭恶搞的程度有过之而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几个方面,他们相辅相存,多数教师对此很重视。但有的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而忽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其结果不仅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难以提高,就是对学生的书面表达(写的能力)的培养也会带来极大不利。针对有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着重“写”轻“读”,重“写”轻“说”,以及“读”、“写”、“说”严重脱离现象,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以为只有注重“读”、“说”、“写”的互补训练,方能提高初中作文教学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20.
“充分开发”——经常从报纸、电视上可以看到听到,出现频率极高,而且自己在写材料时也喜欢运用的词“充分开发矿产资源”、“充分开发生产能力”、“充分开发现有条件”……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但前不久笔者在美国学习、生活了4个月,听不到“充分开发”的字眼——取而代之的是“有效开发”,揣摩一下,确有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