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通过探讨软法问题形成的原因,引出软法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得出结论:当代中国在重树立法律权威的同时,也要重视软法这一类法外资源,将它们引导到法律中能推动并保障法律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不仅在传统逻辑,就是在现代逻辑中也有重要的意义和地位。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的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绝不会因为人们对它的表现形式的认识不同而加以改变、游移:内涵决定着外延、外延反映并表现着内涵意义;二者密不可分,有外延必然有内涵;属种关系的概念间还存在着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并非反比关系),这是概念的划分、限制和概括的根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本刊 1999年第 6期发表的《数学概念内涵教学的逻辑途径》一文中 ,较为详细地谈了明确数学概念的内涵的逻辑方法 ,主要是围绕着概念的定义来谈的 ,很多教师很注重在这方面下功夫。本文中我们要把视线转向概念的外延。要知道 ,在概念教学中 ,对外延的正确掌握与对内涵的深刻揭示是同样重要的 ,只有两个方面都准确地掌握了 ,才是有质有量地全面掌握了概念。当我们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把握住了概念以后 ,我们还要辅之以有效的深化概念教学的逻辑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1 数学概念外延教学的逻辑手段1 1 真实概念与虚假概念概念的外延不…  相似文献   

4.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最基本的逻辑特征,也是语义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因此,明确二者的关系是很有意义的。传统逻辑认为,内涵是概念质的体现,外延则是概念量的表现,故和其他事物一样,概念也是质量的对立统一,概念内涵和外延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现有的逻辑理论中,对概念的限制和概括,是以具有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间的反变关系为基础的。关于反变关系的内容,一般的逻辑著作阐述为:“一个概念的外延愈大,则它的内涵愈少;一个概念的外延愈小,则它的内涵愈多;反之,一个概念的内涵愈少,则它的外延愈大;一个概念的内涵愈多,则它的外延愈小。”正由于此,通过减少一个概念的内涵,就可扩大其外延,增加一个概念的内涵,就可缩小其外延,从而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笔者认为,上述反变关系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6.
浅析概念的内在逻辑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式逻辑对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的研究主要是从这些思维形式的组成要素之间的一定的联结方式(即思维的逻辑形式亦称思维形式的逻辑结构)上进行的.传统逻辑一般只分析判断和推理的逻辑结构,而把概念看作思维的逻辑形式的最小单位或基本组成要素.对概念的逻辑分析不再是从结构的角度上,而仅仅是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揭示其基本的逻辑特征.并根据内涵和外延的一般逻辑特性把概念分成若干不同的种类和若干不同的外延关系,以及提供明确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几种逻辑方法.传统逻辑的这种分析角度有其一定的道  相似文献   

7.
任何概念都有内涵与外延,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质),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量)。笔者认为,目前关于地方立法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某些观点尚不同程度地失之偏颇。有鉴于此,本文试图运用定义和划分的逻辑方法分别探讨地方立法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8.
语词有外延、内涵和形式三种用法;语词意义包括内涵意义和外延意义;语词的本质是观念,是"反映";语词无不表达概念;区别内涵意义和外延意义,有助于解决分析哲学所碰到的某些难题,有助于对定义这一逻辑方法作出科学分类,以修正传统定义理论。  相似文献   

9.
概念的外延是概念的基本特征之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构成概念的两个方面。那么,概念的外延是什么?各种逻辑教材的定义不尽一致,其中以概念的外延是不是客观事物的问题来说,就很有值得讨论的地方。金岳霖先生主编的《形式逻辑》是这样定义的:“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  相似文献   

10.
1 概念论的一点补充在普通逻辑概念论的教学中,笔者参照集合论中“元素”概念,补入了一个称之为“外延元素”的概念.笔者把外延元素初步定义为:是具有概念内涵所反映的那些属性,且不能再划分的事物分子.这一定义包含有两层意思:  相似文献   

11.
民法解释的民法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民法解释过分追求如何“解释”却忽视了“民法”二字。民法解释应从民法本身最基本的价值出发,并以此为解释的根本规则。民法基本原则是民法本身本质价值的集中体现,界定民法基本原则的内涵和外延并处理好其内部潜在的效力冲突是确立合理的民法解释规则的必要前提。强调民法解释的民法性,以民法的本体价值指导民法解释,使其它技术性解释方法能在民法的价值范围内充分发挥作用,在准确解释的基础上合理地裁判案件,通过个案的公正坚定人们的法律信仰,展示法律的生命力,加快我们的法治步伐。  相似文献   

12.
“其他不适当”作为一个不确定法律概念,给各级人大的规范性文件备审工作造成了巨大障碍。为解决这一问题,应从法理的角度厘清“不适当”的合理外延,即在法律、法规明确的“不适当”的外延基础上,将其他不适当细化为与宪法相抵触、与上位规章相抵触、与“软法”相抵触、与行政法基本原则相抵触、规范性文件自身规定不科学等几项内容。  相似文献   

13.
和谐行政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软法之治是一个新兴概念,它具有协商民主性、公正平等性和倡导有序参与性等特征。从介绍软法与和谐行政的概念入手,探讨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软法之治推动行政的和谐化、软法之治推进和谐行政的民主、软法之治推进和谐行政的法治化论述软法之治在和谐行政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法的法益疆界与外延疆界在逻辑上基本吻合,并且往往是广义上法体系中特定法的法益疆界决定着其外延疆界。在国家层面,国家法和民间法构成广义上法体系的基本法形态。国家法的法益疆界旨在保护国家范围内的政治秩序法益,决定了其外延疆界为构成国家法之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特定法的诸种渊源形式。以国家法的疆界为参照,民间法的法益疆界旨在保护国家范围内不同区域或领域,亦即各种场域法域范围内的场域公共秩序法益,决定了其外延疆界为民族法、乡村法、行会法,以及各种习惯法(包括禁忌、习惯、惯习、礼俗等)。民间法疆界之具体内涵的确定有其特定法哲学依据,场域公共秩序逻辑决定民间法的法益疆界和外延疆界,是廓清民间法疆界的基本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法治理念是随着历史的推演而逐渐清晰的,法治在世界各国的鲜活实践不断地充实着法治理念的内涵。不同文化域的法治理念,总是不同文化域的知识类型的反映,有其不同的历史传统、民族性格等特征。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在继承中华古代法制文明基础上。借鉴英国自由法治理念、德国公正法治国理念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6.
国际软法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法领域内,软法是一个极具现实性和争议性的话题,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但学者仍未就其理论达成共识。不同的研究者对不同研究模式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引起软法概念的混乱,因此需要在使用时小心界定其内涵。文章的国际软法指的是国际社会中一种特殊的非法律规范,它拥有重要的示范、解释、中转、补充和重构等功能。软法与一国的软实力有密切联系,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将有助于中国参与国际软法的制定和适用,从而加强在相关领域内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7.
"软法"概念何以成立? ——卢曼系统论视野内的软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法”是缺乏“国家法”的拘束力,但却意图产生一定的规范效果的成文规范。在复杂、多元和速变的当代社会,“软法”是公共治理的主要凭借。“软法”概念是可以成立的。卢曼的系统论及其法理论可以为它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公民道德建设要靠法律 ,守法是公民基本规范。通过分析“法治—守法”公民道德建设新模式及其理论和实践依据 ,指出以“法治—守法”为依托的公民道德建设不仅具有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模式而且获得了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公民自由守法精神、利导式激励机制等丰富内涵。“法治—守法”与公民道德建设 ,殊途同归 ,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9.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概念无疑是经典的并且是影响深远的,但其对于现代法治的正向影响并不是建立在对亚氏法治概念内涵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而是建基于现代人对亚氏法治概念的"误解"之上,因为亚氏法治概念本身是在具有法治表象的语词掩盖之下的"德治"。作为对法学理论概念和命题的知识追求,我们必须保持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内在统一,才有可能将一切本质上有害于法治的思想遗产拒之于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