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学者顾定国(Gregory Eliyu Guldin)教授的<中国人类学逸史>(The Saga of Anthropology in ChinaFrom Malinowski to Moscow to Mao)一书,本来是专门为西方人撰写的,因其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人类学的形成与发展,最近已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中译本.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顾定国与中国学术界的交往及该书的成书经过,探讨了学科普遍性与本土化这对矛盾;所附的两篇西方学者对该书原著的评论,其视角与我们的有显著差异,或可起到"兼听则明"的作用吧. 相似文献
2.
1982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林惠祥人类学论著》(以下简称《论著》)是一部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著作。其论述范围之广,探索问题之深,影响之大,在国内人类学著作中是少见的。有些文章在国外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可以说,《论著》是林惠祥教授的代表作,对当前人类学研究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书的作者威廉·亚当斯在前言中提到自己写作此书的一大原因是,人类学理论是他教授了长达25年之久的一门课程--人类学理论史.①这本著作的内容与思想的深邃,已经足以令我们期待;同时我们也不必因在这本书中发现自己的浅陋与寡见而感到惭愧. 相似文献
4.
读完了《徐杰舜学术年谱》,我深深地被感动了.
徐先生的学术生涯,可以说是“才华早现,中经磨难,大器晚成”.他在大学本科就开始发表学术论文,显示出学术敏感和写作才华.后来遇上了大家熟悉的一系列运动,到广西农村参加“四清”,“文革”时到浙江农村教书.直到40多岁才重返学术队伍,开始汉民族的研究.到50岁参加北大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转入人类学研究.徐先生虽然起步晚,但是在他的超凡努力下,终成一大家. 相似文献
5.
如何运用人类学知识发展社会经济和开发人类资源,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被视为边缘学科的人类学是否能为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价值,本文通过阅读石奕龙《应用人类学》一书,并结合我国西部大开发相关问题,对应用人类学与经济发展、资源开发三者间的联系进行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学科本土化的探讨不断在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界出现,形成新的热潮. 相似文献
7.
8.
在犹太—基督教的宇宙观图式中,存在着一位全能的、至善的上帝,他是世界的创造者和护理者。然而,信徒们必须面对这样的问题:世界上的恶从何而来?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一位上帝,那么恶就不应该存在。但是很显然,恶的确存在,并且还具有某种令人畏惧的力量,所以,上帝的至善或全能就遭到了质疑。或者上帝不是完全的善,所以他允许恶,甚至他本身就是恶的始作俑者;或者虽然上帝是至善的,并且会竭尽所能地防止恶,但他不是全能的,没有力量制止它。第一个问题指向的是上帝的本质,第二个问题怀疑上帝防范恶的可能性。要反驳前者,必须阐明恶的来源,并证明这… 相似文献
9.
张江华、李德君等六位学者合作的第一部中国影视人类学专著《影视人类学概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 0 0 0年 9月版 )的出版 ,填补了一个学科领域的空白 ,也了却了民族学者和影视工作者的一个心愿。该书的各位作者既有丰富的影视制作实践经验 ,又有较高的民族学理论修养 ,是建设中国影视人类学的中坚力量。它的出版必将推动我国影视人类学的发展。综观全书 ,有如下五个方面的突出特点。第一 ,内容丰富 ,资料翔实 ,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影视人类学的各方面知识。影视人类学(visualanthropology)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 ,属…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正>《泰勒之后——1888~1951年的英国社会人类学》,顾名思义,是一本有关人类学史的研究作品。从1888年到1951年,本书所讲述的英国人类学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本书的创作也是一个长时段的历程,从20世纪60年代资料的搜集、人物的采访,到课程的讲解、相关文章的写作,直到1995年,斯托金这位美国的人类学史学家才将之正式出版。而到此时,斯托金(GeorgeW.Stocking)的人类学史研究已经获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既包括了他对于美国人类学史的研究①,也包括了他对于英国人类学史的研究②,更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人类学历来是一门“总体论的”学科。人类学家一向倡导在探索普遍规律和原则时,对人类行为作广泛的比较研究,而迄今的研究几乎包括了有关人的各个方面。所以,当我们发现人类学的“解释”在试图理清人类差异问题上的混乱时,竞涉及到如此广阔的知识领域,大概就无须惊异了。例如人类学家曾经联系到生物学、 相似文献
16.
人类学对仪式的研究,可以说从学科建立伊始相伴相随至今。几乎每位人类学家都关注仪式,因为它与人类的关系是如此的密切以至于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仪式之中,当然对仪式进行系统研究并在理论和民族志实践上多有创获的就更不乏其人。作为一个学科长期关注的话题,其成果可 相似文献
17.
维克多·特纳,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本文通过梳理特纳的学术经历以及<表演人类学>一书中的相关概念,来理解特纳在晚年将研究重心从仪式转向表演的原因,并对特纳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做一些评论. 相似文献
18.
胡不飞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44
作为21世纪人类学系列教材之一的《医学人类学》,主要是针对高校人类学、公共卫生、医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编写,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医学人类学这一分支的基础知识,同时为临床治疗、公共卫生干预提供医学科学之外的另一种看待疾病及健康的视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人类学作为研究人类行为和文化的一个重要学科,诞生于西方人在异域经历中的"文化震撼",继而对异文化进行田野调查和文化比较,在19世纪中后期逐渐成为一门成熟的独立学科. 相似文献
20.
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无疑是当代最为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作为结构主义的旗帜的他,其研究影响极其广泛,为人类学、哲学、文学等诸多学科所津津乐道.直到今天,即便有人说,结构主义已是明日黄花,列维-斯特劳斯本人也已经辞世,而他却依然活跃在人们的唇间笔下,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界不得不提的一个人.或许可以说,他从来就不仅仅属于结构主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