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媒览要     
美国《商业周刊》9月16日当下一场灾难来临时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在面临灾难时却显得那么脆弱和不堪一击。尽管最后的伤亡人数还没有确定,飓风“卡特里娜”已然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十大自然灾难之一。据悉,迄今为止在受飓风袭击的5个州,官方统计的死亡总数为800多人,其中有2/3的伤亡数字来自新奥尔良市。自美国内战中有列治文和亚特兰大城迁移之外,美国的主要城市从来没有像新奥尔良那样举城迁移的。得克萨斯州农工大学防灾中心的主管沃尔特·皮科克说:“在(美国)近代史上,这注定是一次严重的灾难。”经济损失虽然巨大,但布什政…  相似文献   

2.
“卡特里娜”飓风8月29日在美国新奥尔良市附近登陆,使得该市80%的地区被洪水所淹没,数万灾民被困。灾后,城市治安一片混乱,救援不力更令灾区雪上加霜。随后,媒体对灾区惨状的跟踪报道,引发了民众对美国政府官僚主义和种族、阶级等社会问题的大讨论,布什政府面临空前的舆论压力。这场被美国媒体用“卡特里娜门”来  相似文献   

3.
李军 《女性天地》2005,(12):21-23
2005年8月28日,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飓风“卡特里娜”正面袭击路易斯安那州和密西西比州沿海,低于海平面的新奥尔良全城80%被倒灌的海水淹没。来自香港的女留学生杜薇4天前刚来到新奥尔良市求学,在这场飓风灾难中,她和美国男友卡特加入了当地救援红十字会。然而,在转移难民的过程中,船意外倾翻,他们被扣在了船舱下面……  相似文献   

4.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刊登署名周兆呈的文章说,"中国式总理,无法复制,想学也学不来"。以下是该文摘要:无论是2005年飓风"卡特里娜"袭击美国,还是2004年底印尼大海啸,世界其他国家很少有领导人会在灾难发生时,除  相似文献   

5.
“卡特里娜”飓风是一场名副其实的世纪飓风。它所损坏的领土面积与整个大不列颠的面积相当;它产生的垃圾达到了以往任何一次飓风的9倍;它是75年来造成遇难人数最多的一次飓风。数据显示,飓风摧毁了30万所房屋,造成了96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打破了之前所有飓风的纪录。  相似文献   

6.
2003年9月24日,被著名哲学家魏思特称为“当今美国最杰出的文化批评家”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学者、批评家爱德华·W·萨义德在纽约一家医院去世,年仅68岁。他的过早去世意味着集传奇、激进、正义、质疑、批判、良知、不屈等真正知识分子精神于一身的“萨义德塔”訇然倒塌。他现今留存下来的一大批文化、思想哲学批判都留有伊斯兰世界的宗教虔诚与多元、自由、叛逆的美国精神相调和的烙印,其中以《东方学》、《知识分子论》、《文化与帝国主义》、《世界·文本·批评家》最为闻名遐迩。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在充满霸气的欧美学术舞台上,萨义德用来自第三世界知识分子的勇气和流亡洞彻精神,在后殖民研究及文化哲学两个领域拓展上显示了他犀利透彻、锋芒毕露以及不被驯化、豢养的独立品质。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者根据‘美国梦’提出的‘中国梦’构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好的开始。”2006年9月25日提前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以《谁在恐惧中国?》为题,刊登了长达5页的封面文章,分析了中国的国家形象问题。该文章认为:“几十年来,‘美国梦’成了美国人和外国人俘获美国现代生活的活力,抓住自我创造的机会的一条途径。与此类似,崭新的现代中国是这个国家的最耀眼之处。”我们眼里的“中国梦”近年来,“中国梦”的话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进入2006年,4月2日,来自政界、学界、商界的众多知名人士参加了“中国梦与和谐世界”研讨会;8…  相似文献   

8.
人们也许不会忘记2001年的美国“9·11”事件,因为它远离我们本土,因此在起初并未给国人带来多少关于突发性公共危机的认识,然而,此后不久的2002年年末,一个叫SARS的幽灵将中国大陆视为肆虐的首选之地,并在随后席卷全球、攻城掠地。不经意间,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SARS病毒演化为举国上下必须面对的第一场超出传统安全视野的公共危机。历经数月苦战,日益崛起的中国终于认知到了“应急管理”这个概念,并躲过了劫难的大面积肆虐,最终使危机演绎成为制度变革的一个契机。2005年的某一个瞬间,“卡特里娜”飓风将美国新奥尔良变为一片废墟,而这…  相似文献   

9.
对青年的流行看法在美国的报刊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标题:“苏联共青团陷入了困境”(《纽约时报》,1988年2月7日),“共产党官员试图对付迷惘的苏联青年”(《纽约时报》,1984年9月9日);“一个根本问题:美国学生缺乏高级技能”(《锡腊丘兹邮报》,1989年2月15日),“暴力种族主义引出了新人类:秃头族”(《纽约时报》1989年1月1日)。按照这些美国报纸关于八十年代美苏青年的报道,青年正在这两个国家惹出令社会和成年人深感不安的麻烦。在这些由记者、学者和苏联政府官员发出的评论  相似文献   

10.
在2005年里,松花江苯污染、江西九江地震、各类矿难事故发生在我们身边,放眼全球,东南亚海啸、禽流感把人们带进了不可预见的恐惧深渊,美国则被一场“卡特里娜”飓风刮得狼狈不堪,浪漫之都巴黎也被一场骚乱带入了岁末的梦魇。这些“天灾人祸”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公共危机。所谓公共危机,主要是相对于个体危机而言的,简单地说就是不可抗拒的灾难性因素造成与大众安危有关的事件。危机,无处不在。在危机中还常常伴生许多谣言,谣言的泛滥会影响危机的处理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