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的电视重大报道凸显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看似是当今时代无法破解的悖论,但追根溯源,可以找到悖论的根基;从电视对灾难报道、危机报道和盛会报道三个场域着眼,我们可以看到,在灾难报道中诉求人文精神,报道中就没有宏大与细节之争,在危机报道中回归精英主义,商业利益和公共利益之矛盾也迎刃而解,所谓"点名"或"不点名"实为无谓之争;在盛会报道中树立"理性民族观",平衡"兜售民族"与"融合世界",二者将在传播活动中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2.
灾难总是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伴而行,难以避免,森林火灾就是其中之一。体现在新闻传播领域中,森林火灾报道就成为了新闻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学界对这方面的关注还很不够。因此,关注我国森林火灾新闻报道,剖析其固有的报道模式和理念以及存在问题,反思灾难新闻报道中的社会责任,十分迫切。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灾难新闻报道模式的基础上,阐释了我国森林火灾事件报道的范式,分析了其中存在的社会责任问题,提出了灾难新闻报道应满足公众知情权、指导公众、重视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3.
在汶川大地震报道中,成都电视台对民生新闻模式的运用,在众多新闻报道中保持自身的风格和特色,具有重要意义.民生新闻模式由于其自身的特征,在灾难报道中具有突出的优势,代表了灾难报道中的一种"民众话语",也有其自身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摘要]我国进入灾难频发期,媒体也随之出现灾难报道的热传播,这样更好地满足了受众对于灾难事件的信息知情权。但是灾难报道不应该仅局限于抗灾、救灾活动,应该从生态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叙事学等多维视角拓展报道空间。当然,提高报道质量和报道空间,还需要更多相关思考,比如灾难报道的情感把握,灾难报道的报道伦理、不同群体的心理看护等都值得深入思考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作为灾难报道的马航失联报道,因现场缺席、多元报道形态、综合性等特征,成为中国政治传播的绝佳案例。本文以“马航事件”为例,分析了政治传播的国内外经验,提出其提升的四个基点:人本主义、有效性原则、新闻机制改革和政治修辞。  相似文献   

6.
新闻媒体在灾后重建中发挥了稳定民心、引导舆论的积极作用,其中党报和都市报担当了不同的职责,二者各有特色又都存在着不足。本文以《四川日报》和《华西都市报》为例,比较二者在灾后重建中的报道差异及其思考,以为党报和都市报根据自身定位用不同的方式开发新闻资源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新闻策划是对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对新闻事实的背景材料、发展过程以及发展走势作了透彻分析后,对新闻的主题思想、报道基调、新闻规模以及新闻发表进行的一种有机规划。它包括追踪新闻策划、专题新闻策划和为配合这些新闻策划而进行的社会活动策划。它一方面有利于对信息资源披沙拣金,突出报道主题,提高新闻宣传质量;另一方面有利于实现新闻资源的挖掘增值,获得最佳深度效果。从而实现了媒介既定的舆论引导的目的。1.吃透“两头”,抓好选题新闻策划作为现代新闻工作中的一个新领域,并不意味着它对每一个新闻素材都要进行策划,新闻策…  相似文献   

8.
深度报道是新闻传播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目前有"报道体裁说"、"报道方式说"、"报道理念说"和"报道形态说"等多种认识,这些认识的普遍特点是缺乏历史与逻辑的视角,对深度报道的解读难免存在盲点和误区;从历史角度看,深度报道特指解释性报道,后在实践中又增加了其他一些报道形式,最终发展演变成为一种新闻理念,而从逻辑上,学者们普遍认为的深度报道的体裁形式,与深度报道之间不都是必然关系,还存在一种或然关系。  相似文献   

9.
灾难性摄影报道自身具有重大的新闻价值和独特的审美内涵。作为摄影师所创作的灾难影像,要在传播过程中实现其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美学价值,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完全取决于摄影师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具有人文关怀精神以及对灾难背后深层意义的挖掘。  相似文献   

10.
新闻典型报道有两种思维方式:以传播者视点报道典型的传统思维方式;以受众视点报道典型的当代思维方式。传统典型报道思维方式把典型抽象化,报道中的典型高于生活中的典型,导致典型报道的包装、变异和虚假化,致使受众产生逆反心理。以受众为中心的当代典型报道具有5 个特征和功能,提高和强化了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1.
指出电视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 ,而电视新闻报道的很多事实 ,又都是以数字形式表现出来的 ,用数字进行新闻报道 ,可以避免人为的主观因素 ,使电视新闻报道更显客观、公正 ,更具有说服力 ;有的数字中隐含着新闻 ,这就要求记者要善于分析、研究数字 ,并能从数字变动的轨迹中找出新闻所在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 ,如果数字运用得当 ,就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最后提出了运用数字进行报道的几种方法 ,以使新闻报道更加直观、具体和形象  相似文献   

12.
走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场报道代表着新闻的发展方向。国外新闻机构的现场报道已经与新闻的滚动播出、全天直播以及后期的制作流程与运作方式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国内的电视台现场报道也逐渐增多,出现了多个以“现场”命名的新闻栏目,但却鲜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现场报道作品。如何走出误区,除了多增加记者的历练之外,还在于新闻理念、新闻体制等方面的变革,为更多的真正的现场报道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3.
由于报道量、报道方式、编排形式等因素所导致的电视民生新闻中负面报道失当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往往会误导受众和新闻报料人,产生负面报道通胀效应并破坏收视情绪。媒介从业人员应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使负面报道产生正面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4.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理论是对新闻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的有效工具,试图利用这一工具对鲜有问津的貌似客观公正的"中性"自然灾害类报道进行分析,揭示出语言、意识形态和权利之间的密切关系存在于任何形式的新闻语篇中。以期读者提高批评阅读意识,增强在阅读国外强势媒体新闻时的判断力,从而有效抵御西方话语霸权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侵蚀。  相似文献   

15.
融媒体时代,新闻报道内嵌短视频的情况日益普遍。从信息编码角度看,新闻报道中嵌入短视频可以扩展新闻报道内容,增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现场感、可信度,提升新闻报道的关注度与影响力;从信息解码角度看,其有助于受众全面、立体、透彻地了解新闻事件原委,便利受众社交化、直观化、共情化地读取新闻信息。新闻报道运用内嵌短视频应当把握相关操作要领并遵循相应的要求,方能为新闻报道增色,同时要规避不必要的法律及伦理风险。  相似文献   

16.
"洪战辉报道"的成功在于其"成功的"议题设置", 整合资源,集中报道,营造强势效应,在于对整个事件的辩证处理,在于很好地坚持贯彻了以事实说话的原则,"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报道方式有效结合;洪战辉媒体报道的不足在于故事层面报道较多,深层挖掘不够,在于求独家,抢新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从洪战辉宣传报道启示我们应该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辩证地去运用新闻价值标准,新闻传媒应该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新闻报道强调客观公正 ,但不能剔除新闻活动中的情感作用。我们认为 :情感是新闻报道的合理因素 ,但情感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必须要符合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要符合新闻受众的基本需求 ,同时新闻报道中情感运用得当 ,既可以激发新闻记者的采编热情 ,丰富新闻素材 ,也可以提炼新闻主题 ,提升写作技巧 ,从而进一步调动受众情感 ,提高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比中、英、美三国主流媒体在自然灾害新闻报道中转述引语使用的差异,揭示其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对读者的影响。以批评语篇分析为理论框架,结合语料库定量研究方法,选取中、英、美三国自然灾害新闻报道资料分别建立语料库,通过整理、分析、对比所得数据,发现三个语料库在转述动词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对读者产生了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9.
当前商业报道的地位、领域和思路面临极大的挑战,但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机遇,应该大幅度拓宽报道领域,具备超前性和指导性,增加深度分析的份量。  相似文献   

20.
张福民 《南都学坛》2003,23(2):112-114
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法就是用事实说话。但在新闻工作实际中,对事实的报道中又大量搀杂着记者的主观议论,一些新闻研究者也提出新闻报道可以夹叙夹议。这种新闻工作实际中的误区和研究领域认识上的偏差,影响着新闻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新闻报道应该排斥议论或不提倡议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