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为了探寻应对与化解当下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与主权债务危机的有效途径,针对各国陆续推出的各种救市举措未能发挥实质性效果反而助推了危机的全球性传导甚至导致了一些国家濒临"国家破产"的尴尬窘境等问题,宪政经济学理论提供了一条可能的破解路径。在立宪主义的视野下考量货币危机、货币体制、通货膨胀与政府财政权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对货币政策、货币权力的宪法规制等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在货币立宪主义的规范结构中,无论是金融危机还是主权债务危机,其本质都是货币危机。货币危机的本质是由于国家货币权力失范所导致的宪政危机,而宪政危机可能是一种政治系统危机、价值认同危机、社会文化危机、制度构建危机、权力危机,无论是以哪一种危机或者危机组合的形式出现,宪政危机在实质上就是违背了尊重与保障人权这一立宪主义核心价值的权力危机。应从立宪主义的视角透视、分析并挖掘隐藏于金融危机或货币危机现象与问题背后的宪法现象和宪政问题,审视其中所隐含的独特的货币权力诱因。探秘货币危机与自由、民主和宪政之间的运作机理、逻辑内联性以及发展规律可以发现,货币立宪可能是应对与化解货币危机的有效途径,也是从根本上治理货币危机的必由之路,由此亦可促进、推动和实现宪政体系自身的更新与升级。  相似文献   

2.
在后危机时代,全球治理模式已进入"深度全球治理"的更高层次。深度全球经济治理视野下国际经济法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国际经济立法与国际经济组织的权力结构、治理模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调整。这种调整既反映了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实力对比所发生的变化,也反映了国际社会对资本与国家、资本与社会之间一度失衡的权利义务进行纠正的努力。如何在这一调整过程中保证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并切实提高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进入全球治理核心权力圈的新兴市场国家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意义危机"与"生态危机"的现代性危机的约束条件下,在生态经济的先进基础上,形成了有关生态文明的一些"重叠共识":从文化哲学思潮的学理传统看,后现代主义揭示了现代性危机,其中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流派实际上提出了后现代生态文明的世界观;在西方政治学研究传统和政治思潮中,出现了"政治生态学"和绿色政治思潮,实际上阐释了后现代"生态文明"中的政治哲学;新兴治理理论蕴涵着一种崭新的后现代社会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理解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历史可以看出,每次金融危机的发生都有其客观必然性.20世纪之前,银行业恐慌频繁发生,消除恐慌和确保金融稳定就成了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之一.而银行业恐慌大都伴随着股市崩溃、银行危机、货币危机和孪生危机,这在各种各样的货币体系和管制体系内都曾经发生过.相比较而言,孪生危机造成的产出损失尤为严重.欧美等国通过设立中央银行,对化解和防范金融危机起到了重要作用.金融危机的成本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平均成本很高,二是不同的危机成本之间有巨大差异.金融危机发生的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资产价格的崩溃.市场力量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钥匙.许多关于金融危机的文献均出现了一种趋势,即将某一特定理论作为金融危机的一般性理论.其实没有任何一种金融危机理论能够解释金融危机现象的方方面面,溶合这些理论也许才能对此做出更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有危机必然有危机治理,思想政治教育在危机治理中具有其独特的价值。研究危机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对于更好地防范危机和有效治理危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国际金融危机中的冷战思维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流价值观的差异决定社会治理模式不同,而经济管理手段是由社会治理模式来决定的。冷战思维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成因之一,它继承着资本主义同盟的冷战任务、在全球扩展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民主价值观、遏制和消灭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冷战思维在两个层次影响国际金融:第一,对异质发展模式的敌视,加剧了国际政治经济运行的动荡;第二,对社会进行新自由主义的治理与经济管理,致使金融危机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7.
由于大学危机给大学自身和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对大学危机的治理已越来越被大学和政府所关注。本文通过对大学危机治理的权力运行主体、方式、范围、结果的分析,提出治理理论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权力配置多中心化、危机治理长效化和作用范围广泛性等特性,因此大学危机的有效处置与化解应更倾向于现代治理。  相似文献   

8.
以次贷危机为主要特征的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与前三代金融危机类型在表现形式和作用机理上均有自身特点,因此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属于一种新型金融危机的类型之一.以这个界定为基础,本文构建了新型金融危机的早期预警体系.并将中国相关危机指标数据代入该早期预警体系中,利用probit模型对中国发生新型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进行了模拟.模拟的结果表明,M2增长率和房价上涨是导致中国可能发生新型金融危机的两个最重要因素.并且相应的危机预测图显示,尽管中国发生新型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在2008年初有所下降,但目前这种可能性又开始有所增加.因此构建危机早期预警体系对中国金融风险监控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8年源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在众多的原因中,有效需求不足、单一的国际货币体系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次贷危机这三个方面是最主要的。分析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可以使我们以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走的更稳更好。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政府公共危机治理模式中的高成本、低效率以及低社会动员能力,使得这种单一线性的管理模式日益受到挑战。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研究视角,对政府与社会组织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协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具体的分析,并提出我国公共危机的协同治理模式,这对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解读犯罪观     
犯罪观是犯罪学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犯罪观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犯罪学理论的深化与发展,而且有助于科学地指引和规范犯罪治理的实践活动。完整的犯罪观大致包括犯罪本质观、犯罪关系观和犯罪治理观三方面内容。犯罪本质观强调以社会越轨行为作为犯罪的表现形式,以社会文化规范作为评价犯罪的标准;犯罪关系观要求通过把握犯罪与周围事物的关系,挖掘影响犯罪的基本规律;犯罪治理观主张政府等主体往往是在"运动式治罪"与日常性治理模式之间的摇摆和综合操控中,逐渐熟练掌握了犯罪治理的技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现有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呈现出管理主体单一、权威来源唯一和政府危机管理部门协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协同治理理论倡导的多元化治理、部门协同治理等理念可以很好地改进现有的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和方法。本文从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内涵和特点出发,分析了目前主要存在的公共危机管理问题,阐述了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要点,从政府理念、预防机制、部门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政府危机管理转变为危机协同治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地方公共危机治理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碎片化倾向。整体性治理理论为整理公共危机治理碎片提供了思路。按照整体性治理理论,建立整体性公共危机治理体系应从整体性公共危机治理战略的制定;大危机管理部门的建构;政府与社会、市场的协作治理;统一、高效的危机治理信息中心建设等入手。  相似文献   

14.
赛珍珠的文学创作深受中国小说影响。赛珍珠在《中国早期小说源流》、《东方、西方及其小说》和诺贝尔领奖词《中国小说》中对中国小说进行了详细分析,她创作的小说《大地》一书具体体现了作家对中国小说的诠释和理解。《大地》具有很多中国小说的特点:对中国农民生活全景式的描写、情节众多而无高潮、兼具浪漫与现实主义,无单一视角,通过行动和语言塑造生动人物形象,写作既娱乐大众又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温和的批判等。这些特征正显示了赛珍珠对中国小说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公共危机与治理模式之间构成了一种"挑战—回应"的循环关系。公共治理从其基本内涵和理念来看,是对风险社会中公共危机最好的回应。实现善治,是公共危机管理的有效之道。就我国而言,公共治理视野中的公共危机管理必须实现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手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现实中应对公共危机的思路基本上遵循的是全能国家逻辑,该逻辑既与公共危机的特性不相符合,又过于简单,甚至扭曲了现代政府治理的制度特征,因而在危机管理的实践中成效不彰。本文立足于利益相关者分析,以汶川5.12地震为案例,认为要科学合理地应对日益频发的公共危机,应对思路就必须由全能国家逻辑下的政府单边治理向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复合治理转型。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公共危机治理的要义就在于通过利益相关者间多元角色的互动,充分发挥各利益相关者的主动性与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公共危机治理的效率与回应性。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公共危机与灾难事件频发,群体性事件和舆情事件急增,城市公共危机呈现出新的特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全新数据获取、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共享方式,为城市公共危机治理注入了新动能。城市公共危机治理由分散治理向整体治理、由事中应对向事前预防、由权威治理向数据治理、由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由体系构建向能力提升的趋势愈发明显。  相似文献   

18.
胡塞尔把哲学看作是严格的科学,试图在先验现象学中实现哲学的理想。欧洲社会的现实使他意识到哲学已经背离了这一理想,陷入了危机。他将伴随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兴起的自然主义和客观主义当作哲学危机的理论表现,并在对两者的批判中论证了先验现象学的原理,揭示了哲学危机所蕴含的人性危机的真正含义。通过对上述思想的剖析,进一步阐明了胡塞尔的哲学观及其局限性,并对其后期哲学的理论取向做了必要的澄明。  相似文献   

19.
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多元化的阻滞因素与实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多元化即公共危机治理主体由单一政府向政府、民间组织、企业、媒体、公民等多元化主体转变的动态化过程。公共危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有赖于公共危机治理各主体通力协作,共同致力于预防、处理、消弭公共危机。实现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多元化,必须强化各主体参与和协作治理危机的意识,提升各主体参与和协作治理危机的能力,健全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外部机制。  相似文献   

20.
电子政务和公共危机治理是现代社会新形势下的新产物,电子政务公共危机治理系统的构建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对电子政务危机治理系统的探究,确立了构建电子政务公共危机治理系统的基本模型,并结合实际分析了我国建立该系统应当具备的条件和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