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论申志诚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本路线要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国家要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关键在于我们党,在于坚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虽然没有也不可能回答当今时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每一个重大课题,但是作为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相关理论,无疑为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今天科学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提供了理论源泉和行动指南。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理论源头。今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探索,正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继承与延续、坚持与发展、守正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培养“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采取的措施和办法等方面,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学习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对于保证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推动和促进现代化建设,以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都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略论邓小平的管理思想吴利亚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从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到军事、文化,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原理、原则到方式、方法,邓小平都有深刻的思考,系统的论述。邓小平的管理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主体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科学的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主体与补充共存和运行的规律,阐释了坚持社会主义主体,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付诸改革开放实践,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当代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列主义。它第一次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坚持这一理论,是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在继承和总结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理论创新。这些理论创新,明确了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体系,确立了全党必须坚持的新的指导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更全面的阐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进行了全面描述,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要求和基本要求,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深化了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这些内涵深刻的新表述、新部署、新亮点,在继承和发展中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是坚持共产党的先进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认为,把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教条主义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把生产力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所面临的主要任务错误地认定为建设新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是严重阻滞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步伐的理论障碍。应该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不是最后的斗争,而是在开展最后的斗争之前的另一场斗争。  相似文献   

9.
建设带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落后国家坚持共产党领导,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由之路。列宁与邓小平就如何认识租实践建设带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围绕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性,社会主义模式的特殊性,社会主义实践的长期性,进行多层面的理论阐述和实践探索,为我们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思维与视野。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这个理论体系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课题,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也标志着我们党的理论建设更加成熟。全面系统地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结构,对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时,要重视学习和研究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论述,认真分析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在新时期关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系列论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12.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七部分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进行了论述,阐明了国家治理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对国家治理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概括论述.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文化的支撑,而这种文化就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底蕴,凸显了国家治理的中国特色;革命文化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了国家治理革故鼎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深厚的价值共识,丰富了国家治理的中国智慧.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于推动国家治理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第一次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论述邓小平特色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探讨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所作的杰出贡献。  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社会主义需要改革,无产阶级的领袖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1890年,恩格斯就认为:“所…  相似文献   

15.
坚持理论创新是江泽民同志一贯倡导的思想,是江泽民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论述的理论品质,《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论著,系统完整地体现了江泽民同志理论创新的思想。要着重从坚持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理论创新的思想指南、理论成熟是理论创新的重要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理论创新的源泉、动力和根本目的等三个方面理解江泽民同志的理论创新的思想。本文首次提出了理论成熟是理论创新的重要基础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作全面的分析。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经过了酝酿准备、提出形成、完善发展三个阶段,并论述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的探索和继承关系。最后从哲学的高度,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必将在实践、认识的无穷过程中,进一步的得到完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涵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涵义,或者说,什么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呢?党的十四大报告作了科学概括和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系统地回答“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他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理论的核心和基础是把大力发展生产力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对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大国尤为重要。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社会主义认识上的重大突破。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改革开放,允许私营,个体经济存在和发展等共同构成了这一特色理论的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19.
在历史即将进入21世纪的关键时刻,党的十五大重新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一步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发展过程、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在重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同时,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内涵深刻,理论和实践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历史的经验和发展趋势充分表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落实科学发展观必将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