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地处龙门山地质构造带,历来是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5·12"汶川特大地震前,我省共有发育规模和危害程度不等的崩塌、滑坡隐患点10万余处,泥石流沟3000余条。汶川特大地震后,地震灾区山河破碎,灾区新增了大量地灾隐患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已查明的地  相似文献   

2.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改变了灾区旅游环境状况,改变了灾区现有旅游产业基础条件,加剧了汶川地震重灾区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的矛盾。如何实现汶川地震重灾区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是汶川地震重灾区旅游业恢复重建最具挑战性的难题。本文结合旅游业在汶川地震重灾区恢复重建中的地位,汶川地震重灾区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汶川地震重灾区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如何协调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改变了灾区旅游环境状况,改变了灾区现有旅游产业基础条件,加剧了汶川地震重灾区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的矛盾.如何实现汶川地震重灾区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是汶川地震重灾区旅游业恢复重建最具挑战性的难题.本文结合旅游业在汶川地震重灾区恢复重建中的地位,汶川地震重灾区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汶川地震重灾区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如何协调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8年10月以来,汶川地震重灾区四川省广元市立足本地实际、着眼长远,率先在地震灾区提出"低碳重建"理念并切实付诸行动,积极探索后发地区发展低碳经济、转变增长方式之路.  相似文献   

5.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发生在四川汶川的8级强烈大地震,考验着灾区人民面对空前灾难的心灵承受力,也考验着救援人员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志愿者的毅力和决心。从汶川、北川等地震灾区,我们不断听到救援者和灾区人民发出的坚强而充满沉着乐观的话语,这些声音似一道阳光照亮人们沉重的心灵,给所有人以"活着"的希望和力量。  相似文献   

6.
根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汶川地震灾后农村恢复重建专项规划>,汶川地震灾区共有4834个受灾贫困村列入了灾后恢复重建范围.  相似文献   

7.
"汶川"重生     
聆听"汶川" 自2008年5月12日那一场浩劫开始,"汶川"便跳入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重建近两年来,来自"汶川"的喜讯也一直不断. 地震发生后,根据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把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的指示精神,特别是回良玉副总理要求扶贫办要抓紧制定贫困灾区灾后重建规划的重要指示,以及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条例>、国家抗震救灾总指挥部重建规划组有关要求,国务院扶贫办编制了国家确定的汶川地震51个极重、重灾县内4834个受灾贫困村的灾后恢复重建 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8.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大力支持地震灾区抗震救灾,恢复生产,促使灾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各项建设尽快恢复和超越灾前规模水平,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围士资源部、财政部以及省国土资源厅相继迅速制发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令第526号)、<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8]21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川府发[2008]20号)、<国上资源部关丁实行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特殊支持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19号)、<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贯彻国家和省灾后恢复重建国土资源支持政策的实施意见>(川国土资发[2008]65号)等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灾区恢复重建和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若干优惠政策倾斜.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灾后社会建设中,除修复已损毁的建筑设施外,来自民间的公益组织在重建灾区社会关系、社会融合、社会秩序、社会环境等方面也有很多新尝试,构建了灾区社会建设的支持体系.整理民间公益组织在汶川灾区的实践样本,以期对本次4·20雅安地震灾后社会建设有所借鉴. 农村社区重建的乐和模式 由著名环保人士廖晓义在四川省彭州市通济镇大坪村发起的"乐和家园"项目,保留了自然村的历史形态,不仅帮助村民争取到政府投资的村道项目,彻底改善山村交通状况,还通过"乐和生态保护协会"组织村民重建家园.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导刊》2008,(17):48-49
5月12日,四川汶川8级强烈地震,给地震灾区造成了严重灾害。巨大而突然的悲情,牵动四川各地老年人的心。连日来,老人们纷纷加入向地震灾区捐款捐物的行列。年逾八旬的合江县离休干部李德蓉、邓国荣夫妇,从他们的离休金中拿出2万元捐献给汶川地震灾区。华蓥市蓥光路社区在广能集团老年活动室设立了捐赠点。101位老年人踊跃捐款捐物,当场收到捐款6807.80元,衣物873件。  相似文献   

11.
博客记     
对汶川地震的关注仍将持续。6月8日,国务院发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6月中旬,灾区一些村寨出现险情;次生灾害的威胁,使灾区群众避险安置大转移刻不容缓。也许地震灾后重建的过程会很长,但重建不是回归,应当是建设更好的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2.
党中央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26号)《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已经2008年6月4日国务院第1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积极、稳妥恢复灾区群众正常的生活、生产、学习、工作条件,促进灾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相似文献   

13.
要闻资讯     
《老年人》2009,(6)
两年将完成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任务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5月12日在震中汶川县映秀镇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出席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他  相似文献   

14.
2010年5月29日,国务院扶贫办和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签署"中德技术合作灾后经济重建项目"框架协议,利用德国政府提供的资金探索帮助汶川地震灾区贫困村重振生计的路子.  相似文献   

15.
一、全力以赴,严密防范震后地质灾害. "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发生,引发了大量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严重威胁抢险救援队伍、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灾后重建的顺利开展,成为震后灾区人民面临的最大威胁.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领导高度重视,胡锦涛书记、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和绍史部长、小苏副部长等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严密防范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切实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汶川地震中的德阳灾区为例,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二手资料,对地震灾区产业与环境资源和环境保护之间的依承关系、灾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变化及灾区产业体系受损情况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的研究,对地震发生后原有产业发展战略的资源环境约束性因子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估,并因地制宜、因需制宜地提出了震后灾区原有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导刊》2009,(13):F0002-F0002,F0003
2008年5月21日,全国民政系统支援汶川大地震灾区电视电话会议在四川省民政厅召开  相似文献   

18.
在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的时候,我们曾经担心:社工在地震灾区能坚持多久?没有政策、没有资源、没有救灾经验,有的甚至连“身份”都没有,仅凭着专业精神,社工们能在灾区呆下去吗?  相似文献   

19.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我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城乡统筹的办法,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作为一项重要抓手,积极参与灾后重建工作,本文以都江堰市和彭州市两个极重灾区为例,就挂钩项目对灾后重建的现实作用和显著成效进行分析,对如何深入推进灾区挂钩项目进行展望,为灾区全面恢复重建、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过后,恢复重建是当务之急,但我们应该怎样规划呢?我们不是为了重建而盲目地搞规划,而是为了汶川地震灾区人民子孙后代的长住久安,为了国家安定而规划。在这次的重建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汶川的地震灾害地质构造,冷静地思考,科学地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