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书谱》在书学中的价值崔延和唐代是我国包括书法在内的文学艺术极为发达的时期。这一时期书论研究的内容比过去更细致、更深入,并出现了有系统的书论。孙过庭的《书谱》、张怀武的《书断》、窦的《述书赋》、颜真卿的《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等书论,不仅是唐代,也是...  相似文献   

2.
初唐孙过庭所《书谱》,既是一个学习草书的范本,又是一部经典的书论,《书谱》在关于书法的地位、社会功用、书法艺术的内涵、美感,以及书法实践等方面均有独到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正> 一、孙过庭和他的《书谱》 在《宣和书谱》中有孙过庭的一段记载:“孙过庭,字虔礼,阵留人。官至率府参军录事。好古博雅,工文辞,得名翰墨间。作草书,咄咄逼羲、献,尤妙于用笔,俊拔刚折,出于天才,非功用积习所至。善临摹,往往真赝不能辩。文皇尝谓:‘过庭小字书乱二王’。盖其似真可知也。作《运笔论》,字逾数千,妙有作字之旨,学者宗以为法。然落笔喜急速,仪者病之,要是其自得趣也。今御府所藏书三:《书谱序上下》二,  相似文献   

4.
《书谱》以言简意赅的文辞论述了孙过庭独尊王羲之的书法取向,书法之体、书家的素质及主客观条件.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问题。此书对当今书坛的社会现状及书家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书谱》最具特色之处,便是在全文中贯穿了孙过庭的儒家审美理想与人生价值观。这种弘扬政治理想与艺术理想统一的书法家高尚完美人格的艺术观乃是孙过庭书学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6.
儒家的艺术观在孙过庭的《书谱》里得到了比较完整的继承。《书谱》的书法理想是"中和美",即提倡书法中"情"与"法"、"骨力"与"妍媚"等的和谐统一。《书谱》对书法的人格主义批评也受儒家艺术观的影响。此外,《书谱》"质以代兴"、"异质同妍"的书法风格观也来自儒家美学。  相似文献   

7.
项穆,明代万历年间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和诗人。有著作《书法雅言》和诗集《元贞子诗草》行世。《书法雅言》是一部比较有系统的书学著作,行文大体摹拟孙过庭《书谱》,气息纯厚,“论旨一贯,条理井然,独抒心得”(《历代书法论文选》)。项穆“中和”的书法审美观,在《书法雅言》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并且成为全书贯穿一致的论旨。首先,项穆“中和”的书法审美观,表现为他把“中和”之美做为书法艺术最高的审美理想。在《中和》篇中,写道:“书有性情……圆而且方,方而复圆,正能含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美善。”在项穆看…  相似文献   

8.
继承与发展的统一,理论与创作的结合,乃是唐代书法辉煌的直接原因。唐代许多书法家,同时也是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及其《书谱》就是一个明证。研读其人其书,不仅于继承传统书法,就是建构今日之书法框架,都有诸多启迪。  相似文献   

9.
唐人孙过庭所作的《书谱》是集书论与书法于一体的伟大作品.长期以来,人们对《书谱》所述的书法理论的价值多有评述,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评析《书谱》的语言艺术特征,特别是从其骈体文的特征进行分析,以凸现作者运用语言的高超艺术.  相似文献   

10.
唐代书法艺术成就灿烂辉煌,书家辈出,流派众多,书体齐备,书作丰富,对后世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而良好的影响。书坛上的楷书四大家,唐代有其三。张旭、怀素等人的狂草大放异彩,在书苑里开拓出一个崭新的天地,极大地丰富了书法艺术的表现力,使人倾倒。唐代书法作品流传下来的也较多,清代孙星衍的《寰宇访碑录》著录的就有一千四百多种。尤为可喜的是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孙过庭、颜真卿、李白、贺知章、唐玄宗、柳公权、杜牧、杨凝式等书法大家的墨迹传世,为我们欣赏研究唐代书法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原始资料。然而流传到今天的书作,毕竟是当时作品  相似文献   

11.
<正> 一、书法艺术的感情性—从作品中得到的感受 任何一种艺术作品,进入到人们感觉器官的时候,人们的心底里便不时地涌起一种奇妙的情感:压抑、轻松、粗犷、细腻、畅快,甜美。然而,这些情感却象一团魔影,朦胧不清,一纵即失。这种从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审美感受,就是艺术的感情性。书法艺术即是如此。孙过庭说王羲之“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恰怿虚型,《太师箴》又纵横争  相似文献   

12.
书法艺术结构因人因体而异,但仍有一定规律可循。纵观中国书法艺术的结构形式,笔者以为可将其基本原则作如下概括。 一、平正匀称——中和之美。 历代书法家都把结构的平正作为书法艺术的最基本要求。王羲之认为书法结构“务以平稳为本。”(《笔势论》)唐代孙过庭说,“至于初学分布,但求平正。”(《书谱》)书体呈现的严正浑厚、雍容大度,在相当程度上得力于结构的平正。结构平正不是要求书体上下方整、前后齐平、笔画一律、呆板拘谨,这些恰是中国书法家最忌讳的  相似文献   

13.
论姜夔《续书谱》中的书法美学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夔《续书谱》是对孙过庭《书谱》的继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在书法理论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书法美学观点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对楷、行、草三种书体特征的评析,崇尚魏、晋楷书的"飘逸之气",强调草书灵活多变的特性,最推崇王羲之的行书。二是对用笔、用墨等技法的见解,具体分析了执笔、运笔、笔画形态、笔势等,主张用墨要有变化,力避单调。三是阐述习字的途径,包括摹书、临书。四是推崇书法作品中的风神和书家的情性。  相似文献   

14.
当人们赏玩古代书法墨迹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稿》、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诗》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经不同程度的“涂改”。近几年来,在各种高层次展览、高层次获奖作品中,我们又见到了不少经“涂改”的佳作。然而,时人对“涂改”还缺乏深刻的研究与思考,习惯地把文字、文句的“涂改”当作了书法艺术的“必然错误”。忘记了文字、文句内容有别于书法艺术内容这一基本道理。使之面对古人妙迹产生疑惑与多余的缺憾,对今人佳作造成曲解而挑剔。对此,本文就书法中…  相似文献   

15.
彝文古籍内容丰富、种类繁多,而专门注释单字的书却极为罕见。半个多世纪前,杨成志先生收藏的《昆明西乡彝文单字注释》是迄今发现的第一部古彝文字书。本文拟对该书的发现、珍藏情况加以介绍,并对其内容、性质、作者、成书年代以及价值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孙过庭在《书谱序》中提出的"同自然之妙有"这一中国书法理论重要命题,常被学者理解为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应该达到奇妙同于自然的境界或简单地比拟为隐与秀的融会贯通。其实,这并不符合此命题的内在义理。孙氏"同自然之妙有"是在佛学影响下产生的一个书学理论命题,它要求书法作品超越现象界中的分别、机心而达到直指本源的真空妙有境界,即空灵境界,其理论内核应为佛学。  相似文献   

17.
杜预对《左传》的注释,首先创造性地确立了经传合一、比义而解的整理与注释原则;其次治经广摭博洽,重书例归纳的注释经书内容;最后对《左传》书例的归纳,是杜预经学文献整理研究的又一大贡献。他以简驭繁,约简精洽的注释风格,使《左传》研究走出了单纯字句训诂的困境,奠定了两千年来经学书例和治经的基本范式。  相似文献   

18.
日本江户时期禅僧廓门贯彻所撰《注石门文字禅》 ,是海内外唯一一种《石门文字禅》的校注本。本文从版本学、校勘学、注释学等角度 ,对此书作了详细的评述 ,指出此书虽非尽善尽美 ,但其在几乎无所依傍的情况下 ,首次完成了对《石门文字禅》的全面校勘与注释 ,为后人阅读《石门文字禅》扫清了大部分文字障碍 ,其首创之功及学术价值将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19.
好异尚奇之士,翫(玩)体势之多方;穷微测妙之夫,得推移之奥赜.著述者假其糟粕,藻鉴者挹其菁华,固义理之会归,信贤达之兼善者矣.存精寓赏,岂徒然欤(与)! 孙过庭《书谱序》虽相克而相生,亦相反而相成. 张怀瓘《<书断>序》汉代孔安国在《尚书·序》中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由是文籍生焉.”认为是伏羲氏  相似文献   

20.
李善《文选注》对汉赋的注释包括赋作解题、赋家小传、文字校勘、辨识通假字与异体字、标注音读、训释语词、串讲句意、揭示主旨与写法等诸多方面,内容丰富,观点稳妥。注释中大量征引先唐时期的汉赋注释以及经史子集各类文献,详释语典与事典,资料富赡,识见卓绝。李善《文选注》堪称是汉赋注释史上的高峰与典范,对有唐以来的汉赋注释与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