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神庙不仅是埃及新王国时期宗教活动的中心,而且在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政治上,它是王权神授,赋予国王权威与合法性的地方;在经济上,围绕神庙而发展起来的宗教经济,成为新王国时期埃及国家经济的主体;在教育上,通过对神的膜拜,整合了人们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规范,发挥着公民教育功能;同时神庙还是科技文化中心,具有传承文明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礼制是中华文明模式和统治秩序的核心制度。礼制与王权相适应,起源于祭祀神权并逐步发展。礼制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与神权与王权之间的消长转移过程相一致。红山、良渚时期神权为主,龙山、二里头时期王权占优。以夏禹时期大型青铜礼器的出现为标志,王权国家最终形成。礼制完善与国家形成之间的互应关系,宜视为古代文明的动态标准。  相似文献   

3.
神权是古代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之一,它毫无例外地对古代世界各国产生了影响,但其影响的程度又因不同的国家而有所差异。而在古代埃及,神权对它的影响就多一些、深刻一些。“神权政治,殆与埃及古史相终始。”笔者论述了埃及古王国时期太阳神权最终确立的历程,从而揭示出神权对埃及古代社会特别是王权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古代埃及于新王国时期的对外战争引发了一股衰退的潜流,它强烈地冲击着埃及社会健康的机体,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王权与神权的斗争、阶级矛盾的激化、民族创造力的枯竭和广大人民的厌战情绪等等,这些都是辉煌灿烂的埃及文明走向死亡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巡回审判制度从盎格鲁—诺曼法律制度中发展起来,在亨利一世统治时期正式形成,至亨利二世统治时期得以发展。随着巡回审判制度的发展,国王的巡回法官遍及王国各地,王室司法权随之不断扩展,国王对王国的控制力增强。但在当时多元司法体系和教俗二元政治结构的大环境下,国王所渴求的那种对整个社会高度控制的局面并未出现。即使是巡回审判也不能将王权完全延伸至地方。在中世纪英国,权力分割下的王权尚未发展为专制统治。  相似文献   

6.
中古早期西欧"王权神授"的神权政治理念起源于基督教的<圣经>之中,在基督教的神权政治文化传统中,蕴涵着浓厚的"王权神授"的政治理念,"王权神授"的理论是通过教会为国王施涂油加冕礼而具体地表现出来的,它赋予了世俗权力从未有过的神圣,但也给它加上了从未有过的束缚.涂油加冕典礼为以后罗马教会的教权高于俗权的主张提供了口实,同时也为教权与俗权之争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7.
战国国君不断改变称号直至最终称王体现了战国王权的形成过程.国王通过赋税征收制度、符节制度、官僚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并辅以神权来加强王权.王权的强化与相权产生了矛盾,因而国王利用俸禄选士、严刑峻法和设置大将宠臣等手段来分化控制相权.与诸侯的君权、周代王权及秦代皇权相对照,战国王权具有自身的时代特点.战国王权是诸侯君权的扩张,其专制性与西周王权有本质区别,其不成熟性则是与秦代皇权的主要差异.  相似文献   

8.
古王国时代,埃及的神王观念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此时期为了突出"神王"神的身份,来世信仰极力体现他作为神的永恒不朽的特质。"神王"还通过对臣民永生的保障,传达出他作为神的不可置疑的主宰能力。古王国时代埃及的来世信仰受到"神王观念"的深刻影响,反映出此时专制主义王权的强大。  相似文献   

9.
中国上古社会政治文化经由夏商周三代以神权与王权合一为特征的神权政治到周秦时期以仁政礼制、王霸杂陈为治国圭臬的伦理政治,呈现出由多元走向一元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10.
战国秦汉时期,巫觋的社会地位呈日益下降之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巫觋集团对王权的依附性,使中国的巫没有象西方的祭祀集团那样走向独立,发展到可以与王权分庭抗礼的程度,而是随着王权与神权的衰落一并衰落了;巫对文化知识垄断权和祭祀垄断权的丧失,使其逐渐远离神权中心和政治中心,开始向民间滑落;巫觋自身素质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这一职业的神圣性,也进一步降低了他们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西周初期,盟誓作为灭商斗争的一种政治手段,对壮大周人力量、分化瓦解商纣集团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周公东征之后,盟誓成为构建西周国家政权的重要组织形式,使诸侯与天子建立了宗法血缘关系之外依靠神灵监督效忠的政治从属关系。同时,诸侯也通过盟誓方式将异姓贵族纳入了周人宗法秩序,从而扩大了西周政权的统治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张乐进求及其王室家族入手,通过其禅位于蒙细奴逻、俎豆本主、张氏后裔等分析,认为张乐进求家世是白子国与南诏国政治、军事交替中重大历史进程的推动者,云南和白族历史上有过自子国,南诏国是在其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分布在藏彝走廊东南缘的川西南藏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他们敬先祖,祭山神,驱邪除秽,驱鬼杀鬼。在他们的民间信仰活动里有一系列的敬祖祭神仪轨。包括纳木依藏族的牛王会、尔苏藏族的射箭节和还山鸡节以及为亡灵指路仪轨等,无不体现出敬神灵远鬼邪的民间信仰文化。  相似文献   

14.
“法先王”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影响极大,这与周代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其主要表现有:周代“神祖二元”的宗教观与祖先崇拜的空前强化;周代农业的强势主导地位与长期定居生活模式的促进作用;周代宗法制度的特殊影响;周代前期统治的成功以及周代巨大的历史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使用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和作者实地调查资料,运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从多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得出三山祖庙所尊祀的三尊神是岭东汉族移民的祖先神的新观点。文章最后阐明研究这一历史文化事象对了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由来及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破除封建迷信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瓯越人和东瓯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东南部的瓯越人历史悠久,是于越人的近亲.越国乱时,大量于越人南奔瓯越,建立闽越国,后被秦所灭.越君摇佐汉平秦,汉封摇为东海王,都东瓯.汉武帝建元三年,东瓯国除.元鼎三年,设东部都尉,曾以鄞(今宁波市)为尉治,管辖东瓯国故地——今浙江省东南部。  相似文献   

17.
寻找原初的女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道教神坛上众神林立,名目繁多。文章分析了西王母、女娲、后土等道教女神的原型,并就这些女神从形象到职能的转变过程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现代人的健康标准是强调身心两方面的健康。古人也早已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以诗的形式阐明心理不健康会影响到身体健康。古人还以诗的形式批判了"服食求神仙"的荒谬行径,强调要想养生健体必须以唯物主义的态度,注意饮食卫生,要节制饮食,不暴饮暴食。此外还要注意睡眠卫生和节欲。这些养生健体诗对今人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泰戈尔的诗集《新月集》以其轻灵的诗句 ,描绘了一个和谐的世界 ,谱写了一曲爱的颂歌。这一曲爱的颂歌 ,表现了诗人对于和谐生活、祖国和民族的热爱 ,体现了诗人渴望世界和平和人类幸福的强烈愿望。泰戈尔《新月集》的主题是爱 ,集中体现在对大自然 ,对母亲与孩童 ,以及对存在于自然与人中的神的爱三个方面上。  相似文献   

20.
民间信仰与经济的关系是民俗研究中较少涉及的问题。通过对城隍信仰与中国古代城市经济发展关系的个案研究,可以看到信仰社区的经济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信仰对象(庙宇、信仰活动等)的规模;反之,某种信仰的盛行又会带动社区的经济活动,促进社区的经济发展。信仰与社会经济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的联系,呈现为共生互荣的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