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女性文学研究、性别诗学与社会学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文学研究及性别诗学与社会学理论之间,构成了一种值得关注的彼此互动的关系:性别文化取向深刻影响着文学的创作、接受等过程,文学及文化产品必然或多或少抄上了创造者或接受者的性别特征,而文学的想象与虚构特征又使两性的社会存在更具有审美意味或"诗意".这成了女性文学研究及"性别诗学"得以成立的重要哲理依据和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2.
新疆社会转型中塔吉克女性社会化程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女性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应该不只具有性别归位,而应有多重的社会定位.文章通过对社会转型、女性社会化、塔吉克研究、女性民族志等方面的理论回顾,并强调了生活史、口述史和自传体等方法对进行女性民族志研究的重要性.作者从家庭与社会、学校教育与政治参与、访谈与问卷等视角考察了新疆传统、现代、当代塔吉克女性社会化的程度,对其变迁的原因进行文化上的分析并给出政策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知识女性作为当代中国妇女研究的一支主要力量,在性别知识建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她们不仅有着男性知识分子所不具有的女性的切身体验,而且与其他阶层的女性相比又有着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这两者的结合,使得以妇女为主体的性别知识建构由可能变成了现实。因为,知识是有性别的,性别也是需要被知识化的;而知识化了性别经验和经验化了的性别知识,在女性与男性、女性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不仅可以改变人类知识生产的体系与模式,还能够推动人类社会和谐有序地向前发展。三十年来,当代中国知识女性在总结妇女经验、阐释性别理论、传播性别知识、践行性别理念等方面所进行的不懈的努力,一方面为人类从性别角度深入了解自身奠定了知识基础,另一方面也为改变现实中各种性别不平等的观念和制度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人们性别平等意识的增强和传统性别制度的改变,又为新的性别知识乃至人类知识的再生产提供了无尽的源泉。  相似文献   

4.
学习风格研究是当代心理学与教育学等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女性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在语言学习方面具有特殊的学习风格并显现了独特的学习风格特点,本文从社会性别的视角探讨了女性语言学习风格的特点与制约因素,并从其形成的根源进行了反思.在女性的社会作用日渐彰显的现实生活中,对女性语言学习风格进行探讨与研究对于促进女性的自身发展以及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艾德里安娜·里奇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诗人兼批评家,也是西方性别理论的开拓者之一.女同性恋女性主义是其核心思想之一,这一思想是其个人际遇、社会历史文化和理论语境合力作用的结果.本文在女性主义批评的经验论和当代性别理论的观照下,结合里奇的一些诗歌文本,分析该思想的蕴涵与缺陷.一方面,里奇挑战父权制和异性恋霸权,质询现存权力结构下性别身份二元对立架构,提倡“女性认同”,思想具有难以掩饰的激进主义锋芒;另一方面,她设想的“女性认同”以及提出的“女同性恋连续统一体”等概念,极力将女性/女同性恋理想化,而将男性/异性主义他者化,落入了女性主义经验论的偏见与悖论之困境,也偏离了当代性别理论注重性别身份复杂性的主旨,实乃乌托邦理想.在当下中国学界对性别身份问题仍然高度关注的背景下,对里奇的思想进行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女性文学史的写作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已成潮流.现有的"女性文学史"版本从纵向来说.没有处理好立足于当下立场的女性"问题意识"与进入"历史现场"的文学史把握方式之间的关系;从横向来说,没有处理好"性别"这一核心概念与文学特有的叙事形态的关系.因此,现有女性文学史的写作格局需要重新设置.首先要调整写作立场,将"性别"问题与历史/文学史语境相结合,重新确立"女性"这一核心概念的内涵;其次要明确写作规范,将性别立场与文学的叙事特点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文本批评的作用.这样,性别研究与文学研究之间有效的交叉与互动,才能使得女性文学史真正确立起自身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而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  相似文献   

7.
顾宇  温庆新 《齐鲁学刊》2023,(1):143-151
《红楼梦》在清代流传过程中,出现了为数众多的“题咏”作品。“题咏”者不仅基于自身视角重新熔铸《红楼梦》的文本情节及其意义,且通过移情式品评展开与《红楼梦》文本的交流对话。作为“题咏”者主体表达与写作欲望的集中体现,“题咏”作品展现出一种兼顾《红楼梦》文本所写、“题咏”者实际境遇及阅读时的心理感受等复杂状况的碎片化阅读乐趣或精神体验。此类碎片化阅读体验往往发生于当时具有一定知识基础的社会群体中,并在“阅读—书写”的固化抒情模式中深度表露了“题咏”者日常阅读的一般精神常态与闲适消遣状态。因此,考察当时人移情式“题咏”的阅读活动,有助于探讨《红楼梦》后世接受的推进方式,藉此分析《红楼梦》在当时知识群体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价值。  相似文献   

8.
女学的发展、兴盛离不开培植她们的文化土壤.本文试图从清代常州女学的兴盛、清代常州文化的繁荣对女学的影响、清代常州女学为常州文化的重要补充以及常州女性在传承常州文化中担当的重要角色四个方面来论述清代常州女学与常州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刘亚红 《理论界》2010,(11):161-162
中国女性的现代性成长非常需要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然而大众传媒在这方面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在传统文化遗存和当今商品大潮的合力下,大众传媒中的女性形象往往给日常生活中的女性很多消极的引导和暗示,主要体现在淡化女性性别意识、强化女性无我意识、固化女性依赖意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从自身经历出发,在她们的文本中,通过描写各类疾病,折射出创作主体对历史、文化以及人类生存状态等多方面的反思.揭示了处在男权社会与主流文化双重压迫下他者地位的女性所受到的身心摧残与伤害;这不仅体现了华裔女性对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反抗意识,更体现了后学语境下女性对自我身份超越性别、超越阶级、超越种族的执着探寻.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地理空间移动是人类基本的空间行为之一.本文分析了回族地理空间移动的基本类型,重点探讨了回族地理空间移动的特点及其对回族的影响,对深入研究大分散状态下回族族群认同及其文化一体形成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一是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二是实现了从贫穷落后的人口大国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三是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四是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在未来仍然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  相似文献   

14.
文体革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体的生成 ,还间接影响着文体的形态甚至文体的价值。文体革命通常不是纯粹的文体内部的变革 ,总是与人和社会休戚相关。散文诗是诗与散文异质同构的新的抒情性文体。散文诗文体从无到有 ,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追求自由的发展进程大约同步 ,是人类社会和艺术世界自由发展的结果 ,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散文诗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与人追求自由的天性和社会追求自由的本性有关 ,还与艺术自身具有的革命潜能引发的文体革命相关。因此与诗 ,特别是与抒情诗相比 ,散文诗具有更自由的文体形态和更偏向于社会价值的文体特征。研究散文诗的文体起源与价值 ,有助于理解文体革命的真正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执政组织文化是政党政治条件下执政党与国家机关以及社会组织互动关系中形成的一种体系文化.执政组织文化鲜明的政治性和使命性的文化特质,是构成执政组织文化价值的核心要素,而文化内涵是文化价值的重要变量,发展文化内涵,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是提升文化价值的关键.执政环境和执政使命变化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政文化内涵建设,增加新的文化元素.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组织文化建设中,急需再造学习文化、发展创新文化、重塑服务文化,以进一步提升组织文化价值.增强组织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起源于德国社会民主党,形成于苏共,对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极大。邓小平身体力行地作出了表率,废除了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这是对毛泽东干部路线的直接承存和发展,不仅在中共历史上,而且在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史上也属首创,具有不可估量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在中国政治系统中充当着中央政府行使职权的代理者和具体执行者的角色,在社会转型期,更多地承担着直面各种社会矛盾的重任,其公信力建设对于提高国家整体治理能力有着重大意义。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弱化不但增加了政府运作的实际成本,而且威胁到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的深层次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现有央地权力配置模式,是当前央地关系运作逻辑下的必然结果。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是与央地规范分权同行并交织在一起的,要实现地方政府公信力的重塑就应着眼于央地规范分权,力求在共同战略目标之下构建两者的和谐支撑机制。  相似文献   

18.
《理论界》2015,(11)
"周公梦"和"蝴蝶梦"既是孔子和庄子曾经实际做过的梦,也是他们梦想的体现。前者渴望某种成就,后者渴望某种自由。借助精神分析的释梦理论可以挖掘出两者深层次的共通之处,都反映了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对命运的抉择。深受其影响的后世学者也常常借助梦境展现自己的梦想。他们既要为国为民奉献自己的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又追求充分的自由,张扬个人的特性。这种融"周公梦"和"蝴蝶梦"为一体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梦想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深化,并已渗入到中国人的文化无意识层面,成为中国传统的文化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
文章从理论到实践探讨了贪污罪主体的演变过程,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村民小组长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企业的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是否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贪污罪主体共同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