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贱三爷故事既反映了流民贱三爷在农村帮工时的生活,又反映了他进城做雇工的生活。广大流民被压抑的愿望在贱三爷故事中找到了渲泄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贱三爷故事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于它是渊源久远机智人物故事在近现代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只有把贱三爷故事置于旧时代衣民进城的特殊背景之上,才能真正理解它的独特风采与价值,《贱三爷故事集》创造了一种具有汉味的口头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3.
李娟娟 《北京纪事》2010,(10):51-53
三爷姓宋,大号振刚,是胡同里生,胡同里长的“老北京”。因为喜欢交朋友,为人处世讲义气,在家又是排行老三,所以大家伙儿全尊称他为三爷。  相似文献   

4.
精灵 《人生与伴侣》2009,(10):22-23
每天上学放学,他都会故意绕个弯子,走三爷爷家门口。三爷爷起得早,他上学的时候,都会在院门口坐着了。他会一溜小跑地跑过去,大声喊,三爷爷。然后看到三爷爷笑着朝他招招手,说一声,虎子,好好念书。  相似文献   

5.
王亚非 《社区》2002,(10):52-55
玉兰姑是我三爷家的独生女儿,属于很耐看的那种女子,又加之三爷在小镇教私塾,玉兰自小耳濡目染,就有了几分书卷气。那时说媒的真是挤破了门儿,让喜爱清静的三爷烦之又烦,为女儿择婿是他特别头疼的一件事。玉兰姑在这方面也显得特别挑剔。富门大户的公子,她嫌人家纨绔,土财主家的儿子,她又嫌人家呆头呆脑的少灵气,好不容易来了个经商人家的少掌柜,玉兰姑偷眼一打量,又说人家张嘴钱闭嘴钱,浑身沾满了铜臭,俗不可耐。  相似文献   

6.
记忆是认同与传播的基础。通过民间传说故事即民间社会语言,塑造自己的社会形象与文化精神,强化自己的生存空间与发展空间,是民间社会各个行业中存在的十分普遍的现象,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规律。洛阳平乐正骨民间传说故事可以分为神奇人物传授起源、救世传奇和医术精湛传奇三类。其通过传播,增强记忆,广泛而持久地塑造、维护着洛阳平乐正骨的文化形象,特别是在强化其精神形象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平乐正骨从地方走向全国,是国家权利话语与民间社会权利话语相结合的结果。这一过程的转变在民间文学的叙事方式中表现为不同的故事类型与文化类型。这是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民间故事传承传播研究中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永别了,"小羊羔"!》是19世纪西班牙著名作家克拉林的短篇小说,对其空间形象的解读是理解作品的重要因素。根据格雷马斯的符号学理论对作品进行分析,故事中的空间可以划分为两个相对的空间,即代表自然的理想空间和代表文明的敌对空间。主人公的悲剧正是由于两者之间的冲突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李师师外传》真实地反映了北宋灭亡前后的社会现实,描述了以赵佶为首的北宋统治集团的荒淫和无耻,以及由此造成的亡国惨祸,满腔热情地塑造了一个身为贱妓却具有崇高气节的下层妇女李师师形象,在思想上、艺术上都有着独到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商人形象带有强烈的伦理色彩,其原因主要有三其一是中国古代的"文以载道"的传统创作原则;其二是中国古代长期的抑商政策和贱商观念;其三是中国古代的伦理型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0.
第三条路     
“我们说的贱是带引号的贱,是指那些执着、放低、宽容……的行为。” “这样有些片面,我们应该真实的把已经有了新的内涵的贱表现出来。比如无厘头,恶搞等等。”  相似文献   

11.
聂鑫森的《大师》堪称小小说中的精品。《大师》里的人物形象表现出自觉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和执着追求技艺精湛的职业操守。每个人都要自觉关注现实社会,主动关心世俗人生,真诚关爱所有的人,是充溢在《大师》里的人文情怀;文史知识渊博、情节安排巧妙、语言精练考究是《大师》突出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2.
徐渭《四声猿》剧中四个故事《玉禅师》、《狂鼓史》、《雌木兰》、《女状元》均是作者在原有故事基础上的再创作,文章通过理清徐渭《四声猿》四剧之本事流变过程,分析徐渭再创作之动机,揭示其创作目的。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塑造了很多女仆形象,其中地位最突出、给人印象最深的,则是晴雯。“身为下贱”点明了晴雯的社会地位,“心比天高”赞扬了她的反抗精神。对晴雯这个人物,许多“红学”家,曾经发表过各种各样的见解。笔者认为晴雯是《红楼梦》中最耀眼的宝珠,她身为女仆,却始终自尊自爱,保持人的骄傲。她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理想,是划破乌云浊物的一道希望之光。  相似文献   

14.
在师陀的小说创作中,《无望村的馆主》和《结婚》叙述的是两个典型的经济伦理故事,即经济伦理学中“棘轮效应”的强化机制。其独特价值和意义在于将中国的现代性问题延伸至经济伦理领域,提出了一个超越具体历史情境的有关个体人的现代性问题。在一个以民族国家的现代性追求为主要目标的时代环境中,师陀将道德置于了个人现代性诉求的首位,作为其对中国经济伦理现代转型的回应。  相似文献   

15.
"芝麻开门"的绵绵回响——论中国的"识宝"故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识宝"故事是一个在我国民间经时历岁、流传数千年而不衰的故事类型,往往带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特点.它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意识形态,巧妙地运用、调动多种艺术手段,烘托情节,深化主题,展示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有三大叙事时空:现实的、历史的、神话的,其中神话时空主要人物魔王撒旦(文中称为沃兰德)是在历史与现实时空之间架起的桥梁,起着至关重要的纽带作用,运用各种艺术手法,通过对有别于圣经意象的魔王形象的塑造,特别是假借他及其随从的莫斯科之行的所作所为,能够揭示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哲理内涵。  相似文献   

17.
鲁迅作品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人民的一笔珍贵的文化思想财富。鲁迅在短篇小说、散文、历史小说、杂文等各种类型的创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创造。他的作品既是个性的表达,又是审美的创造,更是作家人格魅力和生命力的深刻体现。  相似文献   

18.
民初言情小说的悲剧可分为社会悲剧、性格悲剧和命运悲剧 ;其悲剧意识渗透在作品的艺术氛围和故事结局之中 ;民初言情小说悲剧意识的产生既与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以及美学追求有关 ,又是当时特定的社会时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师陀的《果园城记》以一种悖论式的情感方式透视中国民族的社会文化性格 ,将以“果园城”为代表的小城世界的思考引向历史的纵深 ,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对记忆中果园城的眷恋与对现实中的果园城最终的弃诀正是现代知识分子对乡土中国复杂情感的真实流露 ,而这种情感的流露作家常常是借用对时间这一潜在的小说主人公的处理来表现的  相似文献   

20.
《二十四孝图》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孝子的典范故事,作为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体现出中国独特的人文精神,我们需要为此发扬光大。但需要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重新审视这种历史沉淀物,使其更好的体现民族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