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哲学家弗雷格、胡塞尔、罗素诸人关于语言与实在,意义与指称理论的分析比较,对语义学家奥格登、理查兹、乌尔曼诸人有关语义三角关系的评析,结合语言任意性和整体性原则,提出一种语言与实在、意义与指称关系的综合表述,并尝试补充了索绪尔关于符号理论的观点,最后指出概念意义对语言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考察语言哲学中的意义指称论,探索其历史渊源———名实论,对语言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对语言的意义问题等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探究,对翻译意义观进行了初步思考。语言的意义在于使用,有多少种用法,就有多少种意义,意义的指称论(古代的名实论)对翻译意义观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参照作用,但是翻译的意义观却不应建立在简单的意义指称论上。  相似文献   

3.
模糊语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以及研究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在社会生活中,很多情况下我们说话都需要留有余地,不能把话说绝;有时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面对特定的对象,有些话不便直说,必须采用迂回委婉的表达方式;有时出于给人提供审美再创造的广阔空间,用词用语也需要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模糊语言的运用范围十分广阔。语言描述的模糊性能用较少的代价传递足够接受者理解的信息,提高语言表达的效率,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及使用模糊语言。  相似文献   

4.
5.
本文试图从"语义三角"理论的角度分析语言的任意性问题。通过梳理"语义三角"理论的发展沿流,在原"语义三角"图式的基础上构拟了一个新的三角图式,以此来分析概念、符号和客观物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关系的层次性,并以关系层次为前提来探讨任意性与相对任意性/绝对任意性、可论证性/不可论证性、理据性等问题的关系。文章后半部分对沈怀兴否定索绪尔语言是符号系统及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的观点给予点评。  相似文献   

6.
从语词的"使用"和"提及"的区分角度提出,名家被误解的原因很可能是古汉语缺乏标点符号,因而不能准确表达名家命题的思辨理性真义.各派哲学对于名家关于语词指称问题的哲学思辨内容的批判是由实用主义出发,从语用角度进行的,批判的角度和方法都是错误的,导致名家的纯语言思辨理性萌芽的过早湮没.  相似文献   

7.
于全有教授的新著《语言本质理论的哲学重建》,是一部关于语言本质理论问题研究高层次探索的语言哲学力作。该著从语言学最根本的问题出发,通过对以语言工具论、语言符号论、语言本体论等为代表的传统语言本质理论的剖析,从哲学的高度对语言本质理论进行了新的、有层次性的重建,对于促进语言学发展与语言学教学的深入,具有重要的理论开拓意义与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篇章语义描写分析是语言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跨学科研究课题.《<红楼梦>牙牌令语符多义模式研究》这一成果说明,汉语篇章语义研究应当在语料选择的典型性、语言符号不同层面的分析与整合以及理论方法的探索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9.
本体论哲学在现代哲学看来已落入不可自拔的理论窠臼,成为被诘难的标靶和被遗弃的对象。然而,痛贬本体论哲学学科化的种种时弊并不意味着本体论哲学本身超越性意义的终结,更不意味着哲学致思的终结。在马克思哲学中,本体论思想是关于人的生存本性理解的形上视阈、本体论维度和哲学思维方式。马克思对传统本体论哲学进行了“整体的批判”,这种批判本身说明他的哲学包含本体论的思想和语言,否则他不可能彻底炸毁传统形而上学的神圣殿堂,真正走出传统形而上学的“怪影”。  相似文献   

10.
拿到于全有博士的新著《语言本质理论的哲学重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以下简称《重建》)时间稍晚。然而一旦阅读进去,就确确实实有一种爱不释手,需要一气呵成的感觉。阅读过后也颇有些想法,同样有一种需要诉诸笔端,不吐不快之强烈情感。老实说,自己已有数十年的语言学阅读经历,能让自己产生这种感觉和情感的著述并不算太多。也许这种感受并不能说明什么,但它有特点,能够引发共鸣却是真切的。一、常中见奇,开拓创新如果光看这部著作的名字,学理上的厚重感似乎很能够得以体现;事实上它也担当得起这个名字。如果按照阅读学把书读薄,再由薄读厚的程序  相似文献   

11.
《菜根谭》追求的理想人格具有冷静的内在意志,外在表现为平稳调和的状态,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重视回避冲突以自我保全。新奇性意味着偏激和差异,不符合理想人格的符号特点,也不具备自我保护的功能;此外,心智能力和其成果从属于伦理道德理想,本身缺乏独立的价值,"新奇"性被赋予的正面含义仅限于对世俗社会的疏离。  相似文献   

12.
理性与非理性由语言决定,符合某种语言的语法、语义学及语用学等基本原则的话语,对于其使用者来说,就是真理,就揭示了世界的“客观规律”。这个事实说明,语言的“语法”对于事件或生活方式具有构成意义,语言具有创造世界的功能。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就是运用语言理性创造出来的一部杰作。在这部著作中,亚里士多德论述了语言理性苗基本原理,并且把该原理运用到创作实践,批判性地综述了哲学史各家学说,提出和论证了实体学说和潜能与现实的理论,充分显示了语言理性的公用效力。  相似文献   

13.
胡塞尔与弗雷格一样都是逻辑主义意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胡塞尔虽然并不赞同弗雷格认为意义或思想存在于某个第三种领域中的说法,但在意义或思想是既不同于客观事物也不同于主观表象的第三种实体这一点上,他与弗雷格是完全一致的。在《逻辑研究》中,通过对意义与表象、意义与指称、意义与对意义的体验等问题上存在的模糊和混乱之处的澄清,胡塞尔对意义的客观性和不变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证,从而将意义实体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确立了起来。  相似文献   

14.
跨境语言是语言接触的产物,涉及不同语言社团之间历史文化交流等因素。跨境语言与语言接触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不存在完全的对应关系,应将跨境语言理解为是深层次的语言接触。《丝绸之路语言研究》专著着眼于不同语线的跨时空的交叉研究,对跨境语言研究有一定启示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弗雷格和胡塞尔这两位哲学大家都将批判哲学中的心理主义思想作为其哲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在当下各种形式的“自然主义”哲学复兴的背景下,重估其反心理主义思想,有助于梳理20世纪分析哲学和大陆哲学分野的历史线索,也能够帮助大家理解以心理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对于当代哲学在研究主题和方法论上的影响.意义理论作为他们的反心理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对后世的语言哲学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长篇小说<紫色>和<殿堂>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都相关,但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或不同小说里却使用截然不同的语言风格--美国黑人乡村口语和规范美国语.这种跨文本的语言策略客观地映射出黑人英语和黑人文学的发展轨迹,隐喻黑人和白人、边远群体和主流社会最终的融合、团结与平等,张扬出妇女主义的基本思想和作家渴求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8.
Kaplan和Baldauf合著的《语言规划:从实践到理论》一书将已有语言规划研究的相关成果整合为一种综合性的理论架构,该书最大贡献在于在综合考察现有各种语言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语言规划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提出了新的问题,其中有三个问题是关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向和方法的原则性问题:一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性问题;二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问题;三是中国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与历史研究》一书以这三个问题为基点,从理论、历史和现实的有机结合点上做出了自己的解答,全面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整体风貌,真实切中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问题本身。  相似文献   

20.
"优势"与"和谐"是当代语序类型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重要的分析方法.运用此方法以"但是"和"而是"来具体分析汉语中否定的不对称现象,可得出一个蕴涵共性:"凡是能够在否定上限义(隐涵义)环境中出现的连词,必定也能出现在否定下限义(衍推义)的环境中".由此也证明了"优势"与"和谐"两个概念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上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