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nd是英语中最常用、最典型的并列连词(coordinating conjunction)之一。它通常被用来连接并列结构(coordinate construction),即两个或以上意义相关、层次及句法功能相同的结构序列(包括并列的词、短语或分句),同时,and还表示从属(subordination)关系,即两个分句或其它结构所表示的意义具有不同等的重要性,其中一个分句为主句,另一个分句从属于主句。除此之外,and还能表示多种特殊含义,并具有传情达意的奇妙功效。然而在传统语法中,and被视为“虚词”;对其所做的研究大都局限于语法结构和造句规则。笔者认为,连词and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符号或起语法作用的虚词,同时还是信息的载体。它传达了三方面的信息:语法信息,即所表达的语法关系;语义信息,即所表达的各种含义;语用信息,即所产生的修辞作用及表达效果。语言是一个由多种表达手段构成的为特定交际目的服务的功能系统,其中表意功能是语言的最基本的功能,因为任何语言都是用来对主客观对象进行刻画和表述,在此基础上方可形成交际功能。此外,研究语言的修辞作用有助于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和交际效率,因此,本文拟深入到结构形式内部,从语义和修辞等新的层面上,对连词and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以乔姆斯基(Chomsky)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言学派认识到语义的重要性,提出了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和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的概念,认为深层结构决定句子的意思,表层结构决定句子的形式;语法的基础部分生成深层结构,再由转换部分转换出表层结构.这一理论的提出,为结构上的歧义现象提供了有效的描写方法.  相似文献   

3.
韩国语复句结构的二分说始于二元三分体系的修订,其基本思路是把连续统中间位置的从属接续论证为内包结构,从而把三分连续统变为二分对立.二分说经历了从刚性二分说到弹性二分说的演变.刚性二分说主张在形式上严格区分并列结构和从属结构,提出了能够区分内嵌与否的3条主要证据和能够区分主从与否的4条辅助证据.但是刚性二分说无法解决连接词尾的多功能性问题,由此衍生出了弹性二分说.弹性二分说在坚持区分并列结构和从属结构的同时,主张把两者之间的对立关系变为包含关系,并提出了功能转换、从属覆盖和深层结构三个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英语定语从句有时带有状语含义,有时起并列分句作用。翻译时则应抓住结构形式,探索深层结构上的语义内容,再按照汉语习惯,用我们的民族语言准确地予以表达。  相似文献   

5.
对紧缩句可按一般句子去分析,而不必先论来历.(1)刚装上车又卸了下来.(张静主编《现代汉语》)(2)一问三不知.(3)你去我也去.这类以往叫作紧缩句的句子去掉句调,剩下的短语有个共同特征:多核心(核心谓词不止一个).居此,可叫“多心”短语,但是听着不雅,不如叫作多元短语.这类句子就命名为多元句.多元句中间没标点没停顿,无分句标志,里面不存在分句,显然属于单句.确立多元短语,多元句还会为解释相关现象提供方便.(4)你去我也去,咱俩都去.(5)一问三不知,神仙怪不得.(6)一个一问三不知的人,你能问出个啥?例(4)、例(5)两个复句的第一分句都是多元分句.例(6)“人”的定语由多元短语充当.以往把紧缩句划归复句,管它叫紧缩复句.这中间存在一系列问题:(一)为了把紧缩句归入复句而特设紧缩复句,又为设立紧缩复句而不借修改复句的判定标准.不再把分句间的语音停顿(分句调)视为必备条件.这里采取的是让复句迁就紧缩句的方式,这种方式违背了归类原则.(二)紧缩复句的分析,不具备可操作性.分析复句,一般都要划分分句,标示分句的关系;而分析所谓紧缩复句却“光说不作”(参见(七)),说里头怎样怎样,可从未见到有谁正儿八经地象分析一般复句那样演示过,因为划出分句这一步就做不到——紧缩句整个儿就是一句!(三)紧缩复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出发 ,借助传统的比较方法 ,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 ,从实证描写和理据探究两个方面 ,着重论述“只要p ,就q”区别于“如果p ,就q”的一个特征 :“只要p ,就q”所引导的分句p一般只用来表示导致结果q的最低条件 ,而“如果p ,就q”所引导的分句p对于结果q来说则并不一定是最低条件。  相似文献   

7.
“人”是一个复杂大系统 ,它包含着多层次的含义与结构 ,现在人们普遍认可的有这样三个层次 :一是作为社会上的角色 ,二是作为生物学上的人体 ,三是作为心理学上的精神人格或心理统一体。然而当今人体高新技术的发展 (冰冻人、克隆人、脑移植等 )又将涉及到人的更深层次的存在与作用 ,这个更深层次乃是一种深层的心理精神因素 ,即哲学上所说的人的深层自我 ,本文将其简称为“我”。下面拟分“我”的含义、存在、作用三点进行论述。1、“我”的含义浅释“我”与“人”是两个密切相关的词 ,“人”也是一个“我”或自我 ,但本文所论的“我”则…  相似文献   

8.
紧缩结构是现代汉语中很有特色的一种结构类型 ,紧缩结构可以单独成句成为紧缩句 ,也可以充当单句的句子成分 ,还可以充当复句的分句。紧缩句是复句的紧缩形式 ,一般是由前件和后件构成 ,二者的结合可以表达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各种逻辑语义关系。语用方面 ,我们对紧缩结构成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的话题、话语重点以及说话人的语气情态等进行了考察 ,认为紧缩结构有它表意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9.
在古代中国人看来,最使他们迷恋的性爱模式决不是象西方人所注重的那种具有现实逻辑意义的爱情关系与婚姻结构,而往往是专注于具有理想色彩的婚姻模式。这种理想色彩的典型表现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较具世俗意味的“才子佳人”模式;一个是具有幻美色彩的“仙女尘夫”结构。前者显然带有过多的道德理想倾向,是中国人现实性爱结构的最高形式;后者则作为中国人性爱方面的欠缺——伦理主义对人性的严重桎梏——的补偿形式,亦具有独特的反现实意义与特定的审美价值。这两种典型模式是构成中国情爱文学不同于西方情爱文学的主要特征。尤其是后者,由于它带有较浓的神话色调与魔幻意味,必须从民族深层文化心理与审  相似文献   

10.
在很多并列复合句中,有时我们发现在各个分句之间没有正式的起连结作用的词,然而经过仔细地观察,其中的逻辑关系足以起到连结各个分句的作用。这种表面上各自独立的分句实际上并不各自独立,其间存在着一定的语法上的联系。这些句子在形式上是并列复合句,实际上它们却是主从复合句。就这个问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1.
存现结构中动词的词汇投射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存现结构的核心问题是其中的动词从词汇概念结构向词汇句法结构的投射过程。其所允准的动词都是表示存在的非宾格动词以及经历了非宾格化的及物动词,一些表面上由非作格动词或及物动词构成的存在句是伪存在句,与真存在句有着本质区别。现代汉语中的存现结构是深层非宾格诊断式。  相似文献   

12.
依据对集权的三种含义的分析,可以将国家形式发展的动力概括为两类:一类是由国家按照一定比例从全部具体个人的权力中提取的力量的总和所构成的深层动力,另一类是作为权力内部配置格局形式存在的表层动力。在深层动力和表层动力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封建社会帝国和资本主义社会宪政国家是历史上两种重要的国家形式。通过集权与两种国家形式的关系的分析可见,将集权视为国家形式分析的普遍性机制具有更高的方法论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玉金 《殷都学刊》2011,(3):102-110
出土战国文献中的"殹"和"也"不是一个词的两种不同的书写形式,而是两个不同的词:"也"属通语,"殹"为秦国方言词。"殹"有用作句末语气词和句中语气词两种用法。句末语气词"殹"可用于陈述句之末(包括单句、复句、分句之末),表示判断、确认肯定的语气;用于疑问句、祈使句末的"殹"也是如此。句中语气词"殹"可用于主语、状语、定语之后,也可以用于转折短语之中,都表示停顿语气。  相似文献   

14.
再谈英语定语从句的理解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怀宇 《阴山学刊》2003,16(2):56-58
英语中的定语从句是一种修饰性的从句 ,其主要功能是作名词或代词的后置定语。然而 ,它有时又存在着形式与内容的矛盾。在翻译定语从句时 ,应根据上下文的语境 ,发现其与主句的逻辑关系 ,译成汉语的相应结构作名词或代词的修饰语 ,或译成汉语的偏正复句的一个分句或状语 ,或译成汉语的一个独立单句、并列复句的分句等  相似文献   

15.
1 中国,我们古老的东方之邦,素有“诗国”之称。在世界文学的格局中,汉诗,特别是其抒情诗,一直有它独特的艺术传统。现代美学与形式批评认为,感性形式及其内在结构是文学艺术的生命,独特的文学形态必然含有独特的本文形式结构。从这一角度看,中国古典抒情诗的艺术传统不仅只是内容的,同时亦是形式的。 此处所谓“形式”,并非单指文学的语言工具和表现技巧,而指作品本文的整体结构形态。它一般可区分出三个相互联系的层面——语言体式(可再分为语音组合、文法关系两个层次)、语象世界(语言形象世界)和语义体系(功能层面,其存在方式依赖于前两者)。特定的结构形态总以特定的结构法则作为存在的标识。文学本文的每一结构层面都有独立的构成要素,它的基本结构法则(或称形式规范)即存在于这些要素的特有组合方式及其表意功能中。按照这一理解,汉语抒情诗历来都自有一套完整的基本形式规范,它们所造就、维系的本文结构方式,乃是中国诗歌传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语段的多重性质 (一)语段是语法的最大单位 汉语语段是依靠一定的语法手段组合起来的语言结构形式,属于语法单位。 有的语段是靠起关联作用的虚词或半虚词衔接句子的,它和复句中衔接分句的关联词语类似,是语段的外在的语法标志。例如:  相似文献   

17.
句号属于法律文本中的高频标点符号之一,是一种表示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的句末点号。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存在着扩张使用句号的倾向性,并列关系、转折关系、顺承关系、递进关系、假设关系的单重复句内的分句间,多重复句内第一层分句之间,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等,应当使用逗号或分号的地方都误用了句号。未来立法修正时,条、款内特别是项、目内应尽量少用或不用句号,以保持法律条文语意的连贯性和结构的紧凑性。  相似文献   

18.
X-bar理论对于分析短语结构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句法解释性.在对于关系分句与名词中心语的位置关系分析上,通常认为关系分句是附加于NP内部一个节点上的附加语.这种句法分析方法只能体现出线性关系,不能合理地解释关系分句与名词中心语间的关系,需要在原有的句法操作基础上,利用Abney的DP假说(DP-hypothesis)进一步探讨关系分句的附加位置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西游记》这部小说中,作者运用了许多“一则…二来…”式句型及其变化形式。在近代汉语中,“一则…二来…”是典型的复句形式。从外部结构来看,前后分句关系基本对等,属于联合复句,有并列、递进、连贯等关系,“一则…二来…”不仅把各分句组织成复句形式,而且从上下文来看也起了承接连贯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健康人格     
一人的素质是有结构的,它是多方面、多层次素质的有机组合。其中最基本的是两类素质:表层素质和深层素质。表层素质是个人接受社会的科学文化教育、道德教育所形成的素质。表层素质是变动的、不稳定的、外露的、较易把握的素质。深层素质则是表层素质中最精华的部分与人的潜能和人的心态的揉合。深层素质是内在的、稳定的、不易改变的、难以把握的素质。深层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