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模糊系统与知识工程国际学术会议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已于1987年7月11日至15日在广州和贵阳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学会倡议,经国家科委和贵州省政府、广州市政府批准,由贵州省科协和广州大学联合承办的.这是一次大型的国际学术会议,参加者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日本、西德、意大利、加拿大等14个国家的代表40多名和来自国内28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150多名。模糊集理论的创始  相似文献   

2.
一、2002年度工作简况本年度的主要工作是筹备和举办了第八届国际蒙古学大会。为了筹备本届大会,专门成立了以蒙古国教文科部副部长Б.额日敦苏仍为首、由有关学术机构的代表组成的筹备委员会。为了解决本届大会的财政问题,国际蒙古学协会向蒙古国政府和各有关国际机构提出了赞助申请。大会的财务最终是靠蒙古国政府、日本国"日本基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赞助,以及与会人员交纳的会费和协会会员费解决的。  相似文献   

3.
'95世界妇女大会和中国妇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5世界妇女大会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妇女研究与国际的接轨,本文概述了从1993年世妇会筹备至今的5年来,中国妇女研究在国际妇女运动和女性主义学术促动下,在研究视角、研究领域、研究深度、研究推动决策、妇女学学科建立等方面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4.
为迎接今年秋季周敦颐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浔的召开,我校经过一年多的积极筹备,老师们已撰写了一批学术论文。为了交流成果,相互切磋,共同提高,九江师专教务处和九江师专庐山旅游文化研究所合作,于5月4日举行了“九江师专周敦颐研究论文报告会”,二十多位同志出席了会议并报告了自己的最新研究心得。 江西省社联副主席李国强同志,江西教育学院周文英、李才栋教授,应邀到会指导,并就江西社会科学研究情况,周敦颐国际学术研讨会筹备过程、关于当前周敦颐研究的几个问题,分别作了精彩的发言。  相似文献   

5.
我校岭南(大学)学院经济研究所拟于明年11月召开“广东外向型经济与粤港澳经济关系国际研讨会”。为了筹备这次国际学术会议,准备举行系列小型专题研讨会。第一次是“对外贸易与广东经济增长研讨会”,于1990年7月6日在学院院部会议室举  相似文献   

6.
由我校与贵州省科协联合主办的国际模糊系统与知识工程学术讨论会经过一年半的紧张筹备,于7月11日至16日在广州、贵阳两地举行。模糊集理论创始人 L.A.Zadeh 教授应邀作重要学术报告。会议收到来自18个国家的论文64篇,有15个国家的40多名专家学者来华交流,会议收到国内论文162篇,近150名国内专家出席会议。这是一次大型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会议论文集将由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成立20多年来,学术队伍不断扩大,学术研究成果丰厚。出版学术丛书、论文集、学术专著近百部,发表学术论文近千篇;多次主办国际、全国学术会议,开展学术交流。今后要扩大组织,加强管理,不断学习与创新,提高学术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8.
由上海机械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联合筹备的“第一届系统学学术交流会”于1990年11月26日至29日在我院召开,这是系统理论方面的第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早在系统工程学会成立之初,钱学森教授就已指出建立系统科学的基础理论——系统学的重要性。近年来,围绕着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和突变论这三种论点,我国的系统学学者  相似文献   

9.
2008年5月17—18日,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迎来了建院30周年庆,同时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一起举办了“大学教育质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大型国际学术会议。院庆暨研讨会期间,群贤毕至,盛友如云。来自9个国家以及中国两岸三地的400余位高等教育专家、学者和大学校长代表、院友及记者编辑等汇聚厦门,其中会议代表331位。大家在一起回溯高等教育学科三十年发展历程,展望未来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趋势,同时就大学教育质量的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形成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是我院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特别高的一次学术盛会。  相似文献   

10.
我国首届美国历史国际讨论会侧记陈海宏,杜凤山美国现代化历史经验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8月1日至5日在威海市举行。这是我国首次举办的有关美国历史的国际学术会议,同时还举行了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7届年会。会议由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  相似文献   

11.
第十五届国际汉藏语言学会议于今年8月17日——19日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本届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北京大学主办。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任本届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我校朱德熙教授任组织委员会秘书长。这是社会科学领域内在我国举办的一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汉藏语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语系之一,很有研究价值。1968年美国一些汉藏语学者发起举行了第一次关于汉藏语的国际学术会议,并决定每年举行一次。最初名为“汉藏语构拟会  相似文献   

12.
一、传播理论创新该方向直面我国社会转型期传媒所面临的问题,突出我国社会转型期传媒制度建构和传媒理论创新主题,开展纵深的学术专题研究,形成专题论著。五年来先后召开四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传播理论的本国建构和传播学中国化研究,近年又提出社会转型与传媒理论及制度创新问题。目前主要研究的专题有:中国新闻传媒的软实力与竞争力、近现代欧洲传播思想、影响传播学发展的西方学者、百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社会转型与中国传媒制度创新和西方传播理论谱系研究等。  相似文献   

13.
近日,适逢“’99南宁国际民族民间文化学术研讨会”之际,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会在南宁召开了首次学术规划会议,会长郑元者(复旦大学)、副会长廖明君(广西艺术研究所)、方李莉(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杰(广西师范大学)、刘祯(中国艺术研究院)彭兆荣(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等出席会议。与会者围绕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基础理论建设、田野调查、知识教育、学术园地、学术交流、年会筹备和组织工作等议题展开了切实有效的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学术目标,就是要立足于当代人类学美学或美学人类学的理论高度和人文理想…  相似文献   

14.
为了隆重庆祝建校七十周年,学校决定召开第五届学术讨论会,广泛开展以学术交流为中心的纪念活动。校庆期间拟安排四个大型学术讨论会,报告会,即“电波传播与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学术报告会”,“历史学学术讨论会”,“法学问题报告会”。校庆前后,还将陆续举行十七个学术会议,其中有全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教授参加的中国数学会,有高尚荫副校长主持、全国著名专家张香桐等五位学部委员参加的“生命科学在前进讨论会”,有中国稀土办公室  相似文献   

15.
为推动义和团运动研究,中国义和团研究会与上海大学历史系联合举办了"义和团运动与义和团战争学术论证会".与会学者就"义和团与中西文化"、"义和团战争还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与社会转型"、"义和团运动与民族主义"及2010年学术会议主题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从扩展义和团研究的视野、运用社会科学新方法研究义和团和开发新史料尤其是档案史料和海外史料等方面为2010年在山东大学和上海大学举行"两地会"形式的义和团国际学术会议提出了许多设想.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环境社会学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经过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积累,中国环境社会学在21世纪前10年里在学科定位、学术成果、组织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学科定位表现在对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等方面的进展。学术成果突出表现在环境污染的社会成因分析、城乡居民的环境意识和受害者的环境抗争领域。组织建设体现在3家较为稳定的学术机构、3次大型学术会议、频繁的国际交流和可观的人才培养。今后的中国环境社会学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介绍了石油学会院基层委员会三年来紧紧围烧我院教学科研工作的中心任务,学会做了大量的工作。支持我院教师38人参加了28次国际学术会议,210人参加150次全国性学术会议,纽织举办了74场(次)论文报告会和45次专题报告和讲座,活跃了学术空气。奖励论文854篇,专芳38部,促进我院教学科研发展初见成效,并提出了学会今后工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2月5-7日,由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台湾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哲学研究所、儒学研究中心,财团法人东方人文学术基金会.鹅湖月刊社,台湾师范大学国际与侨教学院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崇基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九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来自祖国台湾、香港、大陆两岸三地和美国、韩国、新加坡等海外学者  相似文献   

19.
补白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纪念叶适诞辰850周年暨永嘉学派国际学术研讨会简介   由温州市人民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浙江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学会等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纪念叶适诞辰850周年暨永嘉学派国际学术研讨会”2000年11月在温州召开,来自海内外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和纪念活动。本次学术会议期间共收到论文、专著50多种,会议集中研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叶适与永嘉学派的经济思想;2.永嘉学派与当代温州;3.永嘉学派的其他方面思想。   (广言)  相似文献   

20.
从第21届世界哲学大会、“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统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第13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等三大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中概括出以问题为中心的当代世界哲学走向,探讨了当代世界哲学的多元化发展态势,指出其突出表现是主流话语受到挑战,地区问题和民族哲学受到重视,哲学深入到全球化时代的问题之中,与生活世界之间的联系更加直接和密切,发展中国家的声音有所增强,中国学者的声音也得到越来越密切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