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单位,紧密结合本校教育教学实际,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一种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其主要任务是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解决本校教育教学及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校本教研的改革必须与课程改革同步进行,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其理念、内容和形式与课程改革是一致的,必须不断更新,与时俱进,使校本教研成为一线教师资源共享、开拓创新、实践反思的新型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要使学生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然而,现实的作文教学却令人堪忧,不是“享受”,而是受罪,是教师怕教,学生怕写的一种“耗时多,效益低”的难堪局面。如何适应作文课改,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转变教师陈旧的作文教学观念,改变作文教学现状,这是摆在广大教研工作者和一线语文教师面前的新课题。而现在,小班化的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我们应结合小班化教学,充分利用其优势,在作文教学中充分挖掘快乐作文的实践因素,以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相似文献   

3.
校本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实践性研究活动。校本教研是教师教学方式、研究方式、学习方式和历练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它让教师成为教学、研究和进修的真正主人。通过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是当前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深情呼唤,是教师生命价值提升的有效途径,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正开展校本教研是推进课改,加快教育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是学校提升办学品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师素质,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入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和培训,及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马坝小学凭借着"校  相似文献   

5.
在教师教育学和文章写作学对教研文体的研究双双缺席、广大教师常因缺乏适切的规范引导而陷于茫然、偏误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出版社适时推出了研究对象创新、研究视角创新、研究水平创新的专著《教研文体撰写探究》。该书囊括了新老26种教研文体,在专业性、科学性、创造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下,所做研究全面而不缺欠,深入而不浮浅,实用而不空泛。该书能使中小学一线教师对各种教研文体读来即通得学理,写来则合乎体统,有利于教研成果的生成、总结和交流;也能使他们在恒常、具体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上受到科学有效的启发和引导,是学科嫁接的可喜成果和教师教育的得力助手。  相似文献   

6.
杨雪冰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6):179+185-179,185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作为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变革学习方式。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课改对教师的挑战是深刻的,全方位的,是前所未有的。如何让专业得到发展,让教师在课改的过程中成长,教师必须培养自身的专业化素质,而教研、师德培养、充电学习是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正农村学校的教师如何培养,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已成为学校自身发展的热点和焦点。作为一个基层的教育者,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与教育教学效果对学校在社会的信誉度有直接影响,努力拓展和提高农村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是一个现实的迫切问题。近年来,我校开展"视频会诊"教研活动,既丰富了教研活动形式,又在培育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所谓"视频会诊"研讨,也就是先将教师的教学过程摄录下来,然后针对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在教研组内回放录像,微格分析,专题研讨等。该教研活动形式具有真实性、开放性和便利性,对农村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当前课改的主流,可是笔者发现此种学习方式带给学生主动求知的兴趣及教师教研成果的同时,不少教师在运用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时走入了误区,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校本教研为依托,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以课堂观察为手段,以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源于教师的需要。是以问题为驱动、以课例为载体的有着鲜明主题的教研方式。建立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的校本主题教研机制,是教研方式的一次深刻的变革,更是教师教学生命的加油站、素质提升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0.
反思性教学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理论 ,笔者运用该理论结合当前中学历史课改的新动向 ,提出自己对历史教师角色新内涵的分析和思考 :历史教师应当成为反思性的学习者、研究者和实践者  相似文献   

11.
当前,打通高校教师理论研究与基层一线教师专业发展瓶颈是总体提升我国教育质量的高效之举,教育的实践性本质也决定了高校教师的理论研究与一线教师的教育实践必须坚持双向融合的道路。实现校园双向融合既要积极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还要积极探索有深度和广度的教研机制,并搭建开放、多元、创新的资源平台。  相似文献   

12.
胡琼 《新天地》2011,(10):213-214
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是教育教学研究的主体。校本教研从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具体实践为落脚点,具有灵活性、参与性、针对性、实效性,是促进教师开展科研型教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一项创造性的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县教研室着眼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业务发展,立足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以课程改革理论为导向,以一线教师为主体,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以解决新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深入实践探索,从而使我县校本教研初步走向了规范、有序、科学的发展之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教研中,教研员是主角,教师则充当教研员的“配角”,配合参与一些教改活动;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已经显现出其弊端。作为一线教研员,首先要确立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主体地位,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地走向教学研究,喜欢教学研究,受益于教学研究,教研员也就会在引领和指导教师专业发展中完成从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在课改中与教师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5.
我校是一所辖有6所村完小的乡镇中心小学:全校共有在职教师92名,在村完小任教的有45名,将近教师总数的一半。村完小由于办学条件较差,师资水平相对于中心小学要低,因此在课改中遇到的困难也更多。如果这一块工作做不好,势必影响全镇课改工作的整体效果。为此,我校在市教育局“教育均衡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本着边学习边总结的原则,开展了以中心校带动村校,村校、中心校同步协调发展的“三级”校本教研网络,对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农村中学面临的问题很多,一是生源流失;二是课改存在严重误区;三是教学评价失之片面。因此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学校的社会效益,扭转生源上流的局面;深入把握课改实质,确立符合农村教学实际且真正能促进教学发展的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并确立旨在促进教师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校本教研课改思路,使课改在农村中学中真正走向深入;引入标准分数来评价教师教学,为教师提供更科学、更公平的竞争平台。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正以令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推进。毋庸讳言,新课改所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非常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构建,它对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有悖于课改精神的音符,作为一线的教师,笔者略举一二,与大家共讨。  相似文献   

18.
谈谈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我国当前课改工作的精神实质出发 ,阐述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之间、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 ,以及预设目标与生成性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 ,力求探讨教学目标的本质内涵 ,寻求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课改,是一段旅程,是一个教师怀揣教育梦想必须走过的教育旅程。当钱学森先生的"世纪之问"再度成为热议的焦点,当温家宝总理走进北京三十五中听课、评课,引发学界对课堂的深切关注,此时,任何一位有良知的教师都能意识到:课改改到深处是课堂,课改的症结在课堂,课改的点睛之笔在课堂。置身于课改一线,有太多的  相似文献   

20.
我校从课改之初就十分重视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在上级领导和专家的关心指导下,在校长的带领下,组织力量制定出有关校本教研的规章制度和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方案,促使教师自主自动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探索,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下面以语文组为例,谈谈开展校本教研的实践与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