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蓝仁焕 《职业》2012,(15):40-41
升旗仪式上学生们的一些不严肃的表现,令笔者认为"爱国主义教育"迫在眉睫。本文论述了如何让学生在自己的审美体验中真正理解这首亲切熟悉的国歌的伟大意义,并且因了解她而觉得她庄严,因为爱她而觉得她美丽,用国歌去点亮一颗颗淡漠的心,让国歌唱响技工教育德育教学的第一课。  相似文献   

2.
她曾一手将两个妹妹一个弟弟拉扯长大,还将他们全部送进大学校门;如今,她10岁的女儿品学兼优、前途无量。究竟掌握了何种神奇的教育秘籍,竟使她教育的孩子个个出人头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幼儿攻击行为及有效的教育政策为研究内容,采取跟踪调查研究的方式,以某个幼儿园大班的六岁孩子红红为研究对象,记录她的攻击行为,并且做出分析,最终给出相应的有效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4.
晓雪  刷刷 《现代妇女》2005,(11):48-49
曾几何时,赏识教育风行一时。赏识教育主张尊重孩子,对孩子要多肯定、多鼓励,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激发其潜能,从而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但赏识教育也并非万能。女儿祺祺的成长过程,也能从一个侧面证明这一点。从祺祺出生之日起,我们就对她进行赏识教育。她偶露微笑,我们就大加赞赏:“祺祺笑得真好看!”她刚牙牙学语,我们就不失时机地夸奖她:“祺祺真聪明!”甚至她发脾气耍性子的时候我们也不放过“赏识”的机会:“祺祺真有个性。”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中,女儿长成了一个活泼开朗、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可随着女儿慢慢长大,我们也渐渐发现了赏识教…  相似文献   

5.
孙雁  王硕 《职业》2008,(7Z):4-6
她出生于教师"世家",做过高校教师,在教育软件公司从事过教学研究、产品设计,从大学讲师到企业员工、项目经理、部门经理,从事业部副总到公司总经理,一路走来,她是中国教育软件业最早的项目管理实践者之一;如今她和她的团队不断探索职教新模式,将行业办学的理念引入到职业教育之中,依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远程教育学府,致力于在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之间建立一座沟通和衔接的立交桥。  相似文献   

6.
吉尔  王南方 《当代老年》2008,(10):22-23
她随父亲在美国避难时,求学美国,她受到的是西方式的教育,她一生爱吃的是西餐、牛排,爱喝的是红菜汤,欣赏的是西洋音乐。但她和父亲一样爱国,她毕生矢志不渝地追随中国共产党,把爱全都给了信仰。她就是我国著名的爱国将领冯玉祥之女冯理达。  相似文献   

7.
吴莉是南昌市实验中学的一名教师。她如今是江西省教育学会会员、南昌市美术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她还获得江西省青年骨干教师、南昌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在十多年的美术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绩,教学竞赛曾获得全国、省、币级一等奖。用她的话说:"教育是我的事业,艺术更是我追求的理想,是它让我享受到了生活中的美好,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2011年她参加了中央美术学院的进修考核,并顺利成为研修班的成员。近半年,她在央美画画、听讲座、上图书馆、看画展、陕北写生、组织参与798  相似文献   

8.
陈宇玲 《职业》2011,(6):119-119
唐小玲是笔者所在学校导游28班的一名女学生。其父母是做生意的.平时很忙,没有太多时间与其进行沟通。父亲对她管教比较严厉,母亲却比较溺爱她。她还有一个弟弟,在学校表现较好,在家很受父母的喜欢。她个性较强,对师长的教育不愿接受,上课经常迟到,在教室的听课效率也不高,偶尔能交作业。为了能帮助教育该生,笔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教育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吴贻芳,蜚声海内外的女教育家。她倡导"教育救国",主张将"人格教育"贯穿于教育始终。她同时是卓越的政治活动家,是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第一位女代表。她中途隐退政治舞台,终身致力于教育事业。1979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妇女校友会"和平与智慧女神"奖。她当年打造的"金陵精神"及其事业,今天仍在继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徐炯权 《老人世界》2011,(12):20-22
她出身名门,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却选择了血雨腥风的革命道路;她为了革命而“潜伏”,机智地营救过周恩来、关向应等中共领导;她天生丽质,郭沫若、茅盾等都曾将她化身为作品的女主人公;她周旋于社会各界,与宋庆龄、何香凝、董必武、瞿秋白等国共高层都有直接的接触;她历经革命的激情、解放的自由,也饱尝斗争之磨难,跨越百年,至今健康地生活着。  相似文献   

11.
《女性天地》2011,(7):51-51
问:我一度觉得,老婆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妻子,她美丽、善良、能干,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把孩子教育得乖巧懂事,在工作上,她一样很出色。最重要的是,她很爱我,我也很爱她。妻子对我很坦白,什么事情都喜欢和我商量,只有一点,她的邮箱从不让我触及。  相似文献   

12.
叶澜教授在对“三因素论”提出质疑的基础上,提出了“二层次三因素论”。她把教育作为“环境”的一部分,更好地把教育对人发展的“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的特点体现了出来。同时她把教育作为“活动”的一部分,更加动态地体现了教育可以把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自发的环境影响以及个人主观努力综合起来,以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发展。她还把遗传作为个体自身条件的一部分提出,看到了成熟机制确实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  相似文献   

13.
赵国红  孙雁 《职业》2010,(2X):4-6
<正>她曾经下车间,也曾经在国内知名IT企业做过培训教师、销售、高级客户经理;事业正值巅峰时,她却猛然刹车从头迈步。如今她是北京某高新技术企业的老总,公司主要为能源、通讯、教育等行业领域开发行业应用,并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但是,面对记者,这些成功她都谈之甚少,因为令她情有独钟的是另一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为就业者进行职位导航。  相似文献   

14.
孙雁  王硕 《职业》2008,(20)
她出生于教师"世家".做过高校教师.在教育软件公司从事过教学研究、产品设计.从大学讲师到企业员工、项8经理、部门经理.从事业部蓟总到公司总经理.一路走来.她是中国教育软件业最早的项目管理实践者之一;如今她和她的团队不断探索职教新模式,将行业办学的理念引入到职业教育之中.依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远程教育学府同,致力于在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之间建立一座沟通和衔接的立交桥.  相似文献   

15.
陆小曼名眉,别名小眉、小龙,笔名冷香人、蛮姑,1903年9月出生于上海。据说她出生那天恰巧是传说中观音菩萨的生日,而她恰又生得眉清目秀,肌肤白嫩,于是家里人又戏称她为“小观音”。陆小曼可以说是当时真正的大家闺秀,优厚的家庭条件使她受到了那个时代最好的教育。她幼时在上海上  相似文献   

16.
我的女儿朵朵今年9岁,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学校,她因热情帮助同学,敢于讲真话坚持自己的意见而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小朋友们还送给了她一个可爱的小外号:"勇敢的精灵";在家里,她由过去的"任性小皇帝"变成"听话好学"的乖孩子。今年上半学年结束后,她一口气给家里捧回了"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等四张奖状,"乐得爷爷奶奶合不拢嘴,一个劲地说还是我的"放养教育"有效,并正式宣布从此他们不再插手孩子的教育问题。其实,为朵朵的教育方式我是没少操心,和她爷爷奶奶也"明争暗斗"了多次。爷爷奶奶坚持认为,现在就一个宝贝孙子,得"精养"。可事…  相似文献   

17.
通过作品分析、测量、访谈和追因研究,本文对第16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得主、南通市盲哑学校的盲童石越进行了深入的个案分析,发现她之所以能发明“智能盲文助学器”,是因为她具有较高的创造力.而这恰恰是家庭和学校用心培养的必然结果。这个案例打破了盲童“在黑暗世界中无法创造”的神话.充分说明盲童和普通儿童一样有创造力,甚至具有超越于普通儿童的创造力.盲校同样肩负着实施创造教育的时代重任。  相似文献   

18.
易妈妈给孩子提供了宽阔的跑道和自主的空间,孩子自由驰骋,最终赢得了光明的未来。她是一位令人羡慕的母亲,因为她的女儿是江苏省第一个考入美国哈佛大学的中学生。对于教子经验,她有话要说。她说:"孩子的教育,学校  相似文献   

19.
她是备受数家大学热捧的职业规划导师;她是时尚杂志的女性职场规划专家;她研发出国内首个职业健康养护教育课程,提出健康职业的理解有八大要素、十大功能……她就是被誉为全国百佳魅力女性的张号全,曾在无人问津的小企业,从基层技术员做到了厂长;曾放弃了高职高薪,辗转若干城市奋斗打拼;她踏实、肯干,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她的选择只为了自己内心的追求,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夙愿。  相似文献   

20.
祁永芳  李龙田 《职业》2009,(4X):4-6
多年前,她是个不拘一格的创业拓荒者;近几年,她是为职业教育发展奔走的人大代表。在她的学生眼里,她是个心系教育扶贫帮困的好老师;在当地领导眼里,她是个能用大实话说动贷款审批人员获得办学贷款的奇才。怀着"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全家脱贫"的梦想,她一路走来,成为当地响当当的女强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