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公职律师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律师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定位为党政机关高级、专门法律顾问的公职律师经过二十余年的改革探索已经渐趋成熟,无论在身份特征、职能定位、法律责任,还是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制度架构都已渐成体系。而制度背后所展现的司法行政部门与政府法制机构关于公职律师的主导权之争、公职律师与社会律师的共生与竞争关系,以及游离于公务员与律师两种身份之间的职业界定都展现了不同制度结构的张力与博弈。未来,应当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体系而非律师制度体系中理顺公职律师的管理机制,应当以公职律师的律师身份优先为考量,完善相关权利责任机制设计。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对律师的监管实行司法行政机关与律师协会的"两结合"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完善律师惩戒制度,需要对司法行政机关与律师协会进行职能定位,合理划分惩戒权限;设立律师协会惩戒机构,分设立案调查室与律师纪律庭,赋予相应的职能;完善律师惩戒的立案、调查、听证、审理、复查程序,保障当事人的程序性权利;建立司法最终救济机制,对律师惩戒进行合法和合理性的审查。  相似文献   

3.
刑辩律师有效辩护在制度和实践层面遭遇困境,有效辩护难以实现,新律师法的实施也未能改变这种状况。偏重犯罪控制的价值观及其线性诉讼结构、律师的职业道德欠佳和执业风险以及当前社会控制力薄弱给刑事司法机关增加的社会控制责任,是律师有效辩护困境的深层原因。加强律师有效辩护的制度建设,需要树立平衡兼顾犯罪控制与权利保障的价值观,保障刑辩律师获取充分的案件信息为有效辩护作必要准备,刑事司法机关应切实保障律师的辩护权与其他诉讼权利,同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4.
律师的地位直接反映着公民权利受尊重的程度,反映着国家的法治状况,也反映着社会文明和开化的进程。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律师的社会地位和执业环境却不客乐观。我国2008年6月开始实施新《律师法》,专门规定了一些新措施破解律师执业“难题”,为更好改善律师执业环境,保护律师执业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但需要指出的是,在新法中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存在。本文结合我国社会现实.针对律师权利的保障制度,对此次《律师法》修改从正反两方面来加以思考,并初步提出了完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律师职业的本质属性在于其社会性与政治性,基于此,律师职业的应然性定位应该具有双重性,即一方面律师是自由职业者,另一方面又是司法辅助者。律师的这种双重定位既反映了上述律师职业的本质属性.又揭示出律师在社会发展到现阶段所应有的定位,体现了律师所担负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
就我国刑事程序中的律师辩护状况,对广州地区的警察、检察官、法官及律师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1)律师介入程序的时间;(2)获得律师帮助的知情权;(3)中请会见律师的时间;(4)律师会见中的监听;(5)被指控人在程序中的人身权利;(6)律师对被指控人的人身保障;(7)被指控人对律师的安全信赖;(8)律师对刑讯逼供的态度;(9)律师在程序中的特权;(10)辩护律师保守职业秘密的伦理判断。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表明:1996年以来,我国刑事程序中律师辩护功能趋于扩张,被指控人的程序权利、人身权利有了一定的制度保障,但要实现“以权利制约权力”的合理诉讼结构,实现司法公正,仍然需要司法体制和刑事程序制度的进一步改良。  相似文献   

7.
北洋时期的法律把律师定位于社会法律工作者,即自由职业者,与清末相比则是历史的进步。北洋政府受传统“无讼”观念和“讼棍”观念的影响,对律师制度仍存疑虑,突出强调律师的义务,确立了以司法机关监管为主,律师工会管理为辅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8.
现实中我国律师执业权利经常性地被侵害,律师执业环境相对恶劣,律师行业健康发展困难重重。要优化律师的执业环境,保护律师执业的合法权利,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从立法角度保证律师执业权利;建立律师进入行政、司法体系的职业转换及准入制度;提高律师整体素质,加强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力度;建立律师执业权利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9.
律师诱发司法腐败表现为律师违法对法官进行拉拢、贿赂、腐蚀,影响司法的公正。产生律师诱发司法腐败的原因主要包括律师在诉讼中地位偏低、律师素质良莠不齐、律师行业竞争激烈、对律师的管理弱化、律师执业的社会环境差、法官与律师之间缺乏有效的“隔离带”等因素。文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刑事律师执业权利在我国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对律师的执业权利作出了一些新的规定,实现了与律师法的有效衔接,使得刑事律师的执业权利得到进一步明确。但由于立法的不完善以及司法的限制,刑事律师执业活动中"三难"(阅卷难、会见难、调查取证难)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扭转。有必要制订刑事案件律师执业细则,进一步完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律师拒证权制度之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两大法系典型代表国家,律师在刑事诉讼中均享有拒证权。律师拒证权具有其独立的价值。我国现行立法在此方面存在缺陷,从建立法治秩序的需要出发,我国有必要建立这种制度。文章就如何在我国建构律师拒证权规则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家司法考试制度的确立对中国律师教育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律师教育在培养目标、学科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都应该符合司法考试的精神.同时,在适应司法考试的前提下,律师教育改革仍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兼顾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方面,在法学教育共同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In the context of the supervision system reform, the lawyer's involvement in the investigation process is a double-edged sword. On the one hand, the involvement of lawyers in the supervision investigation may lead to the obstruction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investigation work, the evidence of the case is destroyed, and the corrupt elements escape the hidden dangers of the French law. On the other hand, the involvement of lawyers in monitoring investigations is not only compatible with the constitutional spirit and legislative spirit, but also has many benefit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the rights relief of respondents and the regulation of monitoring investig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lue analysis, lawy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intervene in the investigation process. However, based on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supervision system reform and the judicial context, reasonable limits should be imposed on the system design of lawyers involved in the investig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4.
律师在场权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讯问中律师在场权是对侦查权的一种制衡 ,也是程序主体性理论和刑事诉讼中多元价值平衡的要求。律师在场权对于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律师在场权的内容应包括 :讯问前获得告知权、律师在场聆听讯问、向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针对侦查人员不法行为提出抗辩的权利和对讯问过程的评议权  相似文献   

15.
《刑法》第306条有关律师伪证罪的规定一直面临着悖逆民心的困境,但其原因并非实体内容不公正,而是欠缺程序上的合理限制,由此导致它沦为检察机关实施职业报复的工具。将律师纪律处分或行政处罚程序作为刑事诉讼程序的程序性前提,把取消会员资格的行业处分或吊销律师职业证书的行政处罚作为刑事诉讼的实体性前提,并限制刑事侦查的调查范围,可以合理地限制检察机关的偏见和恣意,带领该规定走出当前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从依法治国保障人权的高度论证了保障律师调查取证权的重要性,在论述律师调查取证困难现状的同时分析了律师调查取证困难的原因,提出了修改相关法律、法规以保障律师调查取证权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7.
律师责任是律师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律师服务的全球化,这一制度亟待完善。本文在分析现行律师责任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强化律师协会的惩戒管理职能,增加行业处罚措施;建立执业责任赔偿制度,推行强制责任保险;设立公司制律师事务所、降低律师执业风险等构思。  相似文献   

18.
律师拒证特权因为能够协调平衡查明案情的需要与特定的利益或者社会关系之间的矛盾与张力,所以世界通行的司法实践都从不同角度进行明文保障的同时并给予一定的限制,以维护法律的公平和正义。明确律师拒证特权的保障与限制,不仅能够对完善我国证人制度提供理论思考,而且能够为我国拒证特权的司法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制度具有控制辩制的特点。律师辩护职能的充分发挥,受到制度和现实的许多制约,造成了“控”“辩”职能的失衡,有碍司法公正。改变这种现状的办法之一就量实行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本文以律师辩护职能为切入点,提出应当建立双向的、全面的、具有严格程序规定的刑事证据开示制度,以保证律师辩护职能的充分发挥,完善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