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仲舒的对策年代是一个关系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怎样搞起来的大问题,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传统的建元元年(公元前一四○年)对策说认为,是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我曾论证董仲舒对策于元光元年(公元前一三四年)五月,证明他不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创始人。后来一些学者也著文反对建元元年对策说。苏诚鉴反对建元元年对策  相似文献   

2.
武则天与洛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朝建都长安,称洛阳为东都。从唐高祖至唐高宗,都是以长安为其政治中心。但武则天亲自执政以后,洛阳取代了长安的地位,成为武周的政治中心。原因何在,本文拟作探讨。 (一) 弘道元年(683)十二月四日,唐高宗死,七日,中宗即位。光宅元年(684)二月六日,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另立睿宗。从此,武则天就成了实际上的皇帝。九月,武则天又改东都为神都。从唐高宗死到武则天退位的二十多年间,武则天除了长安元年(7O1)十月到三年十月的二年住在长安以外,其余时间一直住在洛阳,神龙元年(705)正月,武则天退位,中宗重新上台。二月,就又改神都为东都。显而易见,武则天的政治生命是与洛阳共始终的。  相似文献   

3.
《卷二·高帝纪下》(建元元年)六月……辛巳,罢荆州刺史。(中华书局1972年1月点校本,第34页,下同)议:此“罢荆州刺史”,义殊不可解,盖荆州南朝大镇,不可便罢也。考建元元年刺荆州者先后有萧嶷及萧映,本书《豫章文献王嶷传》记萧嶷于宋末“仍徙都督荆湘雍益梁宁南北秦八州诸军事、镇西将军、荆州刺史”,据《宋书·顺帝纪》,时在明三年(即建元元年)正月甲辰。萧嶷本传又云其建元时“迁侍中、尚书令、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持节如故。……会北虏动,上思为经略。……复以为都督荆湘雍益梁宁南北秦八州诸…  相似文献   

4.
钟嵘约生于宋泰始二年(466),卒于梁天监十七年(518),经历了宋、齐、梁三朝。根据《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见、所闻、所传闻“三世说”的提法以及钟嵘的诗歌批评实践,我们把他的当代诗歌评论的上限定在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当代诗歌评论,指的是钟嵘对南齐至《诗品》完成这三十多年间活跃于当时诗坛上有关诗人的评论。  相似文献   

5.
董仲舒是在汉武帝元光元年(前一三四年)对的策,这本来在《汉书·武帝纪》中说的明明白白,但《资治通鉴·汉纪九》却把它改为汉武帝建元元年(前一四○年)。司马光还通过他的《通鉴考异》为这一改动进行辩解。清人齐召南在乾隆年间版印的官本《汉书》的考证中支持了司马光,清人沈钦韩在他的《汉书疏证》中也支持了司马光。这一改动、一辩解、一考证,使人们产生了一个很大的历史误会:即认为董仲舒的对策引起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建元元年到元光元年这六年间的一系列尊儒术罢百家的举动,都是以董仲舒的对策为动力的。这个误解至今未消除。董仲舒对策之前就已经走  相似文献   

6.
《卷十二·天文志上》“永元元年正月己亥,月犯心后星。”(中华书局1972年1月点校本,第211页,下同)按:此条至卷末皆属“月犯列星”类,然上文记齐高帝建元年事,而下文于永元年后又记郁林王隆昌年事,先后不应颠倒如此,且东昏侯永元仅三年,而下文则记至十一年事,是此云“永元”者,  相似文献   

7.
五船道与伊吾路王宗维一、"五船道"的提出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奉命出使月氏,约之共击匈奴,途中为匈奴所获。元朔元年(前128年)他从匈奴中逃出,至西域。三年(前126年)骞从西域归汉,标志着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正式开通。从此,中原王朝与西域...  相似文献   

8.
一、秦有七都 <辞海>"秦雍城遗址"条曰:"从秦德公元年(西元前677年.下略"西元"二字--引者注)至献公二年(前383年)在此立都达二百九十四年."不惟遗漏泾阳、栎阳二都,而误多雍城为秦都之时达40年之久,且德公元年至献公二年实为295年,盖撰者不知计年数之法,为两数之差加一.  相似文献   

9.
建武元年(25年)东汉光武帝定都洛阳,这是洛阳历史上自东周以来第二次作为一个统一国家的首都。嗣后曹魏、西晋相继都于此邑,因而洛阳得到了更新扩建,再度出现繁华。永嘉五年(311年)刘渊克晋,司马氏偏安江南,于是洛阳又陷入北方十六国的战乱之中。  相似文献   

10.
历史学家罗尔纲曾为太平天囯的开国史勾勒出"集结团营→揭帜起义→登极建元"的发展脉络。其中心事件是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1851年1月11日)于金田的揭帜起义,此前的金田团营是其准备阶段,而咸丰元年二月二十一日天王洪秀全于武宣东乡的登极建元等则是其后继的结果。本文依据确凿的史料,提出:天王洪秀全早于道光三十年二月二十一日(1850年4月3日)即已秘密登极,其后才是同年十月初一日杨秀清等人于金田等处发动的公开揭帜起义、十二月初十日在金田的祝寿建元等一系列事件。太平天囯开国的真实历史进程应是"天王登极→起义勤王→祝寿建元"。本文对是否仍以公历的1月11日为太平天囯起义纪念日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葛洪虽然曾以“文儒”自许 ,但真正使他扬名后世的 ,却是他在道教领域的不凡成就。与之相应 ,《抱朴子内篇》一直倍受世人重视 ,而对《外篇》的研究却相对冷落。通过对《外篇》的成书及思想倾向进行详细考辨 ,我们认为 :葛洪于晋惠帝太安元年 ( 30 2 )开始草创《外篇》 ,经十多年的努力 ,至晋元帝建武元年 ( 317)大体写定 ;他撰写《外篇》的主要目的在于留名、助教、资治 ;《外篇》的思想应以其自述为据 ,属儒家。  相似文献   

12.
龙文玲 《学术论坛》2007,(3):143-146
汉武帝何时立乐府是中国乐府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学术界对此众说纷纭。经考证,汉武帝在建元六年至元光元年间已赋予乐府搜集管理地方乐舞的职能,并组织专人为郊祀典礼制作乐歌,其立乐府的时间,应在元光二年前。  相似文献   

13.
清华简《系年》第二章所言"周亡(无)王九年",涉及东周初年平王继位与东迁过程中的若干重要问题,颇受关注。"周亡王九年",当如整理者所言,指周幽王灭后的九年,即公元前770—前762年。这九年,既是虢公翰及邦君诸正所立携惠王的元年至九年,亦是被申侯、晋侯等所立周平王的元年至九年。只有这样理解,才能与文献所载晋文侯、郑武公、卫武公的一系列史实和在位时间相印证。  相似文献   

14.
汉武用人议     
汉武帝执政五十四年,先后八次专门下诏书征选贤能良才,这在封建社会是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八次是:①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关于"推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的诏令;②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初,关于郡国举荐孝廉的诏书;③元光元年五月,关于择优选用嘉美人才的上谕;④元光五年,征求良吏,并择优使用的诏书;⑤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发布各级官吏举贤与蔽贤奖惩规定的诏书;⑥元朔五年,关于增设博士弟子员,以扩  相似文献   

15.
洛阳时期是孟郊一生中的最后一个时期。从宪宗元和元年(806)河南尹郑余庆辟为水陆运从事,到元和九年(814)赴任兴元军参谋(于途中暴卒)之前,他前后居住洛阳达九个年头。考察一下诗人这一时期的家事、交游和诗歌创作,对于全面理解孟郊,深入探讨中唐诗歌的发展,都很有裨益。 孟郊来到洛阳,是在辞去溧阳尉之后。在任期间,由于他不满意区区一尉的微职,痛感“前心骤相乖”(《溧阳秋霁》),加之不堪忍受“饱泉亦恐醉,惕宦肃如斋”的官场束缚,  相似文献   

16.
<卷四·齐本纪上> "建元元年夏四月……诏降宋南康郡公为县公,华容公为侯,萍乡侯为伯,减户有差,以奉刘穆之、王弘、何无忌之祀."(中华书局1975年版校点本,下同,第110页)  相似文献   

17.
《正月》为周大夫刺幽王致使宗周灭亡之作,《雨无正》为携王余臣的暬御之臣表达自己面对"二王并立"政治格局时怨忧情绪之作,此五诗皆作于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骊山之难、西周覆灭、卫武公率兵救周、平王宜臼与携王余臣"二王并立"之初,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邑之前;《都人士》为周大夫美平王自西申东归镐京时万民麕集、观者如都热烈场面之作,《鱼藻》为周平王大夫美平王自西申归镐京后宴享群臣之作,此二诗当作于平王自西申东归镐京之时,在东迁洛邑之前,当周平王元年(前770年)顷。上述四诗,皆作于西周覆亡之后,平王东迁之前,即平王仍都于镐京之时所作,皆属西都之雅。  相似文献   

18.
前汉梁王刘武以好客养士知名,投其门下的羊胜、公孙诡、邹阳、严忌、枚乘、司马相如、公孙乘、路乔如等赋家,形成了蜚声赋史的“梁园”作家群。严忌约生于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卒年不详;邹阳约生于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卒年不详;枚乘约生于秦二世元年(前209),卒于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司马相如生于汉文帝刘恒后元二年(前173),卒于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公孙诡、羊胜生年不详,二人同于汉景帝刘启中元二年(前148)受命自杀。公孙乘、路乔如二人生卒不详,仅有赋作传世。以上梁园诸赋家可以考出之行迹、作品,均编年系之。  相似文献   

19.
杜甫这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于763年(唐代宗广德元年)的正月。作者时年52岁。杜甫在“安史之乱”后,他到处逃难流亡。这首诗就是他流寓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时写的。当时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情况,据《新唐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大概是这样:公元762年,(宝应元年)四月,唐代宗就位,诏令自己的长子李适作天下兵马元帅。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为副帅。统帅各节度使和回纥的援军进讨史朝义(史思明的儿子)。十月在洛阳北部大败史朝义,歼敌八万人。史朝义溃逃,官军收复了东部洛阳。这时官军乘胜追击,一口气收复了河南河北的十个州,公元763年(广德元年)正月,史朝义兵败自杀,他的几个主要将领如:田承嗣、李怀仙等全部投降,并献出幽州和魏州。到此为止,史朝义所占领的  相似文献   

20.
卷四<齐本纪上> "建元元年夏四月甲午……追赠皇考日宣皇帝,皇妣为孝皇后,陵日永安.妃日昭皇后,陵日泰安."(中华书局19r75年版校点本,第110页,下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