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随着党政机关对年轻干部选任力度的不断加大,年轻干部在机关中的比例不断增加,成为各个单位中重要的生力军。年轻干部具有学历层次高、学习能力强、个人潜力大等优势,但部分年轻干部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浮气躁、自视过高、好逸恶劳等"短板",需要历练和打磨。年轻干部少接"天线"、多接"地气",对个人成长大有裨益。一、少接"天线",摒弃急功近利之念年轻干部少接"天线",必须坚定三种认识。坚定"万丈高楼平地起"的认识,不必苛求"高起点"。年轻干部要沉下心来,积极主动做一些看似枯燥烦琐的小事、吃力不讨好的杂事、劳心费力的难事,通过  相似文献   

2.
所谓"冷板凳",是指待遇差、工作苦、关注度低的岗位。年轻干部初出茅庐,想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但现实与理想往往存在差距,很多年轻干部在"冷板凳"上一坐,或自暴自弃,或止步不前。笔者认为,年轻干部坐了"冷板凳",心却不能冷,要将"冷板凳"坐出热度来。首先,要静心。从心理上接受"冷板凳",把"冷板凳"当作锤炼自己的舞台。年轻干部要有毛竹精神,厚积薄发,在"冷板凳"上储备自己的能量。其次,要勤学。因为是"冷板凳",领导关注少、工作少、应酬少,所  相似文献   

3.
正人们常把年轻干部形容为"小毛驴",因为他们年轻、机灵、有活力。笔者认为,年轻干部不妨学学"小毛驴",放下架子、弯下身子,踏踏实实在基层锻炼提升。一是沉下心神"拉好磨"。初到基层的年轻干部大多会有一段苦闷期,本想到基层大展拳脚,却发现基层工作就像"毛驴拉磨",枯燥无趣。其实不然,基层的很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要多"墩墩苗",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张掖市在深入分析研判当前干部队伍现状的基础上,启动实施年轻干部"墩苗计划"和"穗选计划",建立年轻干部常态化培养选拔机制,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接受锻炼,为长远发  相似文献   

5.
正干部成长成才是一个长期过程,既要靠"外力",即充分借助组织培养,更要靠"内力",即依靠自身不懈努力。年轻干部如晨之朝阳、田之春苗,虽充满活力、敢闯敢干,极具可塑性和创造性,但又经验不足、缺乏历练,容易走弯路和犯错误。为此,年轻干部当积极自修,练好"摸、爬、滚、打"之功,有效弥补不  相似文献   

6.
在创新变革环境下,年轻干部需要始终保持燃烧般的热情、惊人的斗志、执着的信念而渐入"工作狂态",如此才能创新突破、才敢亮剑示威、才愿全力以赴。这就需要领导者破除套路偏见,让年轻干部"敢狂";认可试错价值,让年轻干部"想狂";营造动态氛围,让年轻干部"可狂"。  相似文献   

7.
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警惕因过度激励带来的"马太效应"负面影响。要运用辩证思维把握好"度",统筹兼顾、着眼长远、抓住特点培养选拔年轻干部。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把准年轻干部选拔导向、夯实成长根基、校正成长路径、激发担当精神,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正年轻干部是干部队伍的生力军,年轻干部的成长直接关系党的事业长远发展。组织部门要将年轻干部的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发挥好把关作用。一要把好政治关,防止"基础不牢"。年轻干部讲政治,核心是要信念坚定,做一名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的好干部。理想信念坚定,才不会得"软骨病",才能在遇到各种困难、挑战、诱惑时站得稳脚跟、经得住考验。二要把好锻炼关,防止"蜻蜓点水"。只有把年轻干部放到条件艰苦、困难大、矛盾多、问题突出的地方进行历练,多蹲蹲苗、多接地气、多经风雨,才能最终长才干。三要把好管理关,防止"好人主义"。当前,年轻干部面临的诱惑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越来越多,干部腐败  相似文献   

9.
一些年轻干部在实现事业梦的道路上极易患上"成长焦虑症",影响自身的健康成长.如何应对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疾病呢?笔者认为,可从"成长焦虑症"的表现、产生根源、自我调适等方面入手,从而找到应对"成长焦虑症"的有效路径. 一、年轻干部成长焦虑症的表现 1.本领焦虑.年轻干部的社会阅历相对较少,业务能力不足,面对周围同志资格较老、本领较强的现状,会产生"己不如人"的想法,产生本领恐慌.有的年轻干部认为,尽管自身的理论水平较高,但是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不足,产生本领焦虑.  相似文献   

10.
年轻干部"软骨病""缺钙症"的主要症状是:怕担责,遇事能躲就躲;怕困难,工作拈轻怕重;怕学习,思想空洞零碎;怕麻烦,问题能推就推;怕吃亏,工作浮于表面;怕吃苦,不愿深入基层。年轻干部之所以有"软骨病""缺钙症",主要是因为缺乏精神淬炼、基层锻炼、为民情怀和斗争精神。年轻干部根治"软骨病""缺钙症",应补足"精神之钙"、实践"强筋壮骨"、坚持"活血化瘀"、涵养"浩然正气"。  相似文献   

11.
正基层处在改革发展的最前沿,工作涉及面广、任务多、责任大。肩负着经济社会发展重任的年轻干部,要想顺利开展工作,就必须"琴棋书画""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才能在基层的沃土上成就一番事业。一、学会"弹钢琴"基层工作可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就是"穿针引线"之人。年轻干部由于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实际工作经验不足,面对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难免显得手足无措,理不清头绪。毛泽东同志曾教导领导  相似文献   

12.
正基层年轻干部大都处于职场最底层,如同阴暗角落的蘑菇一般不受重视,每天干一些打杂跑腿的事情。但是多年后,有的"蘑菇"还是"蘑菇",有的"蘑菇"已经成为顶梁柱。其实这就是自我定位的问题。不当"蘑菇"干部,基层年轻干部要善于学习充电。当今时代,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年轻干部要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有针  相似文献   

13.
领导论丛     
正年轻干部要敢把"冷板凳"坐热孙萌有一些年轻同志是名牌大学出身,认为自己学识好、能力强、品行佳,却工作辛苦、待遇不好,又没有获得关注和提拔,产生了抱怨情绪,激情也渐渐消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于年轻干部来说,提拔过快并不是好事情。不愿坐"冷板凳",何不首先仔细掂量一  相似文献   

14.
年轻干部从最底层进入,在单位领导新老更替轮回中,每个人一生都会遇到几次在官位面前的抉择。在机遇面前,年轻干部是"争",还是"让",抑或是被动地顺其自然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勇气、智慧和耐心。一、积极寻找组织需要和个人理想的契合点,要主动"争"现代社会对年轻干部的竞争意识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近年,中央进一步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要求各地到2015年,厅局级以下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5.
正对年轻干部,以"不错"或是"不行"的模糊评价,来简单决定其"上下",是不负责任的。孟子见齐宣王纵论治国理政之事,谈及用人,这位"亚圣"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这段话,说的正是选人用人要兼听兼采,才能识得真金、选出贤人。"用多双眼睛看人选人",近日,中央召开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工作座谈会,中央领导提出"多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多从群众口碑中了解干部",切中了新时期年轻干部培养选任工作的要害。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越来越多的"90后"年轻干部到基层工作。面对所谓的"新生代",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他们搭建科学成长平台。转变思想观念,打造能吃苦、不畏难的"新新一代"。要以经常性地开展党性教育、举办基层年轻干部培训班和组织年轻干部座谈会等方式,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倾听他们的内心诉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基层群众观,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展现新时期年轻人的韧劲。创造良好环境,避免"90后"基层干部成为被社会质疑的群体。要通过宣传"90后"基层干部先进典型、加强  相似文献   

17.
年轻有为者在工作中往往容易因傲气过甚、喜好充当权威、厌恶管束限制、偏好一枝独秀而招致周围人群反感。一些有心者对年轻干部也会借"不成熟"质疑其应对水平,借"不稳重"质疑其担责能力,借"不安分"质疑其服从态度,借"不谦虚"质疑其道德品行,刻意放大其个人缺陷。年轻干部要想及时"止损",就需深入一线,历练增"资";严守底线,正身增"德";身体力行,实践增"涵";继承发展,自省增"质"。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调速换挡的关键时期,领导干部要在新常态下做到积极作为、迎接挑战、把握机遇、攻坚克难、与时俱进,就要有敢于直面问题的勇气,尤其是年轻干部,肩负着改革发展的重任,要为当地百姓"打好工",决不能"光吆喝、不干活",决不能"当官做老爷"。同时,要做到"五个自觉",增强看齐意识,既要埋头苦干,又要抬头看路,保证不走偏、不迷路。  相似文献   

19.
正选派年轻干部到县乡"墩苗",是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优化干部成长路径、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战略举措。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越是条件艰苦、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锤炼人。县乡处于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年轻干部了解基层实际、向广大群众学习的最好课堂,也是磨炼作风、提高素质的大考场。选派年轻干部到县乡"墩苗",就是要让大家在基层"吃劲"岗位上,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直接面对矛盾困难,进一步增加对国情民意的了解,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增强驾  相似文献   

20.
大多数年轻干部学历高、精力旺、接受能力强,只要肯干事、求上进,就容易受到领导青睐,得到更多的历练机会。对此,年轻干部要好好把握机遇,用成绩回报领导的信任。笔者认为,年轻干部应注意"四忌",正确对待领导的信任。一、切忌急于求成,做到从容不迫。面对领导信任,有些年轻干部总想在工作中证明自己,结果往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