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构建高校全程化多路径生涯辅导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有目标、有计划、科学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涯辅导,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未来职业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构建了全过程、多路径的高校生涯辅导体系,探讨了实施内容及原则,引导学生自觉把大学生涯与未来事业发展联系起来,在成就自我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在大学生生涯辅导体系中,对素质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和措施进行探索研究,以期通过科学、合理的辅导方法与途径,有效地把传统的素质教育与日前逐步完善的大学生生涯辅导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增强学生的自我成才和发展意识,促进学生在校的全面发展与成功的就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生涯意识养成及生涯心理辅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旨在通过对大学生学习生涯与职业生涯的交汇阶段所面临生涯发展、生涯决策(careerdecision-mak ing)、职业犹豫(careerindecision)等问题的探讨,分析大学生在生涯选择、生涯定向、生涯承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提出大学生目前应培养生涯意识和注重生涯探索活动。大学生的生涯发展现状及生涯觉察与生涯规划能力的发展对大学生未来人生价值及自我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促进大学生生涯意识养成与生涯辅导是大学阶段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职业生涯设计要求根据个人兴趣、特点,将自己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长处的位置,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职业生涯设计实质上是追求最佳职业生涯的过程,它由审视自我、确立目标、生涯策略、生涯评估四个环节组成。  相似文献   

5.
在大学生生涯决策咨询过程中,咨询员首先要给予大学生积极的无条件的关注,与之进行沟通,并对其具体问题进行深入了解。重点是帮助大学生多做“自主”性的决策,发展大学生的决策技巧,使大学生达到不需要咨询而能自我抉择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教练技术的外延和内涵都与大学生生涯辅导吻合,两者过程相通、指向一致。结合大学生生涯辅导日常实践,建构“5R”个体生涯辅导教练模型。按照该模型,引导大学生重新聚焦,实现自我定位;承认现实,实现自我澄清;认清关系,实现自我评估;掌握资源,实现自我探索;承担责任,实现自我决策。五步推进大学生个体生涯辅导,以此提升大学生生涯辅导质量,促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建立适应中国实际的大学生生涯辅导体系,必须转变观念,实现从"就业安置"向生涯辅导转变;建设职业化指导教师队伍;并将生涯辅导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由"适业"到"创业",掌握职业选择与事业发展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8.
生涯教育所诠释的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教育理念。在我国高校中开展大学生生涯教育,既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趋势,也是引导大学生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生生涯教育的指导作用,采取多种方式,实施大学生生涯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大学生生涯辅导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生涯辅导的前身是职业指导,在历经了职业辅导后,最终发展成熟为生涯辅导理论。回顾了生涯发展理论的历史,指出了在大学开展生涯辅导的时代意义,从学校制度建设、就业指导思想的转变、生涯辅导师资队伍建设、进行生涯辅导研究等方面阐述了大学生涯辅导的具体实施。这一理论的出现向传统的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提出挑战,它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核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思路。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大学生培养,对帮助大学生正确规划生涯发展计划,实现个人生涯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法对445名大学生的生涯应对及其与生涯决策风格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在面对生涯困境时已具备一定的应对能力,但不容乐观;女生在生涯应对上较男生有较好的表现,在具体的生涯应对策略上,男生较女生倾向于问题导向的应对策略和负向情绪导向应对策略,而女生则较男生倾向于正向情绪导向应对策略;大二学生在面对生涯困境时,在生涯应对上的表现最差,而大一学生则表现最好;理性型生涯决策风格的大学生相较于直觉型和依赖型风格的大学生在生涯应对上的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1.
根据投资组合理论,贫困大学生以职业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择业行为是追求相同风险程度下的收入最大化或相同收入下的风险最小化的结果,因而讨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收益-风险需要将其择业行为联系起来。文章通过建立两者的关系模型,结合厦门市四所高校539名贫困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结果加以研探,认为:职业风险成本、贫困因素、未来收入预期三个因素影响的择业行为对就业预期收益产生重要影响。贫困并不会影响大多数贫困学生的求职信心,但可能会造成择业过程中的焦虑心理,从而增加就业的相对风险;合理的工资偏好有利于职业选择提高收益,职业指导是贫困大学生分散职业风险、实现职业收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而专业成功、专业满意度是造成未来就业预期收益风险的重要因素,择业时选择专业对口有助于提高预期收益。  相似文献   

12.
必备的知识、观念、心理素质、能力与内心感受,以及对家庭的义务、个人的身心发展、事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是"内生涯规划"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整合各部门资源和力量,形成合力,以对大学生"内生涯规划"进行目标管理。政府也要积极投入有利于"内生涯规划"发展的公共产品。更重要的是,要靠大学生自己提高对"内职业生涯规划"的观念目标。  相似文献   

13.
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区别于传统的职业生涯时代,更加强调自身职业生涯的管理,职业成功的衡量标准随之变化。科技工作者是高新技术的载体,具有较强的工作自主性及自我发展需求。研究突破以往从不同层面对科技工作者职业成功进行研究的视角,凸显其工作自主性及内在职业成功需求,构建了全新的职业成功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结合相关课题数据对其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科技工作者的个体特征、职业生涯的无边界性、生涯适应力对其职业成功影响显著;工作敬业度作为个体特征、职业生涯无边界性、生涯适应力的中介变量对科技工作者的职业成功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如何进一步改进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仍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在对重庆地区15所高校3 500名高年级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论文指出当前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存在持续性较差、系统性不强、实践平台窄、合力性不足等主要问题,并提出构建全程渗透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建立全员参与的职业教育机制、搭建系统的职业实践平台、实施分类职业规划教育指导模式、建设专兼结合的职业规划教育队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我国学者对师范生任教意愿的研究,发现学者们对于师范生任教意愿研究的对象多为免费师范生,而研究的角度主要从师范生自身发展有关。为了进一步研究影响我国师范生任教意愿的因素,缓解我国教师城村分布不均的问题,尝试以师范生父母的职业背景对师范生任教意愿的影响这一较为新颖角度展开。利用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就广东省Z市某师范院校140名师范生的父母职业背景对他们任教意愿的影响进行详细的调查。结果表明,师范生的父母大多学历较低、收入不高;父母的职业背景对师范生的职业选择有影响;教师作为工资福利好、社会地位高的职业,符合师范生们对父母职业背景“保优去劣”的期望,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师范生的任教意愿。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指导之我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职业生涯设计对大学生未来工作和人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职业生涯设计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应通过使他们确立最初职业取向、形成合适职业观念两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7.
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是当前职业技术教育中实施职业指导工作的一种有效形式。经过职业生涯设计的程序,让学生树立在校学习的坐标,内化为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艺术类大学生因为专业特点,在其职业发展过程中有别于其他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这种区别使得在新形势下艺术类大学生面临着职业发展与主流职业衔接的问题日渐突出.在应对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一些艺术类大学生通过灵活创新的方式,不仅保留了自己的专业优势,同时顺应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趋势,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与主流职业的衔接.  相似文献   

19.
随着就业体制改革和蔼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就业问题已成为毕业生越来越关注的问题。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特别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设立专门系统部门、规划课程建设以及完善就业指导体系等方面着手。同时。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应结合大学期间学生学习阶段特点,构建“全程个性化辅导”模式,逐级针对开展。  相似文献   

20.
以北京邮电大学学生数据为基础,以大学生各个学期的学习成绩作为其人力资本的衡量指标,探索大学生学习成绩对其职业生涯关键时点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选择不同毕业去向的学生的各个学期学习成绩不仅均存在显著的差异,而且通过学习成绩,可较为准确地预测出其大四毕业时职业生涯起点的选择——继续深造还是工作。与此同时第二学期的学习成绩的预测正确率最高,也表明了大学生第二学期的学习成绩在其整个学习过程和毕业去向的选择中有着显著的指导性作用,是大学生职业生涯选择的关键时点。文中还进一步分析了这一影响发生的机制及其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即应从第二学期开始,从大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切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