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姚卫群 《南亚研究》2012,(4):117-128
瑜伽修行是印度宗教文化的重要内容。《瑜伽经》则在瑜伽发展的历史上占有显要地位。瑜伽修行以达到最高境界的三昧状态作为目标。《瑜伽经》对三昧的特征和主要种类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达到这种状态的基本修行手法。《瑜伽经》中的这些内容与印度远古的宗教圣典有重要的渊源关系,并在发展中与古印度其他派别文献中的有关成分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研究分析这方面的内容,对深入理解印度宗教哲学的特色,促进东方文化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由于不满意科学对生活与价值观念的看法,驱使有些人到东方的印度精神遗产中去寻求慰藉。印度精神智慧的精髓仍完好地保留在吠檀多和咒语瑜伽的传统中。精通科学哲学和印度传统的辛哈,发现在科学与吠檀多、咒语瑜伽之间没有互相矛盾之处。他观察到这两者实际上是互相补充又互相关连的。  相似文献   

3.
王维一生笃信佛教,早期大乘空观、尤其是《维摩诘经》中表现的居士思想对王维影响最大。他的交游、诗文内容及形式、任运随缘的人生态度、亦官亦隐的生活方式,甚至他的名和字都与这部经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由东晋后期葛巢甫所“造构”,在道教史上有重要影响。作者认为《度人经》中有明显的外来成分,以往的研究者常将之归于佛教影响,实际并不确切。《度人经》的外来成分主要来自婆罗门教,如以大梵为主神,宇宙经历劫运的演化图景,元始天尊开劫度人,等等,都是直接来自婆罗门教,或是从中引伸、讹变而成的。其中“大梵隐语”之类对诸天的赞颂之辞,译自婆罗门经典,但经过了浓缩改写。这些赞颂原有一定曲调,称为《洞章》,是步虚声的前身。当然,《度人经》作者是站在“仙道贵生”的立场上吸取婆罗门思想的,所以《度人经》显示了道风的大转变,却并不是婆罗门的直接立教。  相似文献   

5.
郭继武 《社科纵横》2009,24(10):131-133
《逸经》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掌故类杂志,属于纯粹的文艺与史学刊物,史学偏重于太平天国史和辛亥革命史的介绍。它对太平天国史研究的开拓和创始殊有贡献,主要表现在史料发掘、史事考订和杂记等方面。其中,简又文、谢兴尧、王重民、萧一山等人筚路蓝缕,是早期太史研究成就卓著的第一代学者。  相似文献   

6.
敦煌《碁经》考析李金梅,李重申,马德福围棋起源于我国,约有五千余年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据说围棋一艺,三百六十一道象周无之数,四角象四时,黑白法阴阳,其中千变万化,入入其中,莫不着迷。它的棋法、棋理较为深邃,对它的思维往往要与政治、哲学、军...  相似文献   

7.
邹伟林 《社科纵横》2014,(12):130-132
《生经》是西晋竺法护所译的一部本缘部佛经,经文故事性强,语言通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汉语口语的面貌,但是考释《生经》全文,有些语词不易索解,辞书未载,本文对《生经》中的部分疑难语词如博掩子、参宜、下使、驰迸、隆崇、流盈、虚欣、顽騃、殃舋等进行了考释。  相似文献   

8.
《阴符经》是道教的重要经典,该经虽然文字不多,但是蕴含着深刻的天人观念、深奥的处世哲理及丰富的管理思想。《阴符经》认为天人相应,人事顺应天理,就能顺利发展;天地、万物和人之间就像生物学上的“食物链”关系一样,相互之间的生克制化构成平衡稳定的关系;事物之间相互对立统一,把握好对立面之间的度是维持事物顺利发展的关键。《阴符经》的这些思想对于人们管理社会事务及日常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智慧。  相似文献   

9.
陈氏为明末清初之际流寓日本的浙籍学者,对日本的学术、技艺和中日文化交流贡献颇多,在日本被尊为“先哲”。然而,在我国却鲜为人知,对其生平、在日活动事迹及著述的研究更为罕见。本刊这期发表衷尔钜的文章,对陈氏其人及主要学术理论著作《老子经通考》作了介绍。认为他对《老子》一书的许多概念、范畴、观点的解释,自成一家,有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阿含经》属于丛书类型的编著,蕴涵丰富。作为文化元典,《阿含经》是那种蓄积了久远深厚的传统文化,将文学、史学、哲学、神话、宗教、法律伦理等融为一体的大文学,同时由于其包罗宏富,也不乏具有纯文学意义的作品。一、写实性《阿含经》文学特点之一是写实性。梁启超在论述《阿含经》研究的必要性时,提出了6条理由,其中有3条与写实性有关,即“第一,阿含为最初成立之经典,以公开的形式结集,最为可信。以此之故,虽不敢谓佛说尽于阿含,然阿含必为佛说极重之一部分无疑……第三,阿含实一种言行录的体裁,其性质略同《论语》,…  相似文献   

11.
朱惠仙 《浙江学刊》2006,(5):105-107
《出曜经》是一部故事性和可读性较强、词汇较为丰富,文学价值和语言研究价值较高的佛经,但目前学术界使用最为广泛的《大正藏》本错讹颇多,影响阅读和研究。本文利用本校、理校、他校等方法,分“形近而误”、“误衍”、“误倒”三个方面加以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史桂玲 《南亚研究》2012,(3):144-155
本文旨在探讨《妙法莲华经》梵文写本及其译注本的概况。着墨较多的是梵本《法华经》在中国内地、新疆、西藏以及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地域自19~20世纪初叶的新发现,特别述及在喀什噶尔、尼泊尔、吉尔吉特等地所发现的数量可观的《法华经》的梵文贝叶本及其在中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印度、尼泊尔和日本等国家的藏储状况。这些写本或抄本虽然统称梵本,但字体却大相径庭,如尼泊尔的普几卯勒、新疆的波罗迷字、中亚斜体以及古于阗体、佉卢文等字体。此外还涉及汉、日和西语的译注发现和存储情况。  相似文献   

13.
近代以来,中外不少佛教研究者都认为佛教主张无灵魂。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本文想以研究者们经常援引的《那先比丘经》(以下简称《那经》)为对象探讨一下其中所反映的灵魂观。灵魂观念产生得很早,还在远古时代,人们不了解自己身体的构造,对一些生理现象、精神活动无法解释,他们不把人的思维与感觉看作是人体固有的功能,而把它抽象为一种寓于肉体内部又独立于肉体、可以自由活动的神秘的超自然存在,并由此产生灵魂不死的观  相似文献   

14.
《南亚研究》一九九三年第二期刊王邦维先生《峨眉山继业三藏西城行程略笺释》,文中解释“寺藏《涅经》一函,四十二卷”句时,谓:“《涅经》指大乘《大般涅槃经》,此又应指昙无谶所译‘北本’,分为四十卷。此谓四十二卷,疑有抄误。”  相似文献   

15.
吉藏的很多论著都引用过《涅槃经》“空与不空”的问题并有所讨论.其中,《大乘玄论》对“空与不空”的解读与其他著作略有不同.它将“空”与“不空”主要理解为断、常二见予以否定也不符合《涅槃经》的原意.若结合此前发现的《大乘玄论》与吉藏其他作品文本重复等方面的疑问,它的这种解读方式或许可以视作其并非是吉藏亲作的又一证据.  相似文献   

16.
马驰 《学习与探索》2012,(6):123-125
胡乔木曾在回忆中提及毛泽东《讲话》正式发表后不久,在社会各界人士中产生了极大反响,在国统区的郭沫若即针对《讲话》说凡事有经有权,意思是说,任何事情都有经常性道理和权宜  相似文献   

17.
伯希和所劫经编号2292卷《维摩诘经讲经文》,经王庆菽先生校录收入《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卷五。王先生在海外迻录此文,并加以校勘,使之得以公诸于世,其功诚不可没。唯因敦煌写本俗语、俗字、假借字较多,又有一些不同于今日的书写特例,所以本篇的校勘亦尚未能尽如人意。尽管自《敦煌变文集》出版后的三十多年间,有徐震堮、蒋礼鸿等先生作了匡谬补阙的工作,但当校而失校或既校而失当的地方仍不在少数。最近我们依据写本原卷(缩微胶卷)对该篇重新进行了校理,现把有关校勘方面的问题辑为一编,予以刊布,望行家指正。又《敦煌变文集》卷五录有伯2122《维摩诘经讲经文》一  相似文献   

18.
正最热的季节前往沙漠,最冷的季节进入雪山……1300多年前,大唐高僧玄奘孤身一人西行五万里,走过万水千山取得真经;1300年后,黄晓明、徐峥等演艺人员不畏严寒酷暑,历经千辛万苦,重现那段神圣而艰难的朝圣之路。4月29日,《大唐玄奘》登上大银幕。力求真实,还原历史电影《大唐玄奘》是根据心海法师通过重走玄奘取经路撰写的同名小说改编。不同于以往西游题材中的妖魔鬼怪,《大唐玄奘》更侧重于还原历史,正如导演霍建起所说,将以全新视角为大家讲述一个大唐高僧跌宕起伏的传  相似文献   

19.
瑜伽刚柔相济,体操则是力与美的动感展示,二者相结合,居然产生一种奇特的舞蹈神韵。不但延伸了瑜伽的静、舞蹈的雅,而且每个动作都自带三分力量——劲美之风,倏然而生。瑜伽魅力,得以完美张扬。  相似文献   

20.
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简称《西域记》)和明吴承恩的《西游记》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部书。《旧唐书·经籍志》对《西域记》未加著录,《新唐书·艺文志》入丙部子录道家类,自宋以后,各著录家多入史部地理类(如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等)。而吴承恩的《西游记》则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小说。那么,《西域记》与《西游记》有什么关系呢?胡适先生在《西游记考证》中说,这两部书之间“有点小关系”(《中国章回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