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前言自从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已经有一百多万年的历史了。“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包含着极其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在当前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中,读一点社会发展史,有着重要的意义。人类社会是有规律地、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世界上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并且极不平衡,但新事物一定要战胜旧事物,新兴力量一定要战胜腐朽力量,新的社会制度一定要代替旧的社会制度,全世界都要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学习社会发展史,能够帮助我们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向前发展的.自从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以后,人类历史上就出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这四种社会形态.每一种社会形态,就其所由发生的时代和条件来说,它都是必然的,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因此,奴隶社会被封建社会所代替,封建社会又让位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又将日益为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这就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封建制理论深刻揭示了西欧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特点,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深入认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起着重要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把各个阶段的人类历史看作"自然历史过程",封建社会是马克思社会形态学说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马克思主义学者对马克思封建制理论给予继承和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封建制理论不断丰富和创新,而马克思封建制理论的现实意义对今天世界各国的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改革实践的深入发展,长期争论没有达到统一认识的一些理论问题,又重新提了出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能否由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共中之一。有人认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可以由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并且断言,中国就是超越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由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有人则持相反观点,认为“资本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种社会  相似文献   

5.
作者认为,马克思主张人类历史的线性、进步观点,根据这个观点,整个社会历史经过无产阶级专政,最终达到没有阶级的社会阶段。维科对历史的性质和认识历史的可能性的四个原理的看法和马克思的看法有相似之处,这四个原理是:(1)人类创造历史。人类是历史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和决定性的因素;(2)我们必须把人类的历史理解为各个社会的历史。历史学家应该关心的构成单位是社会,而不是个人;(3)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期内,人民并不是在有意识地创造历史。历史并非是人类自由活动的有意识的结果;(4)在结构严格的科学范围内,人类是有可能认识历史的。维科认为,我们必须把人类理解为不能征服的社会生物。维科还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经历了一系列的阶段。在马克思看来,这些阶段是:部落社会、古代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将来可能还有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维科所说的“理想的、永恒的历史”理论包括三个不同的阶段:神的时代、歌颂英雄的时代和人的时代。按照他的学说,只有到了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定的阶段,我们才有可能建立一门真正的历史学和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6.
周代社会性质,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在中国现代历史学的阶段上,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论题。古中国的社会,依据马克思的论证,是属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东方类型,自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到印度,都是在以公有财产为基础的社会,向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社会过渡的阶段。这是解答中国古代社会的钥匙。人类社会发展,由低级到高级,氏族公有制,是它必经的阶段。摩尔根曾经用这把钥匙,解开了古代希腊、罗马及古代德意志,历史上未曾解决的最重要的谜。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也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史观的普遍真理。要解开中国历  相似文献   

7.
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的人事制度,都是同当时的历史条件相适应的,既是当时历史现实的反映,又是当时社会的客观要求。比如“禅让”制是同以狩猎为主的原始社会相适应的,“分封制”与“世卿世禄制”是同畜牧业和不发达的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相适应的,“政党分肥制”是同人类社会开始向工业化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前期相适应的。当人类进人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民主与效率程度都比较高的条件下,各国公务员制度的先后出现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一由整个行政制度决定,公务员制度在性质上具有政治(民主发展程度)和技术(效率高低…  相似文献   

8.
日本现代化的社会机制问题,是国际社会学界注目的问题之一,也是日本社会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列宁说,在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各国人民都各自做出了贡献。为了总结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历史经验,在此我们发表一点浅见,就教于各国朋友。不言而喻,各国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不一,具体条件各异,致力于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9.
行会,是封建社会城市经济中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和欧洲中世纪的各国,都曾普遍出现,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过重要作用。马克思认为:欧洲的行会制度是“第二类型的所有制”(即“工具所有制”),它的形成,标志着社会在所有制方面进入了“第二个历史阶段”。而我国的行会,不仅在整个封建社会后期都一直存在,其影响还延续到近代,在我国封建经济发展史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对于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搞好对外开放,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很有现实意义。 一、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它的产生和发展,对人类历史的进步起了积极的作用。 资本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不是资产阶级的主观臆想,而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作为对封建制度的代替,资本主义曾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以由必然性和普遍性来理解“底”。有一个各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都必须经过的阶段 ,这是必然性 ,尔后再超越这一阶段 ;有一个各国人民在交往中共同遵守和拥有的平台 ,这是普遍性 ,在此平台之上 ,每个个人都可以展现自己的个性。由逻辑的与历史的关系可知 ,必然性是普遍性的根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封建社会的历史是历史科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封建社会形态曾經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正确地闡明封建制度产生和确立的过程及其規律性,是深刻理解封建社会中一系列根本問題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在馬克思列宁主义經典作家的許多著作中,已經提出了有关封建主义經济理論的基本原理。毛主席的伟大著作“矛盾論”、两类不同性貭矛盾的学說以及“論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紙老虎”等文章,对于封建社会史的研究工作具有深刻的理論指导意义。特別是毛主席根据中国革命时实践,科学地总結和闡述了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特点,为我們提供了光輝的榜样。  相似文献   

13.
每一种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中国封建社会是仁义礼智信,资本主义社会是自由平等博爱,十八大报告也初步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种不同的价值观虽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空间不太一样,它们的本质属性与内涵也有巨大的差异,但是它们萌芽、产生、发展的过程都要遵循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共同规律。对三种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与差异性的比较和分析,对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炼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孕育于封建社会内部,但资本主义能否发展,却取决于社会经济和政治等诸方面条件,其中封建国家政权的作用尤为重要。本文试就东西方封建社会晚期各国推行的经济政策进行比较,以考察各国资本主义初期历史发展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自己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风格与传统,其内涵极为丰富。而语言则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负载了人类世代相传的社会经验,是具有社会意义的各种知识的来源。世上每种语言都充满了文化色彩,语言中的文化现象包括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等各方面人类所独有的特征。任何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它们各自代表了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特的表达方式。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两者密不可分。因此,要实现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以语音、语法、词汇三大要素为传统教学是远不足够的,还必须重视语言的文化积聚功能的培养。离开了社会文化因素或缺乏这方面知识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学好英语便成为一句空话。所以,我们要了解英语文化内涵所在,才能在英语教学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不同语言之间结构不同,语义的表达却有共同之处,尤其是各国谚语彼此借鉴,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人类的智慧和文化,试比较:  相似文献   

16.
如何科学地认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本文运用唯物史观世界交往的方法和"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方法,着眼于马克思对中国历史分析的思路和内在逻辑,从中国封建社会封闭性的现象入手,由表及里地追寻到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进而说明了中国封建社会横向上社会结构的僵化导致了其纵向上发展的停滞,而纵向发展上的停滞又强化了其横向上社会结构的僵化。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本文在对中西封建社会结构的比较研究中作出了自己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前言 树有根,水有源。语言文字也同世间其他事物一样,有其产生、发展、形成的历史过程。语言是人类社会的历史产物,没有人类社会不可能有任何语言。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为了进行有效的社会性劳动与生活,为了交流思想,协调行动,进行有组织的社会性劳动,从被动地依附自然到能动地支配自然、改造自然,以求获取更加丰富的生活资料,便逐步创造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考察人类社会一般规律时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所以,资本主义社会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经过自身充分发展后它必然被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取代。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本文主要从生产力方面对资本主义的自我否定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9.
作者认为海南岛在新石器时代才有人类活动,其经济以渔猎为主,农业为辅;文化处于几何印纹陶文化阶段。夏、商、周时代,海南还处于原始部落的历史阶段;秦汉时代海南岛才出现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才有转机,海南岛进入了历史新时期。  相似文献   

20.
自有人类便有宗教。宗教随着社会历史变迁而发展变化 ,并与民族关系极其密切。汉民族的历史上多种宗教并存而尤以儒、释、道三教与国家政治关系紧密。儒学乃封建正统思想 ,道教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 ,佛教则呈现出一种外来文化中国化的形式 ,三者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或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它们在政治功能上表现出了其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并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儒为主、释道为辅的政治文化格局。值得注意的是三者与政治的关系同世界其他宗教与政治的关系相比 ,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